不为人知的本科转学申请
首页 > 顾问主页 > 不为人知的本科转学申请

不为人知的本科转学申请

2018-03-07...

阅读:109 收藏:0 评论:0 点赞:0

3秒免费留学费用评估

提前算一算,出国留学要花多少钱?

获取验证码

开始计算

美国留学申请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其中有很多因素就像机器的齿轮一样,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影响着学生的申请结果,方案选择。

先来讲一个关于L的故事吧。  

1961年,L出生于台湾新北,1966年在台就读小学。11岁那年,L跟随哥哥到了美国田纳西州,并在美国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习。高中时期的L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它的名字叫做哈佛大学。小小年纪的L有两个目标专业:一是法律,二是数学,而恰好这两个专业,哈佛都是顶尖的。

 

【注:在美国,法学院和医学院一样属于研究院,所以一般不开设常规的本科学士学位,所有想申请法学院的学生,都必须先在本科就读其他的专业,再在研究生阶段考LSAT申请法学院 JD或者JSD学位,LLM一般是国际学生的选择。】

 

当年L一共申请了12所大学。在那个电脑还不普及的年代,所有的推荐信都需要手写,这可把L的推荐老师累坏了。毫无疑问,L坚定地递交了哈佛大学的申请。经过无数个焦虑夜晚的等待,在12年级的四月份,一封哈佛的拒信打碎了L的梦想。

 

虽然没能斩获心仪的哈佛大学录取,L最终也获得了地处宇宙首都,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抛出的橄榄枝。天苍苍野茫茫,从今往后L开始了在哥大“政治科学”专业的学术生涯(算是法学预备专业pre law)。

                           

在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阶段,通识博雅是其一大特点。哥大给了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L在大一期间,基本所有时间都在上美书,历史,音乐,哲学等专业课程,涉猎非常广泛。有一天,一位哲学系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和L说道:“你知道什么是make a ifference吗?想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世界,唯一的区别是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你人生的意义,就是让这两个世界的ifference最大。”

 

L若有所思。

 

另一方面,L在上政治科学课的时候,发现自己丝毫提不起兴趣,自己向往已久的法律梦,似乎也在这个时候变得摇摇可坠。回想起自己高中时期就已经修完了大二的数学课,曾经是全州数学冠军的L,在哥大“数学天才班”里的表现也平庸无奇以致万年吊车尾,L似乎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曾经设想的各种美好的通往成功的旅途似乎阻碍重重,过去所有的执念都如巴掌般刮打在自己的脸上。

 

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L上了一节计算机课,从此像是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L不再犹豫地转到了计算机系,像是涅槃的凤凰,一改往常黯然消沉的老态,如龙饮水,雷霆万钧。两年之后,以全系第一的身份毕业,并在教授的推荐下进入了计算机领域世界第一的CMU卡内基梅隆大学直接攻读博士,一时风头无两,云霄直上。

 

故事说到这里,可能大家已经猜到L是谁了。他就是拥有“苹果公司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创新工程CEO”等众多华丽头衔的李开复。

从李开复的故事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会让国内大学生和家长“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美国高中生在申请大学的时候,有的会选择超过十所大学递交申请材料;又比如主人公李开复居然可以在大二的时候,从一个纯文科专业,转学到纯理工科的计算机专业。

 

这是因为,美国的本科是通识教育,具体表现在如下两点:

学生在递交大学申请的时候可以不定专业,一般最晚在大二结束之前确定即可;

学生入学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成绩,名额,进行专业的转换。

 

由于大学前两年都会设置很多通识的课程,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一些general stuies的课才能满足毕业学分要求,因此美国大学的孩子在本科的头两年都会接触到不同领域,很多人在学习和接触这些课的过程当中,发现和挖掘自身的兴趣,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未来方向,最终定下心仪的专业。

 

对比国内孩子,高考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高考出分后,一家人围着饭桌火炉,草草对比下分数和投档线,问问这个朋友那个亲戚的意见,最后问问小孩的想法,孩子自己再百度一下“什么专业起薪最高”,然后火急火燎地报几个学校专业,最后十指紧扣,像是虔诚的教徒般等待上帝的审判。

 

“读什么专业”这样重要的命题,真的不是花十天八天或者几个小时的讨论就能有准确的答案的。我们要想清楚自己的性格,价值观,追求,职业规划,特长,天赋这些影响我们选专业的因素,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有意识的探索。

 

