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想要留在国内继续读研,但也有不少同学希望出国深造。
那么究竟中国研究生和国外研究生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以美国研究生为例,为大家解读一下中美研究生的差异。
教育类别
首先要知道的是,在研究生教育类别上,二者就有非常大的区别。在中国,读研仅仅是指攻读硕士研究生,如果要攻读博士学位,那么必须是拿到硕士学位再参加博士入学考试,或者在报考硕士时就是硕博连读项目。
而在美国则不然,美国研究生教育分为两个类别,一是硕士研究生,二是博士研究生。一般大学毕业生申请时,可以选择申请硕士(master program),也可以申请博士(PhD Program),而且大部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不需要有硕士学位(具体的专业和授予学位要求,但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申请时,必须要先查明)。
在美国无论是申请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可以统一称为“研究生”(Graduate students)
招生形式
从招生形式上来看,中美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
国内研究生招生形式主要以一年一度的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为主,而且在国内申请学校是有数量限制的,只能报考一个,还是在成绩出来之前。
这就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即使能调剂,学校的质量和数量也会不尽如人意。国内几乎所有的学校只会看你的成绩,如果成绩不达到要求,那么你的申请就会被搁置。
而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形式就相对灵活一些。除了像GPA、托福成绩、GRE成绩等的硬性条件之外,还会给学生提供软性的表现途径。比如学生的个人陈述(学生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和提供推荐信(从第三方角度客观评价学生)等等方式,给学生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而且在美国,申请的机会是无限的,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那你就可以有无数学校可以选择,所以申请过程中同时拿到了几个学校甚至更多学校的 offer也是很有可能的。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在中国,全国研究生考试一般都设在每年的年末,等到成绩出来,在第二年的春季进行各个学校自己的面试。
但在美国,申请研究生每年有春季入学和秋季入学两种时间段供学生选择,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秋季入学,因为秋季是美国正常的招生季,所以相比之下,开设春季招生的学校数量较少。但二者的性质是一样的。
研究生学制
从研究生的学制上来看,中国和美国研究生的学制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中国硕士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偏向教学和科研,培养学硕人才大概需要三年的时间;专硕是为了补充学硕型人才不足而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一般经过两年就可以毕业。
这三年中,中国大学研究生除了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还需要获得一定的研究经验。研究经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读院校和所学专业。国内知名院校老师的研究项目多,则底下的研究生机会便多;另外,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生需要做实验,因此在一定程度积累了研究经验。
而美国的硕士培养一般只有两年,有些应用性强的专业,比如酒店管理硕士,生物统计硕士等,有的学校甚至提供一年的硕士项目,这样可以迅速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般美国硕士生培养主要是目的是让大学毕业生进一步学习和强化和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并不侧重研究能力,对于有志于做研究工作的学生,学校会鼓励学生继续攻读博士。
教学形式
中美研究生的教学形式也有极大的不同。中美研究生教育相同的一点是都采用导师制,但是尽管采用同样的方式,但实际操作起来的结果却大大不同。中国的研究生导师除了教学和研究,很多都带有行政职务,因此学生自我管理的时间会不足。
国内的研究生导师往往指导十名以上的学生。因此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大大有限,所以在国内经常出现三年研究生读完后,独立研究能力低,学术水平低的情况。
在美国,导师会更强调自我管理。如果是研究型的专业,一个教授一般最多指导三到五名硕士研究生。随着时间推移,教授最后也就是集中指导一两位学生。
如果是应用性强的专业,美国大学主要集中对实用技能的教育上,虽然对学生的研究能力不是那么强调,但硕士学生毕业后基本也都有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
专业选择
在美国,大多学生在申请时会选择转专业申请。甚至一些学校还会要求只有非本专业的学生报名。比如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会计专业招生只接受本科非会计专业学生的申请。
但是美国在录取转专业学生时会要求在入学之前就进行一些相关课程的先修课。例如纽约大学经济学专业会要求申请者入学前进行微宏观经济学的先修学习。
而在中国,除去选择报考“专业对口”的考生以外,进行转专业考研的学生大都没有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他们要做的只是考过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