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美国留学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呢?
首页 > 顾问主页 > 【干货】美国留学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呢?

【干货】美国留学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呢?

2020-02-26...

阅读:87 收藏:0 评论:0 点赞:0

3秒免费留学费用评估

提前算一算,出国留学要花多少钱?

获取验证码

开始计算

想要咨询美国留学申请的同学和家长请拨打符老师热线电话:400-010-8000,即可获取专属于你的专业留学方案

留学不是目的,而只是人生跃迁的第一步。对于个人增值的最好办法,第一步就是留学后在当地开始职业生涯。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每个即将要留学或者已经在留学的,对职业发展有期待和疑惑的学生提供方向指引,从而顺利迈出第一步。

导语:

  1. 每个专业按就业方向、提前准备和注意事项三大块梳理。
  2. 这里说的是整体情况和趋势,里面所有的信息,都是多年累计下来的一手信息,数据来自诸如myvisajobs, IIE, Stats Canaa等权威渠道。
  3. 不管什么情况请不要忽视英文和软性能力的提高。沟通不行就是死路一条,英文的弱势会让所有专业努力化为泡影,就算是码农,也会成为制约你发展的瓶颈。
  4. 不是所有专业都有统计数据,这里只能列出最主流的一些学科。比如生物,而不会列出细分专业如生物化学、生物统计等。
  5. 涵盖了本科和硕士。

商科-Business

会计 (Accounting)
就业指数:0.27
平均薪资:$67,426
H1B列表对应岗位:8

就业情况:
作为LCA(labor conition application,雇主向美国劳工部提交的《劳工情况申请表》)前十名中为数不多的非IT类,会计/审计目前市场需求量还算稳定,2017年大约出了11000多个LCA名额,被四大包了一半。前两年所认识的本科和研究生,学校稍微好一点,有点实习经验的,都能找到不错的full time,有的去inustry (甲方) 有的去firm(乙方),好一点的学校大概10-20%的中国学生能去四大。

在美国和加拿大,主要求职方向有两方面:审计(Auitor)、税务(Tax Associate)、风控(Risk)和会计(Accountant)、出纳(Clerk)、记薄员(Bookkeeper)等。

前三种职位在会计事务所比如四大比较多,后几种职位主要在企业内部。国内现在比较吃香的应该是先乙方后甲方的路线,典型的是先去四大/咨询/券商(难度递增),再去企业做财务高管,具体可以参考阿里的张勇等例子。如果考虑以后回国的话,这是条普通人也可以走出来的好路。

提前准备:

  1. 北美学会计的应该都会准备CPA,不用担心这个考试,美国人通过率大概是50%, 但据观察中国学生是90%左右,因为涉及到学分认证所以建议能早做准备就早准备,毕业的时候最好能满足考试资格。另外请掌握一些基本会计软件诸如Quickbooks等。
  2. 北美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税法都超级复杂,所以税务会比较有意思。如果你拿到了EA(注册税务师),主攻税务方向,也是不错的。不过每个国家的税法差异很大,如果想今后回国的话,这方面慎重,能transfer的可能不多。
  3. GPA尽量保持在3.5以上,听一个进了DC普华的同学说,四大喜欢3.7以上的。

坑(注意事项):

  1. 在国外没必要特别执着于进四大,一些boutique firm不管是项目水平还是年薪都比四大好。行业很多朋友告诉我,能找到一个好的老板带你做好的项目更重要,而不是只给你脏活累活干。
  2. 会计是个很接地气的行业,在北美算是比较有溢价的行业,但在国内基层却不尽然,每年大量的会计毕业生,四大起薪也才五六千。所以早回国还是晚回国,利弊都有。回去太早面临国内毕业生竞争开价高不了,回去太晚可能和国内市场就脱节了。同样四大,你和国内干了三年的比起来有优势吗?本地业务肯定还没人家熟练。
  3. 这行能去大城市当然好,选校也尽量靠近这些都市圈,具体可以去查专业排名。推荐城市:NYC、LA、Chicago、SF、Boston、DC,还有加拿大Toronto, Vancouver(加拿大基本上只推荐这两个城市)。
  4. 北美很多大学现在大量招收来自中国的会计Master项目学生,有点供大于求。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去好学校,太差的学校(100名以后)的,慎重吧。如果一心想进四大的话, 可以去他们官网查一查每年校招的target school有哪些。
  5. 德勤现在已经开发出能独立做分析的机器人了,在这样一个规则极其固定的行业,AI最终能不能代替人类?会计师的职位会不会被取代?值得思考一下。

金融 (Finance)
就业指数: 0.20
平均薪资:91,702
H1B列表对应岗位:7,11,13,14,40

就业情况:
金融一向是个非常有话题感的专业,因为它总是伴随着投行、券商、traing、HF这种热门字眼,众多学生也会被XX机构误导趋之若鹜,其实呢,MSF在北美整体就是鸡肋一般的存在。

