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个揭露QS排行榜的短视频“火”了一阵子。
一个自媒体博主在视频中说,QS中国负责人实际上是一个国内二本学校毕业的学生,后来在英国一所普通学校拿了一个硕士学位,但她本人善于经营,和一些外国人合作搞了QS。QS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混得风生水起,最后主导了中国的双一流评价。
其实这段视频有很多错误言论,甚至包括基本事实性错误,比如对排行榜的前世今生的表述,比如简单说我们的双一流就是依据QS,但却被大量转发,尤其是有教育领域专业人士也转发了该视频。我理解,这种情况出现的背后,说明视频传达的核心观点触动了很多人,产生了共鸣:
这就是对一些不靠谱的大学排行榜左右和影响中国大学的办学,深为反感、痛心、担心!
可能也正因为此,该博主随后再次发文激烈抨击了QS排名的不靠谱。1、QS中国负责人本科是英语,硕士是传媒,博士却是英国拉夫堡大学的土木工程;2、QS把英国一个非常普通的大学拉夫堡排在200多位,与中国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差不多一样,这位博主给与了激烈的抨击。
一个行将倒闭的媒体催生出了一个行业。两个媒体,一个教育市场咨询公司,这就是国外三大排行榜的举办者。
大学排行榜最早起源于美国。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面临着即将倒闭的困境,当时的主编为挽救杂志,引起社会关注,便搞了一个大学排行。果然遂了主编的愿望,一个小杂志迅速走红。从此,名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杂志,以大学排行榜让人们印象深刻,其新闻报道却鲜有所闻。
种豆得瓜,后续的发展,估计这个老板也没有想到。
这一招,很快引起了英国泰晤士报的注意。
英国是世界上把教育产业做到极致的国家,也是最成功的国家,教育产业是英国的支柱性产业。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课程、标准的考试,都是为了方便教育输出到世界各地的。因此英国人很快就发现了排行榜的影响与价值。
于是,泰晤士报教育版90年代就推出了自己的排行榜,但该排行榜最早还是聚焦英国高校,目的显然还是输出英国的教育产品与服务。这些大学排行榜随后都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本世纪初,一个聪明的英国人嗅到了商机,这就是QS的创始人。QS翻译成中文就是英国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2004年,QS联合泰晤士报合作推出了世界大学排行榜,这就是泰晤士报排行榜。在和泰晤士报合作拉起足够的社会影响后,2010年起,QS脱离泰晤士报开始独立发布自己的排名,并在中国设立办公室,重中之重就是中国市场。泰晤士报则不得不转向和其他机构合作,发布自己的大学排名。
两个媒体、一个教育市场咨询公司,这就是国外三大排名举办者的背景。
四大排名里,还有一个是中国的,这就是发端于上海交大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软科排名最早是2003年发布的,也是第一个专业研究人员做的排行。软科的排名,加了一个限定词——学术,这和软科排名诞生的历史有关。20年前,上海交大承担相关方面的一个科研任务,试图给中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找一个对标的尺子,梳理世界著名大学的一些可量化的学术指标,这就衍生出了软科学术排名。其负责人程莹博士曾长期任职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在早期,重视这些排名的,主要是出国留学人群,所以留学圈都有一个说法:外国人排名,中国人看。现在,对排名的重视已扩散至所有人群,包括办学者。
媒体和咨询公司给学生、社会与办学者办学下起了指导。外行指导起内行,多多少少透着些许荒诞。
任何一个排行榜都有局限,都只是某些指标下的排行,不可能全面反映一个学校的情况,这是所有人都需要有的基本认识。
任何一个排行榜,实际上是几个有局限的指标的排队,并非学校的真实全面的实力排名。
近日伦敦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22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发布,几个中国双非学校位次远远高于985高校,于是双方的校友争吵不断。
其实,这些争论本没有意义,即是鸡同鸭讲。严格来说,某个排行榜只能是基于某些具体指标下的一个结果,并不能代表一个学校真实全面的水平。因此,任何排行都必须公布自己的排行依据,不同的排行依据下,大学的排名是完全不同的。
前些年USNEWS对自己的排行规则做了调整,于是高校排位就出现了大幅变化。同样,泰晤士报把北大排在全球第18位,但在USNEWS排行榜中北大仅排在第52位。
离开具体排名指标谈排名,没有任何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软科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即软科并没有模糊地说大学排行榜,而是将排名本身限定于学术的范畴内,明确说是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办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仅对一个老师教学的评价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我们去看这些排行,实质只是一部分统计数字的集合。比如QS强调的几项: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单篇文献引用、国际职工与国际生比例。
仅以几项数据就能说明一个学校的好坏吗?显然差得很远很远。这就像对一个人的评价一样,我用身高、体重、体脂等数据就能说明一个人如何吗?人品性格又怎么体现?很多时候连数据显示出的健康都不能说明一个人真正的身体状况,比如心理健康就暗藏在数据之下。更何况是对一个学校的评价,是对教育问题的探讨。
正因为此,我们就不奇怪QS最新的2022的排名中,出现了违反大家常识的排名:新加坡两所大学吊打耶鲁,爱丁堡碾压普林斯顿,东京大学被港大踩在脚下,杜克、卡内基梅隆和香港城大一个水准。悉尼大学世界第38,把第40的UCLA,第48的UCSD遥遥甩在身后。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关键数据的些微变化,就可能导致学校排名的大幅变动。比如2019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香港城市大学从2018年的第8滑落至第21名,而浙大则从2018年的第21名上升至第13名。一所大学一年之间就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显然这是个别数据变化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学校实力的快速衰减或增长,这更像股市。
还有一个经典案例。2015年,USNEWS把沙特国王大学数学系排在了世界第七,仅次于哈佛大学,远远高于MIT。而沙特国王大学数学系建立才刚刚2年时间。其背后的原因,说到底还是钱。沙特太有钱了,花巨资引进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数学教授,于是,靠这些硬指标,硬生生排在了世界第七。但是你会选择这个世界第七吗?
