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化是标准,却不是唯一标准
●GPA (25%):本科学校的GPA是最好判断专业知识掌握水平的标准,但好消息就是,排名越低的学校GPA越好拿,操作得当可以 “浑水摸鱼”。一般GPA 3.0是一个槛,但也不绝对,比如有学生就是可以靠着本科tier 5的排名,用GPA 2.6无GRE的背景杀进Top 30。
●GRE (5%):目前online 考试的盛行,你不拿个330都不好意思提交,懂得都懂,学校更懂,所以本来用来统一GPA标准占标化大头的GRE比重现在反而在下降,如今已经不是高低之分,而是有无的区别。就算没有GRE,藤校offer在其他方面突出的情况下,也根本没难度。
2、能不能收到录取 还得看非标化
●文书(20%):文书这个东西很关键,就看谁写得足够动人能够打动admission,逻辑是最重要的,why this program & why you,需结合过往经历一气呵成。这个过程要研究学校和项目的喜好,要突出自身的能力,更多的还要契合美国的文化,你如果让没有任何留美经验的人来写,质量是真的高不起来。另外,对于想换track的学生来说,切忌自己打脸说自己不喜欢原来的专业,重多要突出新专业的吸引力。
●简历 (10%):商科的简历都是有模版的,划重点,就是要be professional,要达到在handshake上投出去就能有面试的水平。不管你有几段校外实习,几段校内活动,重头戏永远是内容的质量。很多人问科研是否有帮助,有科研经历固然有帮助,重要的是产出。
●面试( 30%):Admission 知道GRE 可以online,学校不一样GPA标准也不一样,文书简历可以找人代劳(这一般情况下都不可能DIY啦,毕竟大四那么忙DIY你也没空啊),那么面试就是最好的衡量标准了,对于人人都想要来的topschool,人多就拿机器KIRA先来筛选一圈,筛选完还不放心,真人面试还是要整上,每个学校culture不同也造就了喜欢的选手类型也不同,举个例子,哥大喜欢会创业的 “小老板”while西北看都不想看一眼。如果你想要脱颖而出,不仅仅是看看面经,更重要的是要把学校的背景和喜好研究
明白,做一名合格的“演员”。
●推荐信(8%):关系靠培养,临时去抱佛脚可能就需要一点soft skills,这个8%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对于dream school被拒,可能就差这一点。
●运气 (2%):申请毕竟也是一门玄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