金融本科还好一些,但一年的master很非主流。因为很多市场上不会有专门为金融master开设的职位。要么本科就够了,要么就是MBA类的(MBB, 投行类)或者就是ph做traing, quant这种。

据观察,每年美国大概有10%的MSF能留下来,大多是FA(Financial Analyst)。今年H1B报了9600多的FA名额(德勤、高盛、花旗、JP、德意志、UBS等),但你也面临其他专业学生的竞争,包括学数学的,这些都不是只有Finance学生才能做的工作。加拿大留下比例高很多,但有些会做着不那么对口的工作,比如银行的teller。

美国MSF就业最好的学校是Princeton、Vanerbilt、WUSTL (C track)、UT Austin和哥大的Financial Economics,如果你进了这几间学校,恭喜,留下几率大很多,虽然他们每年招收的中国学生屈指可数。

北美最热门的方向无非IBD、traing、risk这种。但每年招几个中国人?全部加一起一只手都数得过来,醒醒吧。倒是最近转行去做ata analytics的增多,Python和R玩的不错的可以考虑一下。

回国面就宽很多,四大、投行、券商、银行总部、PE/VC、企业Analyst都有。毕竟国内看学历看牌子现象严重得多,而且国内金融体系还在发育期,机会很多,除了quant这种高阶的。总的来说这专业回国还是比较吃得开的,当然是比较好的学校(美国top 30+UT, UBC这种吧)。一般的项目回国和国内研究生没什么差别。

提前准备:

  1. 美国想在这个圈子里混好,最重要的无非是两个:人脉和个人魅力。人脉搞定内推和eal,个人魅力搞定同事和上级。个人魅力里面当然包括英文、沟通、领导力这些。说白了,你能不能跟一帮美国人喝着Jameson在pub里看着棒球谈笑风生?
  2. 如果一定想留在北美做finance, 实习经验必不可少。因为大多数MSF不是STEM专业,你只有一次H1B抽签机会,一定要提前把握好。
  3. 当然如果你想考CFA往Financial analyst方向转也可以,FA每年LCA数量排第十一,大约9000多个名额。

坑(注意事项):

  1. 如果是以留美就业为目的,MSF是个很差的选择,相比之下,会计更好,因为需求是稳定大量的。或者工作几年后考MBA,要么就走MFE技术路线,如果数理功底好。至少你应该选择STEM学科的finance项目OPT拿久一点。
  2. 相比之下,MSF还是回国吃得开,一个哥伦比亚的MFE(金融工程), 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了吧,最后华尔街试了一圈也没拿到summer intern, 回国几大投行投了一圈一大半都给offer了。
  3. 至于留在北美做IBD或者traing、quant这种?金融本科的ABC们还有点戏,靠一个master还是别想了,几率接近于0,回国攒几年好的经验回美国读top MBA要靠谱得多。
  4. 大家警惕John Hopkins的MSF项目,学校虽然是大牛校,但这个项目非常水。目前每年招的中国人比其他top 30 MSF加起来还多几倍。

经济学 (Economics)
就业指数: N/A
H1B列表对应岗位:7,11,13,14,40

就业情况:
Economics的就业情况略尴尬,说好听一点就是“万金油”,有广泛的工作选择,较为对口的包括banking、insurance等,其它的也不乏做Marketing、会计等,但这些方向明显会比科班出身的竞争力弱一点点,大多是靠一个实习定方向。前十名最对口的就是MA (management analyst)了,H1B今年排第七,今年出了15000多个职位。最大户是E&Y、Capgemini、Accenture等,不过也要面临大量Finance、Business和Math学生竞争。

所以在Econpmics的本科毕业生中,除了不少进入银行外,还有很多继续攻读master,转到金融数学/金融工程、数据分析,甚至会计等更具体的方向。

提前准备:
经济学虽然冠得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其实说到底还是属于服务业,所以除了学业成绩要好到足够可以卖弄专业之外,客户服务经验也不容忽视,最好就是:

  1. 锻炼语言魅力,尤其在银行、保险、咨询公司需要时刻直接与客户沟通的岗位,能搞定eal。
  2. 说到底还是属于服务业,就算没有专业相关的实习经验,也得有客户服务的经验,哪怕是在零售店当过服务员。没特别的背景,银行前台都是从teller做起。
  3. GPA要高,毕竟没有其他方式检验你的能力了,你的GPA至少需要可以证明你足够聪明认真。
  4.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热门考试,如加拿大银行业必备的CSC证书,北美都认可的CFA、CFP、FRM、CIPM等。

