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一个人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
这种能力,有的人穷尽6年的博士生涯上限仍然没有获取,有的人入学一两年却已经达到博士毕业的标准。在博士阶段,接受哪些训练才真正符合这种“具备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呢?调查了众多在读或者已经毕业的博士之后,我总结出以下自认为博士期间应该必备的能力与训练方法。
01 心态的调整
之所以把心态放到第一位,是因为不少博士都会提及自己的博士读起来苦不堪言,心态几近崩溃。读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在这期间,一方面会担心课题进展影响自己的顺利毕业,另一方面,博士少的可怜的工资,让他们几乎成为同龄人中“最穷”的群体。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做科研,不管是人文社科还是自然科学,我们都在和一个全新的领域打交道,不断的在挑战自己的极限。既然是全新的领域,有成功,必然就有失败。而且一般情况下,失败的概率比成功的概率要成倍的增加。当我们不断的面对失败的时候,很容易对研究课题、对自己的学术能力产生怀疑。曾经不止一次听过有人抱怨,“假如我不读博,兴许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好手”。读博确实困难,但是也并非不可逾越。读博是一种挑战人类高层次认知的历练,当我们经历了这些并成功走到对岸之后,后面的人生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够坦然面对了。
这些年,我们时常会听到博士抑郁甚至自杀的消息。所以,希望大家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科研,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接触的都是全新的领域,失败是常有之事。我们不能让自己被科研支配,勇于做自己的主人。
关于如何调整心态,一些同学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通过运动缓解自己的压力。或者适当放松心情,外出旅游等等。
每一位成功毕业的博士,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战士!
02 训练文献阅读与总结的能力
阅读文献,这对于博士甚至是所有研究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阅读文献,能让我们紧追研究领域的前沿,对科研创新点保持敏锐的嗅觉,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纵然做不到每天都阅读文献,可以以周为单位,每周都要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献。
阅读文献也讲究一定的方法,一个领域的文献数量是巨大的,所有的都阅读完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以对文献进行分类,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需要精读的。在了解领域研究进展的时候,对于一些文献,看一下标题和摘要,浏览一下插图就可以了。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比较重要的,标记下来留作精读。
做实验、阅读文献需要我们掌握总结的能力。平时阅读文献、看新闻、听报告,甚至是自己无意中冒出的想法灵感都要及时整理总结,这样保证自己能够有不断创新的思维,处于自己研究领域的最前沿。
如此进行,几年下来,我们阅读的文献能够有几千篇,精读的也不下几百篇,就能够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科研进展了如指掌。适当的时候,将自己的总结归纳整理,书写一篇综述性论文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结果。
03 学会学习的能力
学习都会,但是如何学习,并不是所有人都掌握。学会学习,听起来好像非常宽泛而且虚无缥缈,但是学会学习,或者说学习力,确实是一种能让我们快速认知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泉灵说,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个再见都不会说。这是一个发展迅速、变幻莫测的时代,与世隔绝的思维方式想再有出头之日是极其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博士来说。博士期间做研究课题,需要无数次面对全新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懂得应该如何找到突破口,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这个领域的信息。
学会学习,其实就是时刻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与开放包容的态度。遇到问题,要摒弃“我没学过,我做不了”的思维方式,树立“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我才要去学习”的信念。
我遇到过太多的学生,让他们去完成一项工作,首先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从来没学过,肯定做不了。有的问题确实没有学过,可是从出生到现在,除了你眨眼、喘气的本能之外,连走路都是后天学习的。牛顿三大定律你学过,难道我还让你证明一次?“没学过,所以做不了”,这绝对不是一个研究生该有的态度。
04 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读博,写文章、发表文章是常规操作。一个报道说,一名科研人员的全部科研时间中,写作与期刊发表的时间占据了60%。对我而言,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靠谱的统计。作为博士,科研工作做的再好,不能很好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达出来让世界阅读了解,就不能完全体现你的价值。良好的写作能力,是连接你和同领域其他研究人员的桥梁,同领域人员通过文献阅读互相交流,才能不断碰撞迸发出新思路新方法,促进这个领域不断前进。
写作能力,包括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与国际接轨的研究,英语写作能力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要学好英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学术型写作,有自己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方式,需要后天不断培养,在反复的阅读文献中提升。刚开始接触写作,肯定苦不堪言,甚至被导师批注chinglish ﹙chinese-english﹚也毫不新奇。多读,多摘抄,多总结,用心去做,保持学习的能力,肯定会有所建树。
05 数据处理与相关软件的使用和作图能力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软件,当然还有多学科交叉的通用软件。我们应该能够熟练掌握自己研究领域内的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绘图能力。数据处理软件,是最为基本的操作。小到我们日常总结课题进展,大到小论文发表、毕业论文的书写,都要用到这些,是我们必须尽早学会的技能。
绘图能力,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能。一篇好的文章发表,有创意且优美的绘图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设计并将设计的图可视化处理。掌握这些技能,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更大的引用与曝光率。
06 独立设计研究课题的能力
在前面我们提及的阅读文献之后,博士应该掌握如何设计研究课题以及执行研究计划。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对自己的课题了解程度有多少,以及知道为了完成课题需要的实验等。
有很多博士,完全唯导师是从,导师让做啥做啥,让怎么做就怎么做。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完全没有自己的一套思路。这和本科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动手操作,还需要博士来完成吗?
其实老板很多时候也不知道要做啥。所以,自己的独立能力很重要。看足够多的文章,有想法会很大程度上让导师跟着你的思路走,就算导师有意见冲突,你也可以尽快做出东西让导师折服。很多时候导师是有想法但是并不够细节化,所以如果这个时候学生也没啥想法,就会出现实验没少做,写文章的时候很多实验都写不进去同一个文章的状态。然后又得补实验。所以说,不停为问自己为什么,增强对课题的理解能力是能尽快做完的前提。
总体而言,读博,需要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技能。毕竟,博士需要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才衬得起博士帽。不断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能力,才是王道。博士学位只是一种短期的“硬实力”,获得长期的软实力,才是我们不会被轻易取代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