在经济领域出名的福布斯近年也染指教育排行,日前发布了自己最新的排行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居世界第一。
有什么样的尺子,就有什么样的排名,什么结果出现都是正常的。这就是所有排名的基本特点。
所有的排行榜,对人文社科学科都是不利的,对化学、生物、医学等论文高产学科更为有利。一些数据也可被人为利用和操纵,比如曲阜师大数学超过北大数学。
所有的排名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更有利于理工科学校,不利于人文社科为主的高校。这里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大的法律、经济、新闻等学科在国内遥遥领先,但无论在哪个排行榜上,人民大学永远都像一个“丑小鸭”。
所有排名都更有利于理科,尤其是生化、医学等高产论文学科。而一些工程学科,尤其是数学、物理论文出产率很低,难以在这些排名中发挥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双一流启动后,很多高校拼命办医学院。
向来以排名数据客观闻名的软科排名,也不断被国外大学通过外交渠道投诉,根本原因就是在核心的学术数据构成上,人文社科瘸腿严重,一些国外大学认为不够全面、客观。
除了在文理学科上存有重大偏差外,还有更荒唐的。
在去年的US NEWS的排名中,曲阜师大数学系高居中国国内第一,超过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大学,一时舆论哗然。而原因就出在US News在学科排名上,引用率权重非常高,但并不涉及论文质量。专家披露说,曲阜师大数学系超越北大的背后原因,则是学校的评价机制导致的结果:鼓励相互引用,人为地刷引用。
近些年的各种教育评价中,论文和引用率是所有要素的核心。于是大家想办法提高论文引用率,有些学校明确要求大家相互引用,甚至给予奖励,有些教授甚至直接委托第三方批量制造论文引用,购买引用率。这些荒唐做法在当今时代的上演,不得不说是功利主义的胜利。
依据这样的数据,我们又能排出什么样的排行榜?
不断被商业驱动的排名污染高校办学
之所以错误百出的短视频引起大家的关注,核心就在于此。
QS排名历史最短,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个排名,但市场运作上却是最成功的。和很多排行榜只在教育行业推广不同,QS很重视社会推广,拿下了很多政府企业,很多政府与企业在招聘上设置了QS的门槛,而不是其他排行榜。比如重庆市2021年定向选调生对留学生的限定就是QS前100名学校。同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其招聘中也明确限定QS前200名。
其实何止这些,我们去查一下就知道,大量的政府部门与著名企业都把QS排名列为依据。
有人批评说,中国的HR教育素养太低。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但这些都不重要,这些用人门槛让最受争议的QS排行牢牢占据了重要的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地位。
早期这些排行榜还更多的是出国留学生关注,业内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外国人排名,给中国人看,这实际也是一些排名的市场动力。对于英美,教育是服务贸易,尤其是英国为代表的英联邦国家,为了吸引中国留学生,每个高校都有大把的市场费用来推广学校。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有两个排行榜中,英联邦国家学校排名,比如英国、澳洲的学校,往往都出现“浮夸”的现象,排名异常的高,远远高于USNEWS与软科的排名,相差数十位,甚至数百位,背后的市场目的昭然若揭。
伴随国内高等教育普及化,生源竞争激烈,以及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追求,于是,这些排行榜另外一个重心与核心就定位在中国,就是中国考生,中国的高校,通过考生给学校施加市场的压力。
比如QS排名,不仅有世界大学排名,还有亚洲大学排名、中国大学排名。2016年我们启动双一流建设,于是QS也启动了学科专业排名。为了满足一下薄弱学校,还设了一个新兴大学排名。还有金砖国家大学排名,而在金砖国家排名里,中国只有大陆高校。
显然,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国高校服务,想尽办法编织一些名头,“围猎”中国高校。
因为我们的高校看重这些排名,也最热衷这些排名。
QS为代表的排名,显然是特别优待中国高校的。在QS2022年的排行榜中,上榜中国高校58所,进入世界前50名的中国大陆高校占据5席,分别是清华(17),北大(18),复旦(31),浙大(45),上交大(50)。但是在我们自己软科的排名中,仅有2所高校入围前50,清华排名仅为28,北大为45。中国大学排名较为落后的,恰恰是中国自己的排名。