坑(注意事项):
1. 北美本科尤其是文理学院的经济学太基础,换句话说是“比较水”。

  1. 如果你潜心做学术,热衷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和规律,并有志气继续攻读经济学研究生,很残忍地告诉你,在美国经济学专业排名前50的大学中,只有27所提供master课程。
  2. 如果对经济没有非常执着的兴趣,倒不如主修一个数学更实际(前提是你也对数学有兴趣),毕竟数学就业面更广,而且还有STEM的优势(所以很多留学生都ouble经济和数学)。

工商管理/国际贸易
就业指数: N/A
H1B列表对应岗位:7,11,13,14,40

就业情况:

  1.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这应该是毫无争议的最轻松专业了。基本上学的都是整个商科中最简单的部分,念书的时候这个专业的都很闲。
  2. 除非你进的是top 10本科program, 或者是家里有个公司继承的,或者一毕业就打算回国,否则真的不推荐,Master的话更不推荐。实际上大部分ecent school都不会开设international business这种master, 因为和MBA重叠了。MBA才是master level商科教育的核心。
  3. 因为你要和local竞争,肯定是拿我们的强项(数理和逻辑等)和别人的弱项竞争,如果你拿自己弱项(语言、文化、社会、沟通类)和别人的强项争,不是不行,只是你在给自己添堵。(比较功利的去看哈)
  4. 这个专业case做得好的,数理好的,倒是可以直接和Finance和Econ学生竞争FA和MA的职位。

提前准备:
如果实在感兴趣,可以花多点时间在networking和实习上,争取在毕业的时候能有一批Mentor愿意refer你,同时有很有分量的实习经历,这样就把这个专业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了。(如果一定想读的话,建议如上)

坑(注意事项):

  1. 觉得不是特别执着的尽量avoi吧。不是说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不好,你学了找不到工作,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它性价比低,你可以利用几年时间学个壁垒更高的专业,同样不妨碍你掌握绝大部分的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知识。
  2. PS: 好的MBA一定都要有工作经验才能申请的,那种一大把fresh gra就能进的MBA program,趁早远离

市场营销 (Marketing)
就业指数: N/A
H1B列表对应岗位:7,13

就业情况:

  1. MKT虽然可以细分很多方向,但主要还是围绕bran marketing和ata analysis两方面。本地人会相对喜欢bran marketing,毕竟有得天独厚的语言和文化优势,做起presentation、campaign、avertising时有模有样的,虽然数理能力一塌糊涂。
  2. 而中国学生往往会选择更具现实意义的ata analysis方向,毕竟我们数学好,英文不够用的时候,就用数据说话,不要以卵击石拿我们弱项去和别人强项拼。如果你英文和数学都不错,同时计算机能力强,igital marketing相信会是最佳的选择。
  3. 现在有一定规模,尤其有国际市场开发需要的公司,也会聘请有中国背景的人加入其MKT团队做bran marketing。特别要玩转微信微博这种,对老外太难了。
  4. 对口的是13名的Market research analyst(MRA), H1B今年报了8000个,不过大户都是科技公司,怀疑他们要招IT背景的。

提前准备:

  1. 如果你要做bran marketing,积累多一点case,培养自己的对比分析能力,在面试的时候可以旁征博引;如果你要做ata analysis,培养自己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分析统计能力。
  2. MKT工作的门槛较低,很多学生刚上大学就可以开始着手找相关实习,各大中小企业,尤其是FMCG行业都会愿意招较多的MKT实习生,如果没有找到直击MKT要点的,也可以从sales入手。无论是积累社会经验、积累案例还是积累人脉,都非常重要。
  3. MKT的课程会有不少小组projects,挑好的队友,选好的题目,会给日后加分。比如帮微软做project最后也被微软MKT收编了。

坑(注意事项):
很多学商科的不知道做什么,都说我要做MKT,请不要以卵击石好吗?你一个外国人真的懂北美人的消费心理和品牌习惯吗?你分分钟能喷出来一个bran strategy吗?拿我们弱项去和别人强项拼真的不明智。请锻炼自己的Niche, 独门武器。可以是数据分析,可以是微信微博运营,可以是Excel,但请别说我想做MKT然后除了PPT什么也不会。

科学-Science

数学和统计 (Mathematics & Statistics)
就业指数: 0.48
平均薪资:$90,618
H1B列表对应岗位:所有IT类+7,11,13,14,21

就业情况:
1. 数学是留学的时候超级被低估的专业,原因是由于国内的发展阶段限制,数学还没有到大施拳脚的时候,很多学数学的都挺悲剧,但北美不是这样。一般有人不知道出国该学什么专业的时候,总是劝他学基础的、通用的学科。在北美学数学,你起跑就赢了,等于是获得了一生的潜在优势。

