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留学竟是这般水深火热!看他如何活着回来
首页 > 顾问主页 > 在这留学竟是这般水深火热!看他如何活着回来

孟庆卓

在这留学竟是这般水深火热!看他如何活着回来

2018-06-10...

阅读:84 收藏:0 评论:0 点赞:0

3秒免费留学费用评估

提前算一算,出国留学要花多少钱?

获取验证码

开始计算

在这里留学竟是这般水深火热!看他如何“活着”学成归来

申请季已落幕,拿到offer的同学在开心之余,也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国外高校的学业压力都很大,不仅要完成一系列的小组作业、论文,还有各种测试和考试。一位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的前辈,在这所学术要求出奇高的地方学成之后,感叹地说,终于活着走出了校园。他的经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留学的学习压力之大,也揭示了追求学术的意义所在,以及留学到底为何。

和美国名校比起来,芝加哥大学的校园比较小,中心是个方形的新哥特式建筑群,被称为“方庭”(The Quarangle),我曾就读的社会学系就在方庭东南角的一座建于1929年的四层小楼里。虽然我对这座楼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很多,但留学这段期间的艰辛与收获却历历在目。

*学霸圣殿:“娱乐已死”的地方*

芝加哥大学是美国各高校学术标准最为严苛的学校之一,官方版的校训是“益智厚生”(Crescat scientia, vita excolatur.),而民间版的校训则是“娱乐已死的地方”(Where fun comes to ie),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上课时都要承受超大负荷的阅读量。

芝大的学生这样说:

我在芝大的第一年,每周的阅读量基本上保持在一千页书左右,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而言,刚开始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于是在芝大的最初几个月,我每天都是晚睡早起,能睡上四、五个小时就感觉很幸福。记得有一次上社会学课,课上只有十几个学生,大家围着一张圆桌坐,因为前一天晚上睡得实在太晚,我居然当着所有老师同学的面直接趴在桌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在忍着笑,而教授也是一副故作镇静的样子,顿时觉得无比尴尬。

但挑灯夜读并不是留学第一年最困难的事,更大的挑战是自信心的培养。我所在的芝大社会学一共有18位同学,其中美国学生占了三分之二,几位国际学生也大多有过在美国读书的经历,而我不但年龄最小、英语最差,对美国社会学几乎一无所知。于是,从入学第一天开始,我就一直被一种隐隐的自卑感所笼罩。我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必须加倍努力。这种压抑的感觉直到第一次期中考试,我的组织社会学问答题得了满分后才有所缓解。

到了第一年的冬季学期,我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上课不那么累了,课下也开始有了些属于自己的时间。于是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无论学校的功课多忙,每周总有一天只读那些和自己的研究兴趣直接相关的书。这个习惯让我积累良多,到春季学期,我已经开始写自己的第一篇英文论文了。

*“读万卷书”到底有多重要?*

第一次进阿伯特教授的办公室,我就被里面摆放着的几千本书震撼了。有一次我问他:“这些书你全都读过吗?”他只是平静地点点头答道:“差不多吧。”阿伯特教授的阅读范围很广,比如他虽然从没来过中国,研究的东西也和中国毫不相关,却读过两遍《红楼梦》。

对我来说,有一位真正读过万卷书的导师是件幸运的事情,更幸运的是,阿伯特教授在学术方面极为宽容,从不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学术观点,而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探索和研究社会学的各种可能性。另外,每次和他谈话,都能感觉到他的聪明绝顶、才华横溢,但很多学者的生存之道他并不会直接告诉我,而是让我自己在漫长而孤独的学术训练中慢慢领悟。

我的开题报告第三年学业结束时就完成了,几乎是全系学生里最早的,不过我并没有马上开始做调研,而是我感到自己在社会学训练的理论方面有重大欠缺,想自己补一补欧洲的当代社会学理论。于是,这一年里,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四个人身上:吉登斯、布迪厄、卢曼、哈贝马斯,认认真真地把这四位社会理论家的主要著作通读了一遍。

其实说到底,人一生所读的书,其中的知识十有八九是要忘掉的,而文化修养和品位的提高,却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我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社会学品味,基本上就是在那一年逐渐定型的。

*在路上开始了解自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读书人的理想,而强调实证研究的社会学,则为实现这一理想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对于和我一样采用访谈、参与观察等定性研究方法收集数据材料的博士生而言,写完了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就可以有机会暂时离开学校,把自己放进“”里呆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

读了一些书之后,2006年夏天,我背起行囊回了国,开始了对于中国法律服务市场为期一年的调查。做了这个决定之后,我就开始了在中国境内11个省份的漫长旅程。后来算了一下,那一年我一共在国内走了两万四千公里,虽然没有太多时间游山玩水,还是在火车上饱览了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行万里路”的愿望,我居然真的实现了。

我离开芝加哥之前,教授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十分精辟的话:“调查不仅是一个了解你的研究对象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你自己的过程。”

那一年全国各地跑下来,我觉得自己的确成长了很多,也越来越明白内心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在象牙塔里读书的时候,总有理想主义色彩很浓厚的想法,对自己研究的中国法律职业也有一些不切实际的价值判断,但经过了一年的调查,我不但真正理解了关于这个职业的各种实际问题,而且终于开始明白,作为一个学者,自己的研究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


灯光,在隧道尽头****

从中回到象牙塔之后,我又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完成了博士论文。算起来,这项研究对我而言简直是一次“八年抗战”的艰辛历程。记得论文写到最后几个月的时候,我每天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死亡恐惧,生怕自己某一天出了什么事故,多年的努力就毁于一旦了。确实,把自己二十多岁的宝贵年华奉献出来认真做一项研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的,患得患失者大有人在,打退堂鼓者更是不计其数。

芝大每年开学时,阿伯特教授都要给他带的所有研究生写一封邮件,邮件的最后他总会提到,“灯光在隧道的尽头”(light at the en of the tunnel),然后告诉我们,今年又有哪几位师兄师姐博士毕业了。

这个英文里很常见的比喻,用在博士生身上实在是恰切,因为这个隧道的确很长,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一片黑暗,看不到灯光。而当日历终于翻到了我博士论文答辩的日子,我才猛然发现,自己离那多年来在眼前或隐或现的神秘灯光已经如此之近了。

按照答辩惯例,博士论文委员会的三位成员要先对论文进行讨论,而我则焦急地坐在论文室的门口,独自想象着,那扇紧闭的门后面,他们究竟在说着什么。几分钟之后,门打开了,阿伯特教授让我坐在离门最近的地方,这时他一副开玩笑的口吻说:“你知道吗?三十年前我在这里答辩的时候,我的导师让我坐在窗边,他说,万一你没通过答辩的话,可以直接从窗口跳下去。”

一个多小时之后,我如释重负地从椅子上站起来,阿伯特教授打开了事先准备好的一瓶香槟酒,四个人举杯相庆。那瓶香槟酒的瓶子,至今还保存在我家的客厅里。

就这样,我活着走出了方庭。 

 本文转载自管理学季刊,作者刘思达,内容有删改

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对此文章以及任何留学相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点击下侧咨询栏询问专业的留学顾问,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分享到
去主页浏览TA的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篇文章: <纯干货>美国理工科申请问题汇总!
下一篇文章: 案例分享 | 双非学生成功申请巴鲁克学院会计
相关推荐
免费领取留学手册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申请领取
温馨提示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确定
温馨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