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国大学要什么亮眼的活动?夏校一定要参加吗?
这个问题是可以拿来单独做一场讲座的,这个问题其实是问美国大学的申请中,应该怎么样去准备活动和夏校的一个含金量,或者说参加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不展开去讲,就讲一些原则上的东西,所谓亮眼的活动,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如果你能去拿到一些比如说奥赛学科竞赛的金牌,那这个肯定是非常亮眼的,价值肯定是非常高的。但是全国一共也没有几个人可以拿到。
所以如果我们从真正去做活动的角度,比如说你去做一个课题,你去做一个义工志愿者的活动,或者你在学校里有一个社团。其实你每一个单独拿出来,是不能单独打分的,比如说这个东西加一分,这个东西加两分的。活动是放在整体申请的材料中去考虑的,我们现在经常跟家长说,我们要不要刻意的去追求高大上。比如说我们做义工要跑到东南亚,非洲去保护动物也好,去搭帐篷也好,看起来挺高大上。但是其实意义并不大,你帮助别人,在哪里都可以去帮助。然后一定要注意整体性、逻辑性。我们的求职也是这样一个道理,你是递交一份简历出去的,你不会说只看中间的一段经历来决定到底入不入职。所以学校去看这个学生在活动列表或者整体的简历中所反映出来的形象,结合后面文书面试所描述的一些细节去看活动是不是真实的,它反映出来是什么样的形象特点。所以立足于你的生活环境以及你的学习环境。然后去考虑一些活动策划上的东西,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逻辑和形象的呈现这个活动的真实性,包括持续性。我们前面也说了活动列表的一个大概格式,其实这个是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而不是说一定是追求这个独一无二。或者说标新立异和高大上,我觉得这些其实都是一个误区。
然后夏校呢,其实只是活动的一个类别,夏校有很多的积极的意义,除了学术上的反映,当然我是指含金量高的夏校,然后实地在一个大学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去向大学证明,我确实是了解你们学校生活的,甚至能拿到大学教授的推荐信,那这个对于申请来讲确实是加分的。但是夏校也不是必须的,我前两天正好去看康奈尔招生的一个vlog,视频里其实就提到了我们在乎你暑期是怎么利用的,而不是说你暑期一定在夏校的。比如说暑期你可以做其他的活动,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讲,比如去打工了,对中国同学来讲,比如说暑期你有一个学期中延续下来的活动,因为平时可能没有太多时间,你需要在暑期中把这个项目去落实,或者我有一个课题,我需要在暑期里把论题完成,调研完成,最后写出一篇论文。其实这也是属于一个很好的暑期安排,而不是说暑期就一定要去夏校。但是如果暑期没有其他的更好的安排的,那夏校确实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我们也明白中国同学的实际情况,因为我们申请太难了,都是需要得到标化的高分,所以很多同学暑期的精力是放在一些学科的补习以及标化的培训班上。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不可能告诉大学我们暑假是在上培训班的,在学托福SAT的,这个不能作为一个活动或者经历拿出去的。暑假是特别长的,美高的暑假三个月,中国暑假两个月,所以这么长的暑假,无论如何不能说暑假是空白的,大家可以看我刚刚放在活动列表里的一个样本,这中间有一个勾选,就是你这个活动是在学期中做的,还是在假期中做的。所以学校也是希望看到你的假期是充实的。所以夏校是一个选择,但并不是唯一的一个选择。
申请一定要5个奖项和10个活动吗?
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就是我们不是一定需要这么多的。我们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其实也有不同的申请系统,这个5个奖项10个活动来自于哪里呢?就是来自于东北部大部分的学校所采用的common网申系统,它最多可以填5个奖项和10个活动,而并不是说你一定要这么多。而其他的一些申请系统,比如说我们中国同学经常申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只能填8个活动。所以5个奖项,10个活动其实并不是一个标准性的东西。
但是因为common系统是一个大部分学校所采用的网申系统。所以这两个数字经常会放在那个嘴边,我个人觉得还是要分开来去看待:我们一般建议学生10个活动还是尽量要填满的,因为美国高中是9到12年级,你申请的时候是12年级刚开始。所以按照美国的高中经历,你是有三年多的这样的一个高中生活,那10个活动并不是一个特别过分的一个要求,而且活动的这个类别也是各种各样的,包括含金量,参与程度,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如果只是这个数量的话,10个活动,其实按照我们的经验来讲,也并不是特别的难列。
但是关于奖项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图片,对于奖项的要求其实写明了:需要学术上的成就,比如一些学科的奖项,或者是拿一些奖学金,或者一些科技比赛的奖项,这些不是每个同学都能拿到的,所以学生不一定能够把这5个奖项填满。但是如果这5个奖项不填就不能申到好的学校了吗?其实也是不一定的,因为学生各自擅长的学科所对应的这个比赛、这种学术类奖项的机会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你是走理工科这个方向,相对来讲理科的竞赛会比较多。但是如果你喜欢历史、哲学,那其实这些学科本来就没有什么太多的比赛,你非得凑五个的话,其实也不是很容易。
我在common系统中截了两张图,一个是针对活动,一个是针对奖项的。活动需要选类别,然后填这个活动的名称,以及你在活动中的职务,然后是对活动描述,在下方要勾选这个活动你是在几年级参加,以及你是在学期中做的,还是在假期中做的,一年做了几周,一周做了几个小时,通过这种陈述,招生官会知道你对于这个活动的参与程度以及含金量。奖项就不用这么复杂,就填你拿了什么样的奖,在几年级拿的。这个奖是国际的奖项,还是国家级的奖项,地区性质的还是学校级别的。
总结一下,活动跟奖项不是一定需要这么多。但是对于活动来说,尽量还是能够列出10个来,因为这也反映了学生高中阶段的经历。对想出国的中国同学来讲,家境其实都还可以,所以不像美国有些学生放学之后需要回家去照顾弟弟妹妹,甚至有些学生要去打工挣一些学费。我们中国学生一般父母会负担这样经济上的一些开支。所以如果没有太多跟同学们互动,证明你自己是在学校里混得比较好,跟同学们相处比较愉快,能带着大家做一些活动的话,还是有点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