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大家要面临选择,出国留学也是其中选择之一。可以选择的国别也很多,其中去意大利留学是近几年来“小语种“国家的热点之一。然而,出国留学并非说走就走的一场旅行。这里涉及 “国别”教育体系、优势专业、艺术留学、学历认可、大学排名、如何克服小语种的学习障碍、“马可·波罗、图兰朵计划”、全英语授课、就业导向、国外生活、留学费用、留学安全等 问题。因此,需要同学和家长花时间深入了解、比较、权衡多种因素后才能做出理智和客观的选择。
另外,近年来,选择去意大利就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意大利的特色专业课程。六月份是中国高校集中毕业的时间。我们也将为有意去意大利就读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们提供非常实用的信息。
回顾中意两国建交50年以来的高等教育交流,中国学生自费成规模留学意大利已经走过了16年的历程(2005-2022年)。这17年来,约有累计6万多学生赴意大利留学,也有一定数量的同学学成回国在各自的岗位上接受锻炼。得益于近10几年来的官方宣传推广,学生、家长和留学机构对意大利的高等教育体系有了一定的客观认识,但如何正确、客观和深入地了解意大利高等教育的优、劣势仍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作。近两年来,也许和疫情有关,虽然众多的自媒体平台在推广意大利大学、艺术院校、普及意大利文化和促进意大利语教学与学习方面起到了良性的推动作用。但总体来看,家长和学生对意大利高等教育、意大利大学的教育模式的了解仍显肤浅,对留学意大利、意大利大学和专业的理解仍然有很多误区。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这些误区主要包括:
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认知,由于意大利大部分公立院校费用低廉,留学成本低,认为留学意大利的主要是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群体,这也是我们在推广工作应该要检讨的。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意大利高等教育体系的“均质化”和低成本,反而忽略了去和其它国家的比较,忽略了比较意大利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在推广中没有强调更加量化的指标,很难说服同学和家长;
留学专业选择“国别”标签化的惯性认知,认为意大利高校和专业优势仅为艺术与设计;认为学习金融应该选择英国,奢侈品和艺术应该选择法国,学习工程和汽车应该选择严谨的德国,学习酒店管理应该去瑞士,学习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应该去美国等等;
“名校”情节,追求名校和大学排名是非常普遍的,很多家长和学生把排名作为择校和选择专业的唯一依据,全然不考虑其他因素;
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意大利理工科研究实力较弱;在意大利读博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论文产出少;回国就业竞争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