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研究方向和导师不匹配,导师会不会接收你是一个问题,即便接收你了,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和经验积累,自身是否能够胜任未来几年的学习也是个疑问。毕竟博士学习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难度上都要求比较高,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或者对这一课题本身没有太大的兴趣,想要坚持下来都是比较困难的
然而,也有很多同学申请的时候似乎很看重学校的名气,比如非排名世界前50的都不去。
那么,究竟是应该优先选择研究方向匹配的导师还是选择学校名气?这两种方式的选择对于申请、就读体验以及毕业之后的选择,进入工业界、学术界及回国后的影响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这个话题看看已经在读的博士们是如何回答的。
知乎用户:“这个问题其实看专业。一般来说,学生和导师之间越独立,学校的因素越重要;依附关系越强,导师的因素越重要”。
很多自然科学专业的申请博士,本质上和求职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他们所求职的对象并不是一个个的大学,而是一个一个挂着不同大学牌子的实验室,大导师负责实验室的经费来源,负责手下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验室就是公司,大导师就是真正的「老板」。这个时候学生主要能够利用的也是实验室的资源,自身的前途也是更多的和实验室、和老板的社会关系而非学校来进行绑定。这个时候,经常就会有各种喜闻乐见的拒绝大名校的offer,追随某个很中意的老板的实验室的事情了。
社会科学更多的是小作坊式的生产。这种情况下,导师虽然对学生依然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更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导师」的概念,而不是「老板」。因为学生很多时候享受的是学校和院系提供的资源——比如开会费用的报销,研究经费的申请,包括奖学金和助学金往往也是掌握在学校或者院系手里,而不是在导师。显然,名校之所以是名校,就是资源占优,这个资源不仅仅是资金上的,包括发表的圈子、来做讲座的教授圈子也和非名校有很大的区别。
还有一点,就是社科的文章往往很难发,基本上博士毕业之后有几篇工作论文,但是没有发表就直接上工作市场找工作是很正常的,包括很多被称为「未来之星」的年轻教授们,刚毕业很多也是没有论文发表的。那么这个时候,显然「谁给你写的推荐信」和「你毕业于哪个学校」,就成为了一个市场非常看重的信号。拿经济学来说,如果有独立的Top5发表,那么毕业于哪个学校确实相对不是很重要;但是,因为绝大部分人毕业的时候是没有Top5的,更不用说独立了。那么没有了硬信号,名校的毕业生和非名校的毕业生相比,在工作市场上的待遇还是有显著不同的。
这两种模式也催生了不同的「努力模式」,拿物化和经济学比较的话:对于物化而言,博士毕业仅仅是一个开始,一般总是要做两三届「博士后」,积攒积攒文章才好进入终身轨;但是对经济学而言,博士后职位相对并不多,而「学士后」和「硕士后」却有不少,很多人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并不直接申请博士,而是花1-2年的时间应聘研究助理的职位,争取拿到了好的推荐信,申请到名校去读博。
所以,是看具体的导师,还是看名气,除了业界的需求之外,也和本专业的生态有很大的关系。
哈佛大学医学科学博士在读:“优先选择名校而不是导师,可以增加PhD期间抵御风险的能力。换句话说,优先选择名校在可能牺牲一部分上限的前提下确保足够高的下限”。
假设一个学生拒绝了名校的offer,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普通学校的牛导师。一旦下面其中任何情况发生,这个学生都有可能会后悔当年的选择:
- 风云突变
入学之后牛导师突然说组里因为经费短缺,今年不新招学生了。
牛导师同时让三个学生进组轮转,但只有一个新招学生的名额。
进组一年以后牛导师跑路去inustry了,所有学生要么毕业要么换新组
如果在名校这种必须换导师的情况发生,同样级别的好导师数量会多不少,会增加选择面。
- 磨合失败
牛导师组里有50个人,互相竞争学生优胜劣汰
牛导师是空中飞人,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拉funing,基本不管学生
和牛导师有非常大的分歧或意见冲突
和1一样,在名校换导师或者找到一个不错的co-avisor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 中途跑路
qualifying exam没有通过,读博不能继续,只能拿master走人
因为种种原因个人不想继续读博了,只想拿master走人
名校的master依然可以打开很多大门,但普通学校的master就不一定了
- 败给现实
读博课题不顺,6年过后没有大文章,找教职希望渺茫
读博课题不顺,对学术界失去热情,只想找工作
读博课题很顺,但去工业界的朋友已经年薪30万刀,想想未来在学术界的苦日子,跳坑蠢蠢欲动
博士毕业找工业界机会,名校的名气加成非常重要。
- 切换领域
物理PhD毕业后发现生物口人傻钱多,想来分一杯羹
统计PhD毕业后发现生物口人傻钱多,想来分一杯羹
化学PhD毕业后发现生物口人傻钱多,想来分一杯羹
牛导师的名气很多时候局限在领域之内,如果想要换领域寻找机会,可能牛导师的名气没有太多作用。学校名气加成很大。比如如果医院新开一个DL的坑,主管招聘的医生们大概率不知道computer vision领域的大佬和顶会,但大概率会把Yale和MIT的CS PhD放在同样的心理档次。(以上回答主要针对北美实验学科的PhD,其他情形请谨慎参考)
其实,这两种选校方式并不冲突,没必要对立起来,只是挑选的顺序不一样。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来看。
首先是考虑申请成功率,尤其是奖学金的申请成功率,而PHD阶段大家都知道,导师的权限非常大,能决定录用与否,所以方向合适又能聊得来的导师,自然是首选。这个思路没有任何问题,毕竟你的老板才是你的衣食父母,不然谁给你钱谁带你做项目。
其次是未来发展,排名更高的学校往往决定的是下限,导师决定的是上限。业内还是学术界的需求不太一样,如果导师的确挺牛,往往上限更高,如果跨行跨领域比较大了,导师的作用肯定比学校的小,此时学校的下限作用就会更重要。
还有就是回国,学校更吃香。导师是只是一个人,是人就会出现不稳定性,按有的答主说的万一归天了(这个真的会存在),毕竟人不在了关系网就很容易不在了。
导师存在更多不稳定因素,可能今年在A校实验室,下一年某些原因不招生,再下一年项目结束换到了B校,如果跟导师混的好,也可能会跟着去B校,混不好的咋整呢,换导师,换课题,提前毕业还是转master呢?
曾经有一个学生申请到了一世界top5的学校A和一专业世界top5,导师是大牛的学校B,学生想去B,我也非常喜欢B,但是我还是推荐他去A,因为他考虑回国,目前也的确是回来了,在深圳发展甚好。他说当年在A都差点没毕业,B的导师据说要求超严格,想想就可怕。
但是,针对申PHD的学生,建议是先划定好选择的学校范围层次,考虑排名专业名气等因素,然后再从这些学校中选合适的导师。除非自己本校有大牛教授能推荐的,否则选导师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看过了上述回答,相信大家在博士申请时都有了自己心中的倚重。不管是选择大牛导师还是选择名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适时选择,切不可盲目跟风,毕竟博士申请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后续的学习研究过程也是漫漫长路,究竟过得如何,冷暖自知,总之读博不易,大家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