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拿日本永住”难不难?
新制度的“1年拿永住”,要求在你符合高等人才签证(打分制的70分)基础之上,个人实际总分超过80,并以高度人才资格身份在日本活动一年以上,可以被认可为永住许可对象。
原先的高度人才永住制度所要求的年限,由当初的5年,放宽至3年,进而到1年。
虽然官网上罗列着高度人才分三大类:
看过三大类人才各自的加分项目后,不禁纳闷:成为企业高管级、学术界佼佼者的外国人多吗?果然是为凤毛麟角者服务的制度。但是,如果你在日本读完大学(大学院),进入一家中等规模以上日企,从事IT等技术相关工作,算一算分数,会发现原来完全可以轻松满足高度人才标准。
举个例子:一名现年28岁中国小哥,日本某大学大学院毕业,修士学位。日本某知名电机公司入职1年半,目前年收入连奖金在内495万日元。
他的高度人才基础项目得分:50
小哥的附加分项目:35
可以看出,小哥的日本留学身份,轻而易举就拿到25分:在日本国内高等教育机构获得学位+10分;日语1级或同等以上+15分。
有留学背景的,这两条与其说附加分,倒不如说是白送分,但同时,直接来日本工作的人就吃亏了。明明大家能力差不多,甚至更优秀,却可能因为拿不到这两项分数,而达不到“1年拿永住”的80分要求。
当然凑80分大关,还可以看下面两大项:
拼年收入
拼研究实绩
日本在薪酬方面,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不占优势。近来,跟国内相比,也未必有优势。靠年收入来争取附加分的难度不小。
研究实绩,讲真,能拥有这样成绩的人才,日本的永久居住权(绿卡)又对TA有何独特魅力呢?
不过,实绩中的第一条“特许发明”,看似高不可攀,例子里的中国小哥偏就有一项特许,又轻松拿下15分。为什么?从日本的大学院毕业,以新卒身份入职。入职第一年,日企多给安排系列新人教育。不少大中型电机企业的新人教育内容中有一项“特许教育”。往俗里形容,就一帮社会新鲜人写了一堆点子,申请成功了,你成某特许发明的一名成员。小哥稀里糊涂又多拿了15分……
从日本法务省开始施行“高度人才”制度,便不断有朋友抱怨:“我的年收入分数不够!”“我的日语分数不够!”“这种制度谁用得了呀!”
自打出来“1年拿永住”的话题,更闹心了。其实想想,此制度对收入要求高?对日语要求高?不准确吧。
个人觉着高度人才制度,是日本政府希望打感情牌,促使那些来留学,整体综合状态不算太差的外国人,不回国或改去第三国,留下来充实岛国的青壮年劳动人才。且由于理解社会文化习惯语言,将来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可能性较低。
日本不是移民国家,急速的社会老龄化,出生率低下化却又令它不能完全回避移民手法。现行的高度人才制度,看着更像一个精明商人算出来的一笔妙帐:小代价换取超值新移民。
“1年拿日本永住”难不难?
相对在日本留学就职的人群,尤其理科系出身,难度不高。
相对没在日本留学直接就职的人群,难度略高。
如果特别想要它,那就提早准备,而非临时抱佛脚,匆忙凑分数。
高度人才四个字,划分不了真正的高度非高度界限。走最适合自己模式的路,将人生累积至今的库存转化成最大直观效益,争取事半功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