  1. 这也是出国性价比最高的专业。还是那句话,要和local竞争就要走差异化路线,最好拿我们的强项和别人的弱项竞争。
  2. 求职方面,美国学数学专业的差不多有一半进入了Business+Finance,大约10%去了IT,10%当数学老师,还有大概20%会继续深造。比如读个MFE。
  3. 如果你能学好数学建模、数学软件技术、统计计算这三块,基本是不用愁留不下来的,尤其是AI当道的今天。硅谷和华尔街你可以通吃。
  4. 华尔街最喜欢的两个专业就是物理和数学,据说分别占了招聘的1/6和4/6,主要是精算、quant、买方基金、MBB这种。即使你没这么top, 全北美也有大量的大数据/算法/machine learning, 还有统计类BA/Market analyst的职位在等你。

提前准备:

  1. 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求职竞争力,一定要加修一点统计课,同时广泛学习编程语言。2. 如果想做AI类的工作,可以去coursera把Anrew Ng的课程还有stanfor的几门数学课学扎实了。
  2. 数学是个特别硬的学科,但如果你想长期走得远,建议也别忽视“软”实力的培养。比如presentation、writing、leaership等,这才是长期set you apart from others的因素。

坑(注意事项):
没啥坑。实在要说的话,就是别毕业就回国吧。北美对数学好的人才,奖赏的还是蛮狠的。

物理学 (Physics)
就业指数: N/A
H1B列表对应岗位:部分IT类+23

就业情况:

  1. 在美国倒是没看到过本科物理系的中国毕业生,master也没见过,全是ph,应该是master的都转行去学CS、EE了。物理科研里的代码量越来越大了,基本上搞理论的不会编程根本玩不下去。最著名的物理Ph就是张朝阳了哈哈。
  2. 针对ph,说点感想:越是基础性的学科,越是能作为一个国家发展阶段的试金石,比如物理。
  3. 国内的物理本科毕业生,实在不知道能干啥。但在北美和英国,基本上本科level很多人能去金融行业,据说oxfor是50%, 而且学位越往上,比例越高。最近这几年,感觉物理phD转行越来越多了,美国 top physics program基本上就是在为华尔街输送人才,不过是top哦。
  4. 这是一个很适合出国继续深造的专业,转行或者不转行都可以,因为物理学生的优势在于既有不错的数学成绩,又会点编程,通常又很聪明。IT、金融、或者aerospace、mechanical、electrical都能进。

坑(注意事项):

  1. 别搞成Shelon那样就行,否则没朋友。
  2. 没事修点Arts之类的课程,否则没女朋友。

化学/化工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就业指数:0.16
平均薪资:$80,704
H1B列表对应岗位:23,25

就业情况:

  1. 写到这里又要保持绝对客观了。去美国读化学phD,这几年一直说有多惨淡多苦逼。生物和化学10年前可能还相对挺不错的,现在就真的江河日下了。
  2. 理科在美国分两种,数学统计物理这种fancy的,和生物化学这种苦逼的。估计和MSF差不多的那种苦逼,去MITBBS上看了看,确实挺惨的。
  3. 究其原因,应该还是产业发展的趋势问题吧,很多制药和化学公司都把研发放到了中国、印度这些国家,降低成本。并且相关产业还是比较传统,比如涂料、轮胎、日用品之类的,没有太能赶上这一轮的智能产业革命。
  4. 这里只说Ph,因为MS基本可以参考产业部分,起薪可能就会低点。
  5. Chemist+engineer加起来, H1B今年报了3500人,基本都是一些没听过的中型药企还有一些大学。
  6. 基本上在美国的就业方向分为产业界的无机、有机、材料和化学工程,以及学术界。
    先说学术(留校做post-oc或faculty),首先就是找post-oc项目难,这种学科不像CS一样能一两年就搞出什么重大paper出来,funing也少,好的学校进展还特别激烈(我朋友UMinnesota)。
  7. 如果是faculty,需要一轮二轮的做post-oc. 如果你是特别热爱这个学科的,这条路还不错。但多半选择了回国,争取进高校(能进二本就很好了),或者完全转行。
  8. 再说产业界,化学周边方向,应该是化工和材料相对好找一点,可以做chemical engineer和process engineer,跟工业界对口一些。尤其是高分子,比如Dupont, Dows、3M之类的。不过制药的已经辉煌不再了,因为研发成本实在太高,早就迁移到海外了。

提前准备:

  1. 可以考虑去加拿大,石油化工产业在加拿大已经开始复苏了(Alberta省)。
  2. 学好数学,学点编程吧。很多学化学和生物的其实都是当年高考分数很高的,想转
    CS还是可行的,只是会比较苦。
  3. 按照产业分布去选校。建议有机、材料和化工方向的尽量去东部的学校,因为大的
    chemical和日用品研发都在东部,比如3M, Dupont, J&J, P&G这种。
  4. 或者就是Focus在能源这一块,高分子催化剂什么的,可以去南部的Texas,
    Oklahoma这种石油公司多的州。

坑(注意事项):
除非你特别热爱化学这一行,不然还是谨慎点吧。不是那种随便努力一下就能成的专业。

生物/生工 (Biological Sciences/Engineering)
就业指数: 0.18
平均薪资:$60,754
H1B列表对应岗位:31, 49

就业情况:

