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除了要开始习惯一个人学习一个人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击也着实愁人。这些生活习惯上的异同点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还会入侵我们的味蕾!多少个异国他乡的夜晚,无数留学生难以入眠只因思念着那一口奶茶……
只能说,出国以后才明白的事情真的太多了!今天就带着各位小伙伴一起,从学习和生活方面,盘点一下那些或许能让你惊掉下巴的留学之后才知道的事情~
不同于国内单一的“流动班”的上课形式,在国外,可是有小十种上课的形式呢。如果你没有搞清楚的的话,那可能会容易会出洋相的。下面就跟着荣妹看看都有哪些课堂形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大学更注重师生互动和自我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认真记笔记的同时,要多多参与小组讨论。
不同于国内相对比较严肃的师生关系,在国外,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随意和亲切一些。
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留学生,和导师都是当做同辈人直接交流,不需要尊称也没有人把导师当“老板”。因为大多数的老师不会把自己的工作交给学生,更不会出现学生给导师孩子当家教、看孩子、遛狗的事情。
谁知道留学就是每周都是 final week 啊!!!别说玩了,吃饭的时间都快没有了啊!平时跟着上课,都要加班加点复习才好意思参加考试,更别提翘课了,分分钟给你遣送回国啊!
不少同学跟荣妹吐槽过:
托福105+,雅思7.0+又怎样,出了国,还是听不懂呀听不懂……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这么说吧,你一个东北人,突然去广东上学了,耳朵里全是,雷猴啊、咩思、点解、唔猴一丝啦,也是懵逼的!当然,一个广东人去东北上学……那么他就变成了一个东北银!
我们国内都有如此多样的方言,就更不用说国外大学那种群英荟萃的地方啦,你必须做好准备。
毕竟,不是每个教授都是一口伦敦音,不是每个外国人说话都是听力原文一倍速啊。相信我,哪怕你听力再好,碰到爱尔兰口音或是印度的咖喱音,你一样听不懂。
不信?那就来听听下面67种口音,你都能听懂哪些吧!
这么说吧,国外一学年的教材费可能比国内一年的学费还要多,一般平均下来差不多要1000刀的样子。这让无数留学生在采购教材的时候,不禁发出了同样的哀嚎:万恶的资本主义啊!
不过,俗话说得好,办法总比问题多,荣妹建议大家在出国前,就先打听好自己需要购买哪些教材,然后可以从学长学姐的手中借阅或购买。当然,你也可以利用我们万能的tb,先购买好教材,再带到大洋彼岸。前提是……你的箱子够大!
不少小伙伴对出国都有这样的误解:出了国就是全英文环境了,留学生的英语一定被锻炼的很好!
too young to simple!
事实上是:出了国也并不是全英文环境,留学生的英语可能比在国内的学生英语还差。
除此之外,中国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一些专业可能整个课堂除了印度人就是中国人,老师布置一个group project,也就是大家一起拉个群聊,就埋头钻研了,根本顾不上和外国人有什么交流。
当然,繁华的华人区也是留学生们的摇篮,在华人区,即使只会say hello,吃喝玩乐你也全部可以解决。
不过,荣妹还是非常建议大家走出小团体,多接触接触外界滴,毕竟咱们好不容易出去了嘛,是吧!
这里的政治正确并不是仅指政治信仰,因为每个人接受的教育、成长的背景都是不同的,所以关于政治问题,大家还是求同存异比较好。
但是,你必须知道,on't juge 是所有人公认的政治正确。在国内,如果你有给别人取外号的坏习惯,出了国可千万要注意了,绝对不能调侃除有色种族、胖子、残疾人等等。不论你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都是错误的!
是不是再次震惊?英国、法国公寓都没有空调,据官宣消息,英国地铁也需要到2030年才能安上空调……
大都市纽约的地铁也令人摸不着头脑:大冬天开冷风,动不动就改线路,一有急事儿它就给你elay……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关注我,或对我的文章进行点赞、评论、收藏、转发。欢迎拨打我的工作室首页电话咨询或与我微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