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奖学金,你还读博吗,得花多少钱?“
“花那么多钱读博,什么时候能挣回来?”
“那些不差钱的才会去读人文社科吧...“
这样的“灵魂拷问”,相信每一个想要留学读人文社科博士的同学,或多或少都会遇见。
钱!是一个留学读博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但是相关信息却良莠不齐,一些劝退党会告诉你要花好几百万,读了毫无用处,另一些鸡汤派则告诉你自费读博也可以不用花钱。
到底真实情况如何?
今天我就以自己在英国留学的亲身经历与大家交流一下我的看法。
01
英国博士的真实花费
和非英国本土学生相比,我们的学费可能是他们的三倍,甚至四倍!!!(对你没有“听”错,读到博士了仍然是这样,手动哭哭脸)。
显而易见,学费是支出部分的大头。除此之外,还有房租,日常花费,接下来一个一个说明。
学费
博士阶段有4年,属于2+2的类型,即前两年为MSc/MRes (PhD Route)的授课阶段,一边上课一边准备研究内容,达到考核标准(均分60分或65分)才可以接着博士阶段的研究,每个阶段学费平均17600磅左右每年,按照2017年至今的平均汇率(数据来自央行)算的话,四年合人民币 62万。
房租
房租部分则是合租的房子, 就是留学生常说“住的house,包水,电,气,网络的bill”,今年每周房租95镑属于本地区一般水平,但是每年房租可能都会涨,因此按平均每年5300磅计算,四年合人民币 19万。
日常花费
关于日常花费,今年8月9月10月三个月所有支出合计约860镑左右,主要包括买菜做饭,各类消耗品、日用品更换等(银行刷卡账单记录),如果以此推算,四年日常开支为合计不到14000镑,合人民币约13万。
合计
这样算下来,在英国读博四年,所有开支大概在人民币 94万。
02
花费差异性
上面的计算是很粗略的,带有很多的主观估计,虽然同样在英国也都是人文社科的博士生在开销上也存在很多的学校、专业、地区、个体异质性。
学校的差异性
主要体现在学费的不同,可以直接说几乎每年英国学费上涨已经成了大家认可的共识,对于申请明年入学的同学来说大部分大学人文社科类博士学费都在每年2万镑以上。
图片来源:出现顺序为布里斯托大学,诺丁汉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官网
专业的差异性则是学制不同,其实人文社科类的博士专业学费基本相同,很多学校诸如爱丁堡大学,巴斯大学,诺丁汉大学等经管类,会计类,教育类,语言类博士的学费都相同,像伯明翰大学经管,会计学费是一样的,教育语言政治等学费可能稍微低几百镑,总体差距不大。
学制不尽相同,管理、政治、会计、教育、语言等大多是3年。而经济类大多1+3、2+2,甚至2+3,1+4,前两年基本上都需要上课,通过考核,然后才能继续。这种模式借鉴美国博士“大一统”体系5或6年的学制,刚入学两年上课,准备研究,在英国通过了会授予你MSc,MRes或MPhil这三种中某一或两种的硕士学位。
这就意味着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学费和前两年更少的补贴机会,对于无奖读博来讲压力是有增无减。在此之外的延长是不需要交学费的但是根据规定不同也有不同的政策。
地区的差异则表现在房租的不同,非伦敦地区租房一般80-160镑/周,根据你选的房子。
城市方面卡迪夫,纽卡斯尔,布里斯托房租可能差不多,格拉斯哥,伯明翰可能比他们平均稍微高一点,曼城,爱丁堡可能平均又高一些。当然离市中心,学校越远的房子越便宜,但同时意味着你有追加一些交通方面的支出。但是伦敦地区差不多就要1.5到2倍左右,同时基本上避免不了要更多的交通支出。
House比公寓贵,合租的人越多越便宜,当然也越麻烦。
个体的差异
个体差异主要是日常生活支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差异是巨大的。
像基本的衣食住行的花费,优先自己做饭90-190镑每月是够的。衣服可以等各种打折日,交通小城市基本靠走,大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车支出也不多,其他必需品和计划外支出小百镑也够了。当然伦敦还是在此基础上高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