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和学生,说白了是在双向选择。申请者们为了提高自己收到offer的概率,会申请很多学校,成为“花心大萝卜”;同样,学校也会用心“营业”,吸引优质申请者同时赚取更多的申请费。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套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套路一:提高知名度
申请者对一个学校产生兴趣,首先要知道这所大学的存在。在很多人眼中,不知名的XX大学=“野鸡”大学,根本不会考虑。因此很多大学为了打响知名度做了不少文章。这一步对Top50的大学的必要性不大,只要是看过榜单的,都能混个眼熟。
图源:网络
为了打响知名度,各种各样的花式小广告都能出现。 不过,以下两种方法是大学们最常用的。
邮件轰炸
大家为了考SAT和AP,就需要注册College Boar,如果你允许它分享你的信息给大学的话,大批邮件就正在准备对你的邮箱进行轰炸。没错,只需要申请一个CB的邮箱,就能够收集到成吨的大学宣传邮件……
这些邮件多到让人麻木,大家很少会仔细看,但起码眼熟了。眼熟了就不会和“野鸡”挂钩,申请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网页小广告
浏览留学相关的网站的时候,常常会弹出大学的推广,广告的针对性也非常强。比如Niche上面有很排名,这些排名有些相当实用,但是偶尔会夹杂着一些付费打广告的“氪金玩家”。
套路二:打造“校设”
就好比在文书中,你想让大学知道你是个优秀学生,大学也想让你知道,它是一所优秀大学。于是各大学纷纷在社交平台如Twitter、Facebook、Instagram还有特别中国学生关注较多的微信公众号等,塑造自身形象,打造“校”设。
晒科研成就 科研是学校硬实力,如果学校科研成果颇丰,那么形象必然能高大起来,如果有校友或者是教授获得了国际性大奖,如诺贝尔奖,那就更了不得,肯定要作为宣传的材料。 比如MIT就又牛又会拗,将这些材料进行宣传,基本上稳定每周更新这类的动态。
图源:MIT社交账号
晒校园活动
大学为了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会Po出一些社团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如果举办了一些特别的活动,那自然是宣传的好素材。如果哪个活动让申请者特别感兴趣,难保一激动就填了申请。
访校活动 访校活动是亲身体验,大学自然会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众。学长学姐的风采,美丽的校园……访校活动中,大学让参观者切身体会那些有吸引力的东西。
由于今年的特殊情况,实地访校无法开展,很多学校开展了线上“云访校”。在镜头中,大学展示着自身的魅力,高清的画质,的拍摄技巧,让你360度无死角了解校园,情不自禁为大学的美颜心动。
普林斯顿大学“云访校”,图源:网络
套路三:量身定制
搞定申请之后,需要担心的就是入学率了,毕竟是双向选择,人才也有可能流向其他学校。这时候,第一层套路已经完全不适用,第二层套路虽然提供了不少信息,但还是略显疏远,关键时刻,大学们纷纷拿出“量身定制”的杀手锏。
举行Webinar
这是直接对话招生官/在校学生的活动,一问一答。这种有问必答能给人靠谱的印象和安心感,真的能让学生动心。
奖学金 大家都知道一年的学费多贵,拿了奖学金,就俩字:真香! 套路都是虚的,发钱是最实在的,奖学金极有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算学生最后不去给奖学金的大学,放弃之前十有八九也是经过了一番纠结的~
套路四:讨好中国留学生 学校都心知肚明,中国学生是留美人数比例最高的,因此有些套路是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恰饭意图很明显。
建中国校区
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最重要的是在NYU上海与杜克昆山就读后,你是可以领到NYU、Duke的毕业证书的!
东方明珠亮起NYU紫
受疫情冲击,很多大学都在秋季开学的问题前一筹莫展,而有中国校区的学校则纷纷表示,可先去中国校区就读一年,网友直呼太方便了。 建立中国校区无疑拉近了与中国学生的关系和距离,不愿意留学或者没有条件的同学也能够走进国际化课堂。建个中国校区,值!
中文官网
中文官网无疑能给中国留学生们带来亲切感,一些美国大学为此精心制作供英语不太好的留学生浏览。比如南加大USC就建立了中文官网:
图源:百度
图源:南加大中文官网
简体中文亲切感倍增,翻译也十分地道,仔细研究一下,这个页面里面还提供了很多留学生们需要的内容,如英语强化课程、预科课程等。极大方便了中国学生,也为学校自身扩大了机会。
微博、公众号
近期越来越多的大学注册了微博,不定期更新一些信息。这一举措是经过内部商讨得出的结果——吸引学生、拉近与家长的距离。
图源:微博
除了新浪微博外,一些大学也顺应中国学生的习惯,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并更新入学、录取、申请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虽然这些公众号很多还没有得到关注,但我们多少能看出美国大学为了“讨好”中国学生所做出的举措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