想起当年自己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也是有点哭笑不得。当我得知自己一向擅长的高考数学考砸了之后,回想起无数个夙兴夜寐为数学题抛头颅洒热血,耗尽热血青春,那一刹那真是心酸无比,痛心疾首呐,于是一拍板一咬牙,决定以后再也不要上数学课了,选了一个不用读高数的文科专业。后来发现,虽然我不是数学天才(从小奥数也没拿什么大奖,竞赛课也打瞌睡),也和李开复一样欣赏不来“数学之美”,但是我对数字,立体几何,统计运用等还是有着相当的敏感度和兴趣的。如果在美国读本科,或许还能双修一个统计,应用数学之类的专业。在国内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无奈了,当时有个小我两届的读西语的师弟,后来发现其实和我同龄,打听之下原来是读了一年大学后发现专业不喜欢,实在读不下去,无奈之下重新到高三回炉重造,参加高考,换到了喜欢的专业。

 

而在美国,转专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美国学生平均会换2-4次专业。不单止转专业,在美国,转学也是常见的事情,其中还有不少是转学校的同时转专业。

 

这时候国内很多家长就傻眼了,还能这样干?这相当于在国内大学考到了中大的金融,未来转到清华读计算机?难以理解。

 

下面来点干货:

美国本科转学申请,从 属性 上看,和本科新生申请同级,皆为本科申请(unergrauate)。从申请的 特点 上来看, 介乎于本科新生申请与研究生硕士申请之间。 学校既要考察你作为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沉淀,思想价值观,阅历经历,又要考察你的学术兴趣,职业规划,转学动机。从转学的时机上看,大二读完转学到美国继续读是最理想的状态,递交申请的时间一般在大二第一个学期结束,到第二个学期开学的区间。

 

什么学生适合申请本科转学:

对自己现在的大学不满意的人(无论是哪一方面的不满意)。觉得自己高考考差了(高考党),或者申请的时候SAT考好,申请没做好,去了保底学校的留美党,如果你觉得目前学校和你的实力并不匹配,想去一个符合自己水平的大学,那么申请本科转学是适合你的。还有一些学生,在进入了国内的一般大学之后,发现大学的氛围,同学的气质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比如你在努力地准备四级,舍友酸溜溜地和你说:“哎准备啥呀,反正都是不过的”;又或者你在图书馆刷夜,回来看来一群舍友在疯狂联机打游戏,眼冒金光,一边吸汽水,一边肆无忌惮地爆粗),那么或许也可以考虑一下是否转去一个更加适合的平台,寻找一批更加志同道合的朋友。又或者是发现当前的学校平台已经不足够支撑你的野心,给不到你想要的资源的时候,那么此时转学的动机也就相当明确了。

很不喜欢本专业,又没有办法在中国换专业的学生。在天朝的教育制度下,本科要换专业不可谓不难,要学生退学回高三重新高考,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勇气和魄力,指不定重考发挥更差。与其勉强学习四年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拿着不高不低不痛不痒的成绩在申请研究生的时候再转专业碰壁,面临绝对的困难,倒不如在本科阶段就转学换专业,从操作程度上来说难度相对更小,虽然浪费了一点时间“洗血”,但是在申研究生的时候又重新拥有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和绝对优势。

社区学院转学。对,先读社区作为跳板,其实也是transfer的一种。

 

申请转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大二读完转学是最理想的状态。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是因为大部分学校,在接收大二读完的转学生的时候,都不会强制学生考SAT,这样学生的备考负担就会减弱;其二是因为美国大学都会要求学生在本校修够60个semester制学分,或者读满两年,才能把毕业证发下去(不可能在中国读个三年半,然后去美国大学混个半年就拿到美国名校的毕业证吧)。所以如果大三读完,大四读完再转,有可能还是要再花个一年半,两年时间才能本科毕业,这就有点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GPA是硬件核心,why transfer是文书核心。如果学生大一读完就转走,那么大学会要求学生把SAT和高中成绩单也上交,审核申请也会更加偏向本科新生的指标;如果学生是大二读完转走,那么基本不需要SAT(冲刺顶尖学校的还是有更好),部分学校需要提供高中成绩单和毕业证,部分不需要。因此大学GPA成绩是最重要的,高中的学术表现就相对稀释了。Why transfer即为什么转学,是文书写作比较核心的部分,千万不能说“我现在的学校不好,我是高考考差了才沦落至此的”,或者“我的学校太严格了,每天都是满课”这样批判性的消极的内容。美国大学是极其看重学生的忠诚度的(每年校友捐款的数量可见一斑),如果学生都不热爱自己的本校,招生官又怎么样能相信未来的你会喜欢他们的学校呢?

