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常青藤
新常春藤(New Ivies)概念源自著名教育研究机构Newsweek发布的《How to Get Into College Guide》。
这份名单包括了纽约大学、埃默里大学等快速积累声望的新兴私立研究型大学,UCLA、UVA等顶尖公立学校领头羊和鲍登学院、哈维姆德学院、科尔比学院等众多低调但实力强劲的文理学院,共记25所。
“新常春藤”其实由15所综合性大学和11所文理学院组成,但由于哈维穆德学院学院和波莫纳学院同属于克莱蒙特联盟,因此通常也认为二者共占一个名额。
这些高校在教育质量、学术水平上毫不逊色藤校,在诺贝尔奖项数量、地理位置、就业指导、教职员工质量等方面有时甚至优于藤校,只是作为“新兴势力”缺少一定的传统,在精英地位和捐赠规模上略显劣势。
具体包括:
二、公立常春藤
传统的常春藤联盟由美东八所私校组成,科研实力强劲、校友众多的公立学校同样有自己的名校军团“公立常春藤”。
公立常春藤最早由耶鲁大学校友、多所高校招生主任Richard Moll在走访全美后于1985年提出。
为了对标常春藤,公立常春藤最开始也是8所,分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威廉玛丽学院、弗吉尼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这些公立学校在当地往往有极高的声望,科研水平和理工科实力都非常有保障,能提供和常春藤联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学费却便宜一大截。
具体包括:
三、常春藤加
在“高手如云”的美国教育界,不少顶尖私立学校并不在常春藤联盟之列,比如“哈耶普斯麻”中盛产创业大佬的斯坦福和世界理工学院的天花板MIT,此外还有学术泰斗芝加哥大学等常年稳居Top10的名校。
可以说这些学校在各方面都有与藤校匹配的实力,只是缺少了一个藤校的头衔而已,因此坊间就诞生了“常春藤加“这种说法。
总结
在过去,常春藤联盟是美国东北部八所首屈一指的私立校的专属,他们垄断了绝大多数罗德学者,在整个美国历史上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现在却有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高校凭借着在教育、科研上的成果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被称为“XXX常春藤”。
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分配的进步,因为最顶尖的教育资源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属;相反,不同背景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帮助自己实现求学目标的“常春藤”。
同学们在选校上,不要过度迷信排名和所谓“名校光环”,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才能够帮助自己成长的更快更好,世界上的高校那么多,藤校只是其中八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