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学院( Liberal Arts College ),又称博雅学院,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种类之一。文理学院一般指奉行博雅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规模小而精的大学。文理学院注重全面综合教育,强调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人发展, 其课程设置以基础学科为主,涵盖艺术、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门类, 以此来区别于以职业培训或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综合性大学及各种专业学校、技术高校。
美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这些文理学院中获得学士学位。 在大部分美国人心目中,文理学院往往代表着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文理学院的学术声誉往往不亚于哈佛,耶鲁等综合性大学,因而成为很多美国上流社会及贵族子女的首选。
美国最著名的文理学院有威廉姆斯学院、波莫纳学院等,它们在美国本土的排名超越一众常青藤名校。而耶鲁 -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东京大学文理学院、香港岭南大学及韩国延世大学国际学院( UIC) 等均是亚洲文理学院中的佼佼者,均曾被《福布斯》杂志列入亚洲十大顶尖博雅学院,并被形容为博雅教育在亚洲崛起的代表。
对于大多数成绩优秀、希望到美国一流大学读书的中国学生来说,最好的选择也可以是美国一批著名的学院,比如马萨诸塞的威廉姆斯学院( Williams College )、阿姆赫斯特学院( Amherst College )、卫斯理女子学院( Wellesley College )、加利福尼亚州的波莫纳学院 ( Pomona College )及其所在的克莱蒙特联盟、缅因州的鲍登学院( Bowoin College )、宾夕法尼亚的斯沃斯莫尔学院( Swarthmore College )、佛蒙特的明德学院( Milebury College )、明尼苏达的卡尔顿学院( Carleton College) 、俄勒冈的里德学院( Ree College )俄亥俄州的欧 柏林学院( Oberlin College )等。这些学院的本科教育,在不少方面与哈佛、耶鲁之类的综合性大学教学水平相当。
除了小而精的文理学院外,在现在美国一些知名综合性大学中, 除了设立法学院,商学院, 医学院, 工程学院等专业学院外, 同时也有设立文理学院( College of Arts an Sciences ), 甚至有些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就是从当初的文理学院发展起来的。
国人对文理学院的陌生,无非是因为下述几个原因所致。
一、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大部分是在研究生阶段进入美国的综合类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而文理学院没有研究生院,所以中国人不熟悉。
二、中国前几年风靡一时的高校大合并风潮,几乎让所有的 “ 学院 ” 都消失殆尽,例如 华东政法学院 改称 华东政法大学 , 北京邮电学院 改称 北京邮电大学 。仿佛改称了大学,就位高一等,而如果自己被称作学院,则是低声下气,颜上无光。殊不知,在美国,学院和大学,都只是高等院校的名称,并无高低。 麻省理工学院 , 加州理工学院 (这两所学校并不是文理学院),到纽约的艺术学院都有非常优秀的本科教育。在这样一种带有偏见的眼光下,中国人自然对文理学院是看不上眼。
大学的发展在于练好内功,在于提升内在的实力,而不在于起一个 “ 高大上 ” 的名字,内在实力是本,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只是标,大学的内功不行,就是把名字改得再大再牛,就是叫中国大学、世界大学、地球大学、太阳系大学、宇宙大学也不行,大学的内功过硬,叫多么小气、多么老土的名字也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你看, 麻省理工学院 、 加州理工学院 、 达特茅斯学院 、 波士顿学院 、 威廉玛丽学院 、 佐治亚理工学院 等大学其实为 综合性大学 ,虽然顶着 “ 学院 ” 的名头,却都是在美国乃至世界上响当当的大学。
三、文理学院,在国内很多时候被错误翻译成人文学院。而国人素来重理轻文,就更加看不上这些 “ 人文学院 ” 。
但国人的误解,却始终抹煞不了文理学院的光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理学院是美国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全美只有大约 3% 的大学生毕业于文理学院,却培养了 19% 的美国总统;培养了众多普利策奖获得者:戏剧领域占 23% 、历史领域占 19% ,诗歌领域占 18% ,传记领域 8% 的,小说领域占 6%(1960-1998) 。美国 9% 的富布莱特法案基金奖获得者来自文理学院;梅隆奖获得者占 24% 的;《福布斯》杂志全美最富有 CEO 排行榜中有 8% 的 CEO 毕业于文理学院。可以说文理学院是美国教育最引以为豪的精髓。没有文理学院的教育,就没有美国今天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