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申请英国的留学生来说,双非学生也是考研逆袭世界名校的,分享几个案例:
案例展示
- W同学 :本科为双非金融科技专业,GPA3.44/4.0,雅思 7.0,有 3 次挑战杯 + 量化投资比赛经历,成功被杜伦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利兹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录取。
- H同学: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GPA72,在大学期间参与多个实践项目,有相关论文,通过合理选校和突出实践能力与研究潜力,拿下纽卡斯尔大学、思克莱德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和斯旺西大学的 offer。
- A同学:双非院校,均分 85.6,开发校园二手交易平台,用户量破万,成功拿到 KCL 的 Digital Culture & Society 专业 offer。
申请策略
- 提升硬件条件
- 保持高均分:申请 G5 院校一般需 90 分以上;申请其他名校,均分 85-89 可选择 UCL、爱丁堡大学等;80-84 分挑战较大,可考虑华威大学等;75-79 分申请前 100 学校难度上升,可能需预科;70-74 分可通过硕士预科提升机会。
- 考取高语言成绩 1:大多数专业要求雅思不低于 6.5(单项不低于 6.0),部分专业要求更高,要提前准备。
- 增强软实力背景
- 参与实习:如H同学在杭州启商信息科技担任安全分析师实习生的经历为其申请加分。
- 科研项目与竞赛 :W 同学的竞赛经历以及华威大学录取的双非理工科学生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发表 SCI 论文都是很好的例子。
- 社团活动与志愿服务:可体现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如H同学组织校园招聘会展现了领导力。
- 合理定位院校
- 避开热门专业:选择新兴或交叉学科专业,如 KCL 的 Digital Culture & Society 专业对双非学生相对友好。
- 研究院校特殊政策:像曼彻斯特大学除部分学院外,其他学院基本不卡 list。
- 分档选校: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冲刺、稳健和保底院校。
- 精心准备申请材料
- 个人陈述(PS):要突出学术热情、实践经验、未来规划等,像H同学的 PS 重点强调了实践能力、研究潜力和领导力。
- 推荐信:争取获得高水平教授或导师的推荐信。
- 简历(CV):详尽且有逻辑,展现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
- 把握申请时机
- 提前准备:大二、大三阶段就开始规划留学申请,提前准备各项材料。
- 及时递交:英国大部分学校采用 “先到先得” 的录取方式,在截止日期前尽早递交申请。
- 关注动态:通过学校官网、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学校的最新录取动态和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