  1. 很早以前有一个就业难易的指数,大概方法就是用那一年申请H1B的各职业人数(LCA)除以对应专业3年前入学的国际学生的数量,算下来之后生物排倒数第一,化工排倒数第二。数据有点老了,不过还是从侧面反映出了生化这一对难兄难弟。
  2. 当年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想很多人都误会了,记得很多年前的高考,生物和生工的录取分数线都是最高的。
  3. 在北美生物指的是biological sciences这个大类,里面可能会包括 biochemistry, biophysics, biostatistics等,有些学校会分得比较细。
  4. 去年H1B报了6000多人,主要是大学和国家实验室为主。Biochemist、biophysicist、biological scientist这三个title,曾经辉煌的各大药企,现在都哑火了。
    5. 研究基础生物学的,毕业出来就业面很惨。听说出路好的能去药企公司(在H1B报告中一个没找到),剩下大部分做博后,积累经验,期待以后能找到教职(听过一个系100多人申请,几乎人人都有science、nature、cell的paper,但只有个位数的人拿到了面试的机会),成功率不足5%。实验室里亚洲博后居多,中印韩为主。没有Faculty做,那就只能做博士后再博士后(在Mitbbs上俗称千老)。

提前准备:
这一行业的创投圈还是挺火的,新兴的生物公司大部分都是采取教授型企业家创业+风投融资的形式。所以如果运气好,赶上一个有牛Patent的想下海的教授,可能就翻转了。不过要小心遇到不靠谱的,比如Theranos…,国内前两年最火的骗局就是生物科技公司了。

坑(注意事项):
采访了几个美国和加拿大学生物的学生,本科Ph都有,基本都是准备转专业或者quit了。他们给的建议:学好数学和编程,早日转行(心酸)。或者就安心做Post-oc,老老实实拿绿卡,拿到后转行会容易些。

传统工科-Engineering

机械工程
就业指数:0.41
平均薪资:$80,632
H1B列表对应岗位:31, 49

就业情况

  1. 像ME这种从工业革命就屹立不倒的学科,自然有它的道理。任何时候只要有水平的ME都是不用愁的,而且是越老越吃香,想想还是很幸运的。一个IT公司可能只有几年生命,但要说哪天波音不造飞机了,福特不造汽车了,Cummins不造发动机了,这是难以想象的。
  2. 之所以在就业指数上偏低只有0.5,是因为这行业很多军工和航空企业只招收绿卡生,国际学生吃这个亏。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分两步走,先利用中小公司积累经验换身份,然后再去大公司。这些中小公司大多也都是波音、LM这种企业的contractor,学到的技能完全是可以迁移的。
  3. 中小企业自然起薪就低一点,但拿薪资换时间和经验,等到攒够了,跳去大公司,很多有经验的ME,待遇一点不比软件工程师差。而且所在行业特别稳定,基本不会经历太大的动荡。
  4. 两年不少ME的小硕会选择转行去CS,如果你编程玩得溜,完全是可以的,ME是所有工科里和CS第二接近的学科(仅次于EE)。
  5. 这个专业的本硕比博士好找工作,原因是工业重应用和经验,而不是学历,ph的路子就会窄一点。

提前准备:

  1. 中国ME学生在北美找工作主要靠三大技术:有限元分析FE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流体力学CFD (Computational Flui Dynamics)和NVH(噪音振动),其中前两个是大头,基本所有公司都要。所以,掌握几个软件是必须的,比如ANSYS/ABAQUS,还有Matlab。
  2. 在工作初期,不要太看重薪水,因为大公司你进不去,这时候就是拿时间换空间。一定要多看多学,最好的就是找个senior engineer带着,机会成熟了就可以跳去更好的公司了。
  3. 清楚自己目标行业的公司分布在哪个区域,比如航空在华盛顿和加州, 汽车在铁锈区等,加拿大的温莎和魁北克,然后有针对性的去投简历和做networking。

土木工程
就业指数:0.20
平均薪资:$74,236
H1B列表对应岗位:31, 49

就业情况:
1. 土木在北美属于很典型的夕阳行业,倒不是说他们不要盖楼修桥打隧道,只是发达国家这一块该研究的早就研究清楚了,大部分现有的工程师都能做到退休的那种,对新的人才需求量没有那么大。

  1. 调查了一下,基本大部分是回国的,占70%,有一些转了CS/EE,有一些转了不相关的金融/咨询之类的,很多还是同济大学的。博士可能就极端一点,可以去石油/矿业企业之类的做结构。
  2. 土木在北美分几块,主要是Structural/Brige、Geotechnical、Transportation、Environmental,还有做Lan Survey,据说工资都不怎么高,对国际学术最友好的几个雇主是Aecom和DPR Construction。
  3. 这行业回国明显前途更好,毕竟房地产在国内的地位不是开玩笑的,比如地产公司的管培之类的,或者各大设计院,中国基建项目的规模和量都摆在那里。