热门专业和普通专业之间申请难度差距,会略高于本科新生。申请本科新生都知道,热门专业,像金融,计算机等会比普通专业,如教育学,数学等申请难度大些。本科转学也是如此,甚至会比新生感觉更难一些。因为对美国大学而言,每年都有学生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之间流通,比如文理学院的学生要转进商学院,工程学院,那么校外的转学生,就要等本校的这群学生“被喂饱”了之后,再根据名额的稀疏程度进行填满。所以说,一般商学院,工学院里面的热门专业,申请难度会相对大一些。为了保证转学成功率,像经济学,数学这样的商科和工科的代替性学科,就很受学生欢迎。这类专业基础性较强,学科扎实,学生可以在硕士阶段往更偏实践性的专业靠拢(比如金融,金工,统计,商业分析,计算机工程等等),可操作性很强。

学校选择要有所侧重。有一些大学是对国外转学生不友好的,最典型的是加州大学系统。作为本科新生申请最受欢迎的大学,加州大学在转学申请这一块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加州州法为了保护加州当地生源,限制了加州大学接收转学生的名额配比。每年转学生当中,超过九成的学生来自当地的社区大学,世界第一公立大学UCB,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学生是转学过来的。另一方面,这样的保护政策,使得其他想转学到加州大学的学生望而却步,知难而退。因此,进行合理的定位和择校,是转学申请成功的第一步。

特殊案例。在我的咨询生涯里面,也遇到过一些比较特别的案子,比如学生已经大四甚至大学毕业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只能拿到毕业证而拿不到学位证,这样的情况,基本是不能申请美国的研究生的(只有极少学校可以接受)。这个时候,本科转学就成为这些学生最后的救命稻草。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接受学生在高级阶段(比如大四),甚至是已经毕业了之后,再申请转学,在申请之前,一定要先套磁和学校确定好。还有一类学生是大专在读或者毕业的。大专在中国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但是美国并没有类似的教育阶段,大专也不能同等于美国四年制学士本科,因此,大专毕业生是没办法直接申请美国研究生的(也是只有极少的学校可以接受),对于这类学生来说,可以先申请转学,把本科学位拿到之后,再申请研究生。当然,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接受国内大专的学分的,在申请前,要进行确认。

 

我眼中的本科转学:

个人认为,本科转学,可能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条另辟蹊径的留学方式,也可能是最好的方式。利用得好,将是一个强劲的跳板,比方说可以在研究生阶段申请到之前不敢奢望的学校。比如有中国农业大学学生,转学到了康奈尔大学,然后成功申请了哥大的营养学博士,成为该系历史上第一个中国PhD学生,如果在国内读完本科直接申请,相信这种录取结果是很难发生的。又比如,有大专毕业五年的学生,以转学生的身份,成功进入美国Top50大学,后拿到名校的学士学位。要知道,在国内,大专学生只能通过自考本科,成人本科等形式弥补自己学历上的不足,但是自考本科无论从社会认可度还是含金量来说,都无法跟高考统招的全日制本科学生相比。但通过灵活的转学制度,却有可能拿到美国名校的学士学位(这个学位和直接从大一读到大四而毕业的学生没有任何区别),和国内顶级985的学生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完成学历上的“逆袭”。归根到底,得益于美国灵活的本科制度,以及“英雄不问出身”的理念。美国大学相信,只要你是优秀上进的学生,无论你的起点多低,只要你做得足够优秀,优秀得鹤立鸡群,突破重围,你就值得被更高的平台吸纳。这很大程度上,和人们世代追求的“美国梦”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常常和学生家长说,本科学历是人的第一学历,也是最重要的学历(但是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有一定教育背景的社会圈层,人们不会留意你高中是哪里读的,也不会过分关心你研究生是哪里毕业的(除非读到PhD),但是却会很关注你的本科是在哪里毕业的,因为这是你的“出身”和“血统”。在中国,学历和高考对群体的区分能力异常强大。包括我自己在看别人简历的时候,也会第一眼先看本科毕业学校。本科学历,很大程度上(不完全)反映出这个学生的智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勤奋程度,天赋;而研究生学历,代表了这个学生的努力程度,学术追求,执行力,目标感,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就好像清华大学的本科生会看不起清华大学的硕士生,认为他们都是本科考不上清华的“手下败将”,而清华大学的硕士生也常常有融入不了校园的无奈感;在美国也有同样的说法,哈佛人认为哈佛是本科生(unergrauate)的哈佛,而不是研究生(grauate)的哈佛。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程度上的学历鄙视和贴标签的出身论嫌疑,但是确是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和大众心理,而存在即为合理,我们要深入思考这些现象的本质,然后去利用它,而不是排斥它和否定它。

所以说,当我的学生有条件(也有需要)去让自己的第一学历变得更加有含金量的时候,我往往是鼓励多于反对。

 

总而言之,美国留学申请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其中有很多因素就像机器的齿轮一样,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影响着学生的申请结果,方案选择。一定要先对留学和申请有一个全方位系统的认识和知识架构,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判断以及选择出最适合的方案。

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对此文章以及任何留学相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点击下侧咨询栏询问专业的留学顾问,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分享到
去主页浏览TA的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篇文章: 消除误解 ‖ 美国留学全面观
下一篇文章: 我眼中的美国教育
相关推荐
免费领取留学手册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申请领取
温馨提示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确定
温馨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