打开学校的网站,我们会发现这些排名机构的负责人一年四季都飞行于各个高校,成为校长书记的座上宾。频繁地请这些排行榜负责人干什么?大约只有排行榜负责人知道。
某圈内人说,XX再这样搞下去,非把自己玩死不可。
每一个排行榜都强调自己客观、公平公正。但我们看看一些排名中,国内某些高校的排名如坐上了火箭般地快速攀升,就知道,这背后显然有人为因素。
尤其是对于一些主观的调查数据,抽样是否科学?数据怎么来的,量又有多大?客观准确吗?有专家指出,雇主声誉这类评价显然可以操作,去看一些高校评分项就可以看出端倪。
虽然排名者说自己收集了多么强大可靠的数据作为自己排名的支撑。但其实,很多数据都是参评高校提供的、填报的。某高校负责人说,你需要吃透规则,有些数据填对了,排名很容易就上去了。
围绕大学排行榜等排名办学,需要引起警惕,但更需要我们办学者有清醒的定位与目标、办学理想与定力。
和这些商业操作相比,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我们一些高校的办学围绕大学排行榜,以及相关指标与排名办学。
为什么这些排行榜的主办者成为很多高校的座上宾,甚至直接获聘兼职顾问?显然是学校非常重视自身排名。排名已经成为一些学校的办学指挥棒之一
双一流启动后,各高校纷纷抢办医学院,显然核心还在于论文、排名、引用率。大量的高校把自己重点学科定位于化学、材料、医学等等;与此同时,很少有高校把自己的重点学科定位于数学、物理等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以及一些工科,因为这些学科论文出产小,引用率较低。
中国人民大学,这所以人文社科擅长的学校,开办数学系等显然是必要和急需的,但竟然也开办化学系,让我诧异。转念一想,也能理解,与人文社科相比,人大就差这些论文了,化学是论文高产学科。当然,也许是人大有其他考虑,是我所不了解的。去年曲阜师大数学系一举超过北大数学系,演出了荒诞的一幕,也是追引用率这一关键指标所导致的结果。
围绕大学排行榜为代表的一些指标办学,还带来了一种“剧场效应”,一些学校因此尝到甜头,致使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
针对指标办学,而不是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办学,这是让很多人深恶痛绝,但又难以自拔的。追各种排名办学,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对大学排行榜错误认知与认可,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压力,对大学排行榜左右高校办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招生上;另一方面,高校对一些评估评价过度重视,或者说“唯”一些数据,指标也有推动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缺乏明确的办学定位与理念,缺乏足够的定力。
去年中央出台了教育评价综合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破五唯,推进综合评价、过程评价等指导意见,核心还是解决内在的推动因素。但在客观上,社会评价的压力是我们短期无法排除和解决的,这就需要回到一个原始的问题,我们大学办学的初心是什么?
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定位,目标,我们到底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目的又是什么?
这也是高校每一位负责人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高校的定力、初心!
当然,对于大学排行榜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也打不死,毕竟这个缘起西方国家的排名在中国存在特别的社会需求。对于家长,我们需要科普大学排行榜的基本知识,让大家知道这些排行只是局部数据的排名,不是学校的真实反映,可以作为选择的参考,但绝不应该唯这个排行。对于用人单位,也需要灵活利用这些排名,而不是在错误的认知与排名基础上,作为用人的硬杠杆,扩大排名的误导,给大学正常办学造成干扰与压力
对于大学排名,很欣赏苏州大学熊校长的一个看法:排行榜就像一面镜子,偶尔看看,对照别人找找差距,但千万不要追着排行榜办学。
因为这是本末倒置了,也是所有办学者需要唾弃的!
近期出入境政策多变,建议同学们时刻留意,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不同学校开设的专业项目各不同,申请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其培养目标、申请偏好等,否则申请起来拒信连连,甚至不适应课程,得不偿失,欢迎大家来金吉列大学长微聊与我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