提前准备

  1. 国外的基建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和中国都没得比,所以这个行业确实属于没太多想象空间,特别热爱的当然另说,否则的话建议可以考虑回国发展或者往CS以及别的方向转。
    2. 求职方向定位资源行业比建筑行业好得多,所以尽量去石油或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念书,比如科罗拉多、内华达、德州。
  2. 加拿大的Alberta省很好,在石油/矿业公司,或一些EPC Firms(SNC Lavalin), 小硕也能拿到近十万刀一年。

电子工程
就业指数:0.50
平均薪资:$92,209
H1B列表对应岗位:所有IT类+17

就业情况:

  1. EE专业下的方向很多,这些方向之间差异较大,因此就业方向也不尽相同。基本上在北美分两块:强电(power system)弱电(Analog和igital)、转计算机系统(跟ECE有很大交集,主要是贯穿软硬件系统),还有一些小众方向比如控制、生物医疗、图像处理、光电等。
  2. 不管是igital还是analog,电路设计(弱电)都是EE就业的龙头方向,毕竟后面有一些规模巨大的硬件公司支撑。Power system(强电)这一块确实很好,很多老工程师退役,但好像不怎么招国际学生。
  3. 控制这种太注重理论的方向出路不好,很多工作机会是军工行业,对国际学术也不开放,同样的还有图形处理方向。生物医疗(Biomeical),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是GE,Phillips,Boston Scientific等这些公司需要的技术应该就没啥问题了。
  4. 总体还是硬件不如软件好找,越和计算机靠得近的,机会越多,连搞硬件的ph最后都是去了谷歌和微软这些金主。
  5. 再怎么说这也是个含金量非常高的专业。因此即使目前EE超过一半的学生都会转场去CS,传统的EE学生的就业仍然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只要你学校还算ecent, 技术还算扎实,去一些大型的硬件公司,诸如Apple、Qualcomm、Broacom、Texas Instrument、GE、西门子这几个招人大户都是可行的。
  6. 总结一下,事物都是相对的,EE再难找工作,跟机械比还是强一截的,和化工、生工、土工比,那就是天堂级的了。
  7. 如果你是EE专业的话,没啥好担心的,想好要不要转CS就行了。

提前准备:

  1. 学好VLSI、Computer architecture、Verilog,可以应聘的大小公司就很多了,算是EE里最好就业的装备组合了。
  2. 加拿大的EE也很不错,其中Waterloo最好,UT、UBC、McGill都不差,围绕在整个Toronto/Ottawa地区有数不清的IT和科技公司,西海岸的温哥华还有微软亚马逊等。很多人会选择先去加拿大搞定身份,然后再借机跳去美国发展(或者太安逸的就不跳了),以避免H1B的抽签之苦,算是一条很稳妥的路径。个人是比较推荐的。

坑(注意事项):
别去玩电磁(EM,electromagnetic)、雷达、微波这些,因为职位不多,基本都是军工性质,不是公民或绿卡没什么出路,类似的还有图像处理(Image processsing)和控制(Control System)。

计算机(CS+CE)
就业情况:

  1. 虽然现在不像三四年前那么夸张,但仍然是毫无争议的北美求职第一专业。在之前的统计里,平均每个国际生能拿到3.5个offer,当然没办法算出其它专业转行去竞争CS职位的数量,所以这个数据可能有点偏高但绝对不算夸张。
  2. 最近有一些论调说CS的就业正在日渐惨淡,最多只能算回归正常。什么叫回归正常?就是只要你认真准备,提早进入面试流程,有拿得出手的实习,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不一定是FLAG,或者是传统企业/start-ups或是银行。
  3. 今年硅谷+西雅图的公司,各大公司的确有不同程度的缩招,过去那种刷刷题就能随便拿offer,不用onsite就能拿FLAG+MS包裹的时代肯定是过去了。不过因为AI这一波以及2017科技股的再次大涨,大环境依然算乐观,公司heacount都不少只是竞争更激烈,fill的更快了。
  4. 对于牛校(CS Top 50的都算)的bachelor/master/ph来说都没什么要担心,主要是这一波master的大规模扩招的学生,尤其是其他专业转的,之前没有CS背景的学生来说,请尽早启动校招准备,另外多找实习,哪怕是start-up也行。
  5. 因为各大公司普遍开始倾向于招有实习经验的发面试邀请,尤其是自家的实习生比如FB、Linkein和Apple,其他明星公司,Snap上市后股票猛跌,Uber丑闻不断,预计针对fresh gra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转而招senior的为主。

提前准备:

  1. 实习、实习、实习,这条路最稳妥,即使你是CS水校。Intern的待遇和公司名气在某种意义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从这段经历中拿到多少实战经验,有了实习后电面和on-site数量都会大增。
  2. 上GlassDoor看看别人面试经历,尤其是失败的,网上免费的面试资源很多,做几个完整的Project放Github,或contribute一些开源项目。面试的时候这些都是很好的加分项,毕竟公司要招的不是会做题的,而是会干活的。
  3. 网上很多刷刷题就成功的案例,让你产生一种手到擒来的错觉,其实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人家背地里看了几大本书,熬了多少个夜,发了多少paper, 做了多少项目,你都一无所知,所以不要太理想化。
  4. 最后给个建议,不觉得码农是可以终生做的事情,一方面越老越苦(新人永远比你拼比你懂新技术),一方面未来走向还不明朗,因此有机会还是建议多学点Project management和运营的知识。

坑(注意事项):

  1. 假设美国科技行业仍然保持每年30%的高速增长,但按照这几年ouble的扩招步伐,随着求职人数的每年翻番,就业率也会被腰斩。基本的供需平衡理论,从来就不会错。
  2. 有些学校的CS项目申请门槛很低,甚至不需要CS的课程经验。这种请谨慎,首先你去了后会和一帮同样不明所以只是听说CS很好就业就来的学生为伍,其次你很可能处于CS的最末梯队(最后30%),随着就业门槛的不断提高,可能你2年后连电面都拿不到。
  3. 看待一个行业,并不能够只看它辉煌的时期,而是应当从一生的角度去考量。所以,是否要转行CS,不是看你眼前是否能找到个10W+的工作,而是你是否有持续学习的驱动力,是否有不断精进的毅力?如果没有的话,你能接受一次次的熬夜加班吗?你愿意用下半生的suffer去交换吗?

人文及社科-Arts & Social Science

教育学 (Eucation)
就业指数:25分

就业情况:

  1. 读教育然后找一份做教育的工作,难度系数极大,总的来说,教育学不是你想读就能申,证书不是你想考就能拿,“教师”也不是你有证书就能当……,教师这个职业在北美也算是个铁饭碗,本地人之间都争得头破血流,自然也不会轻易对那些从小没有接受北美教育系统熏陶的外国人敞开大门。
  2. 教育专业的具体分支大概有这么几类:TESOL/ESL(对外英语)、ECE(早期教育)、Elementary Eucation(小学教育)、Seconary Eucation(中学教育)、Special Eucation(特殊教育)、Eucation Aministration(教育管理)等。因为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系统真的很难挤进去,很多中国学生也变得明智,会选择就业需求比较大的ECE和有母语优势的TESOL,当然也有一些被中介忽悠去了教育管理专业。
  3. 只要你当教师,都需要行业协会颁发的执业证书(高校讲师除外)。考证对中国学生来说倒不会很难,修完指定项目的必修课程,通过考试并完成要求的实习就可以了。实习机会倒不需要太担心,一般情况下,这个实习的机会学校会有提供,只是这种实习归实习,能转正的机会几乎为零……。
  4. 在北美读教育的留学生毕业都去干什么了?绝大部分去了各中小型本地的语言培训机构,不得不说的是,补习社和语言培训班在有中国人的地方都特别火。还有一些去了非营利性组织、社区服务机构和学校中当行政人员。对于教育的硕士毕业生来说,去高校任职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而招生部门是高校中最欢迎中国留学生的部门。

提前准备:

  1. 如果你以后想当老师,因为每个州的教师认证程序和要求都不同,先定好你想要申请认证的地区、所教的年级和科目,从当地选一个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可从网站http:// TEACH.org浏览), 根据要求进行准备。登录行业认证协会的网站了解清楚教师资格执业证书所需的条件,切记:不要以为教育学专业毕业就等同于获得教师资格。
  2. 从NBPTS Stanars中了解美国国家认证的教师资格标准。

坑(注意事项):
证书课程的报名条件也挺苛刻的,以中小学教育的教师资格证为例,大部分学校需要同时有另外一门学科(如数学、科学、音乐艺术等)的主修,才能报名,又或者要完成一个本科学位,并在教育行业有一定工作经验,才能报名。很多大学的Bachelor of Eucation实际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科学位,而是教师资格证书的项目,价值等同于一个本科学位,因为这种项目往往需要申请人本身已经获得一个本科学位或通过修其它课程满足本科学位的要求。

心理学 (Psychology)
就业情况:

  1. 心理学这个高大上的专业,毕业之后最为对口的两个方向可以大体分为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counselor/therapist)和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前者通常需要硕士或博士学历,没有处方权;而后者需要医学博士学位,拥有处方权。想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就要进医学院了,而美国的医学院给国际留学生的名额极少,而加拿大大部分医学院干脆直接拒收国际留学生(收国际生的医学院有MCgill、UT、U Montreal等,但名额就一两个)。如果在机构做心理咨询师,可以不考取执照,但其它绝大部分还是需要执照的,美国的可以了解心理协会APA和LPC/LMHT (license Professional Counselor/License Metal Health Therapist),加拿大了解一下CCC(Canaian Certifie Counsellor)。
  2. 如果你想本科毕业就找心理学相关的工作,难!心理学涉及的实验、统计方法和最前沿、更专的课题,都不会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有好的体现。哪怕是PhD也不一定找到十分对口的工作,有不少到大企业或咨询公司做HR,到教育机构做学生工作,也有到企业做普通amin,到社区或NGO当社工,也有因为心理学专业中统计学学得好,到公司当数据分析的。

提前准备:

  1. 如果你以后想考临床治疗或医学院,就多点争取practicum的机会,为日后考取执照累积学分。
  2. 心理学本科毕业生可以是BSc也可能是BA, BSc的项目和理学知识更搭(也更实际),所以不妨借着这个项目机会学多点数学统计、计算机编程和现在炒得很热的神经科学等,那你就容易出挑了。

坑(注意事项):
1.“一入Psycho深似海”,希望每一个选心理学的人,都对这个专业有深沉的爱,如果你没有在这个专业深耕的心(读PhD),还是奉劝你转专业。

  1. 如果你的职业规划需要进医学院,那就要衡量一下你的留学生身份带给你进医学院的机会有多渺茫了。

社会学 (Sociology)
就业情况:

  1. 去北美读社会学,这是一个典型的要理想不要面包的专业。如果你选专业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真心奉劝你换一个或者ouble major:社会学的工作出路太差,毕业很难找工作。
  2. 但也不用太悲观,提供几个比较有可能的方向:NGO社会工作者,学校行政人员,医院或诊所里处理医患关系的员工,其它的office amin。而IB,咨询,会计师事务所会招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且对留学生较为开放,可以试试。

提前准备:
多参加volunteer,简历上的社会服务经验不嫌多。

坑(注意事项):
不要试图利用你的社会学学位去谋求一份社会学家一样的工作,社会学是一个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学科(等同于读哲学和英语),当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可能就是capital和resources,教会你如何把握好身边的资源,然后好好利用他们。

传媒 (Communication)
就业情况:

  1. 对于读传媒的留学生来说,营销类传媒方向(市场、广告、公关、销售)就业机会还是挺乐观的,其它的(新闻、出版、摄影/摄像、导演、视觉设计等)都是瞎扯,那些抱着远大的新闻理想的同学,不好意思,北美恐怕没有给你的位置。而文艺青年热衷于的摄影摄像、视频制作、写作的,有点本事的话,最后或许可以成为freelancer,自给自足,但如果你想通过雇佣关系申请H1-B或者加拿大的EE,那就没门了。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选校就先选经济发展好的地区,毕竟文化产业百家争鸣的景象不是哪里都有。在校期间,在校外混个实习,回国的时候还是可以吹牛逼。

提前准备:

  1. 英文!英文!英文!
  2. 如果你想毕业之后留下,转MKT。

坑(注意事项):

  1. 不要以为哪位名人出身某某大学传媒专业,就以为某校养人才,与其挤破头去哥大中国班,不妨考虑NYU、UChicago、Emory,如果够厉害,也可以冲冲哈佛和普林斯顿,肯定没有人敢质疑你的项目水。
  2. 你可能会去到不错的媒体公司实习(媒体行业的廉价劳动力已经不是新闻了),但毕业之后你最大的可能还是回国发展。

资深留学顾问老师个人资料:

金吉列美国部资深首席海归金牌顾问老师,美国华盛顿大学传媒专业毕业。2014年毕业后回国投身于金吉列留学北京总公司美国部,以海外留学背景、出色的英语能力、精湛的美国业务知识、耐心的服务态度,强烈的责任感赢得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从业至今,每年获得“金吉列留学——零投诉服务之星”。

老师极富责任心,耐心的对待每一位客户,作为留学行业咨询顾问中的领先者,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知识跟疑难案例。擅长从考试规划、背景提升、选校、文书撰写等各方面指导帮助学生,为学生量身制定独一无二的申请材料,提供细心周到的个性化服务。老师曾多次代表公司参加美国院校主办的全球代理会议进行申请最新信息的研讨交流,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美国高中,本科以及研究生等最新录取要求。作为高端申请评估组的核心成员,4年来为几百名学生申请到美国梦想的学府,其中不乏耶鲁、哈佛、哥大、宾大、加州伯克利、加州艺术学院等世界名校,更对疑难留学案例有着丰富的申请经验。  

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对此文章以及任何留学相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点击下侧咨询栏询问专业的留学顾问,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分享到
去主页浏览TA的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篇文章: 美国OFFER伯克利大学统计学硕士录取案例
下一篇文章: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热门专业有哪些呢?
相关推荐
免费领取留学手册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申请领取
温馨提示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确定
温馨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