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和二流学校,你该何去何从??
首页 > 顾问主页 > 名校和二流学校,你该何去何从??

名校和二流学校,你该何去何从??

2020-02-25...

阅读:143 收藏:0 评论:0 点赞:0

3秒免费留学费用评估

提前算一算,出国留学要花多少钱?

获取验证码

开始计算

“名校光环”闪耀夺目,为此父母不惜集全家之力送能力并不拔尖的孩子进入顶尖学校学习。强扭的瓜会变甜么?高竞争度、低毕业率的校园里,能力一般的孩子其实连“泯然众人”都够不着。相比之下,位居二线的学校,不论是从资源、学习氛围与毕业成就来看,都更适合大多数的孩子就读。

今年,哈佛大学录取率再创新低,仅有4.5%;而其他世界名校的录取率,也都持续走低;顶尖美国私立高中,也开始成了低龄留学圈的香饽饽,竞争激烈。

对精英名校孜孜以求的背后,却是高居不下的名校辍学率。 根据EIC教育报告,2013年常春藤的中国学生中,只有75%能顺利毕业。
这些百里挑一的“爬藤胜利者”,进了大学以后,却有如此惨淡的收场。除了文化差异、社交障碍、学习能力跟不上等问题外,还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想,这些拼命挤进名校,却只能成为“二流甚至三流学生”的孩子,当初如果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所稍微普通的学校,成为那里的“一流学生”,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well),曾在“谷歌时代精神”Google Zeitgeist的论坛上,分享了两组数据:

一组,是哈佛大学和普通学校,攻读数学、科学学位学生的毕业率对比; > 另一组,是不同层次学校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结果发现, 在名校“垫底”的学生,毕业后的表现和成就,可能远远不如,普通学校里的顶尖学子。 这在国外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
Glawell在演讲中倡议家长和学生: 不一定要选择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选择一所普通的学校,也许会更好。
在谷歌演讲中,Glawell将这种不顾一切追求名校的行为,称为“ 精英机构认知障碍 ” (Elite Institution Cognitive Disorer,简称EICD)。
他认为,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通病,我们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都在受这一认知障碍的困扰,却不自知。

Glawell是《纽约客》杂志的撰稿人,《异类》等多部畅销书的作者,作品涉及多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还提出过广为人知的 “一万小时原则”

1:从考上名校的“佼佼者”,到“辍学者”
我们倾向于夸大精英机构的重要性,却低估了处于层次结构底层的代价,因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选择。
比如,都希望孩子去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大学,以便他们毕业后能进入最好的公司工作。但是, 选择精英大学或精英机构,一定比其他选择更好吗?
Glawell展示了一组有关“不同学校学生,最终获得STEM学位情况”的数据。他表示,虽然每年理工科毕业人才都很紧缺,但是依然有很多原本打算攻读数学、科学等STEM学位的学生,到了大学第二年就放弃了STEM学位。
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是因为,科学和数学很难,需要一定水平的认知能力,而我们并没有这么多足够聪明的学生。

哈特威克学院STEM学位获得情况
可是,对比一所顶尖名校和一所普通学校的情况,就会发现问题。
哈特威克学院(Hartwick College),位于美国纽约州北部的小型文理学院,它在美国文理学院中排一百多名。
在这所普通的学校里,那些希望攻读科学和数学专业的学生中:

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全部都获得了STEM学位; > 排名中间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获得学位; > 而排名靠后的学生,很多都选择放弃了STEM学位,甚至辍学。
我们似乎很容易归纳为:能否获得STEM学位,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呈正相关


哈佛大学STEM学位获得情况

所以,在哈佛这样的大学,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学生,也应该像哈特威克学院的优等生一样,获得STEM学位。
可事实并非如此,哈佛大学居然与哈特威克学院,有着相似的情况。
在哈佛大学:

那些成绩靠前的孩子,也都能获得STEM学位;
而成绩靠后的学生,大多放弃了STEM 学位,转到其他更容易的专业,甚至是辍学。
尽管这些在哈佛位处“中下游”的孩子,其实都很聪明,他们的SAT成绩,也比哈特威克学院排名最靠前的学生还要高。
不仅仅是哈佛和哈特威克学院,在任何一所大学,无论学生的SAT成绩如何,这方面都有着相似的比例数据。

这是为什么?
Glawell强调:“ 能否获得STEM学位,和学生的入学成绩,以及认知能力水平,并非直接相关;它更取决于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比如班级排名。 ”
也就是说,那些在哈佛排名靠后的孩子,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数学能力,其实已经超过了全世界99.99%的学生,他们只盯着自己身边更优秀的学生。
他们在比较中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开始对自己在数学、科学上的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是学理工科的料,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米切尔 (Mitchell Chang),还做了一个数据分析。
他发现: 大学的SAT分数每提高10分,一个学生成功获得理学和数学学位的比例,就会下降2%。 因此,从马里兰大学(SAT平均成绩150)获得STEM学位的几率,要比哈佛高出30%。
Glawell开玩笑说,当你只能在哈佛“垫底”时,不妨选择马里兰大学这样的学校。

“STEM学位更重要,还是把哈佛写在简历上更重要?”Glawell发出这样的疑问。可是,他很清楚,没有多少孩子在面临哈佛这一选项的时候,会放弃。
因为我们在做选择时,总是倾向于选择最顶尖、最精英的大学,却低估了一个人位于底层结构所要付出的成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理方面的“相对剥夺感”。

2:心理学上的“相对剥夺感”

为了更有说服力,Glawell分享了另外一组调查,它来自两位经济学家,约翰和盖伊,对经济学博士学生毕业后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了检索分析。
他们对顶尖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的数据进行检测,涵盖包括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斯坦福、芝加哥等各大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六年时间里的论文发表记录。
通过对这些论文的质量、频次,进行综合评分,他们得到的结论是: 无论什么水平的大学,那些名列前茅的学生,毕业后在论文发表上都有很好的成果。
比如:

哈佛的顶尖学子人均发表4.31篇; > 麻省理工的顶尖学生发表4.73篇;
多伦多大学3.14篇; > 波士顿大学则是1.59篇。
但是横向对比却发现了问题。
那些顶尖名校毕业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学术出版方面反而趋向减少, 只有0.7篇,远远少于普通学校里和自己同等能力(同等SAT分数)的学生

也许,论文发表情况,并不直接与毕业生的成功与否挂钩,但不可否认,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高质量论文的发表数量,表明一位学生在学术研究上的投入和成果。
Glawell还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论文发表的质量和频次,也是评估经济学家的主要方式。而且发表优质论文越多,越容易申请到科研经费,进而在这一学术领域投入更多,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孩子虽然在自己的学校排名靠后,但是,能进入世界顶尖名校,说明他们不输给那些普通学校的TOP学生。
本可以成为经济学领域的顶尖人才,如今,却落在了后面。
为什么千挑万选的佼佼者,在进入哈佛、麻省等顶尖名校以后,并没有施展出足够的才华,而变得失败?他们进了名校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这背后其实有个行为心理学上的现象,叫 相对剥夺感 (Relative eprivation)。它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提出,其后经R.K.默顿发展,成为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
它是指, 我们不会根据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来进行自我评估,而是依据自己所处的圈子 。
通过将自己的处境与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包括财富、美貌、名声等各方面,当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产生一种“被剥夺”的消极情绪,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
因此, 这种感受并非来自一种绝对或永恒的标准,而是产生于比较之间,是一个相对的标准 。
学生时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就是一项重要的比较内容。
比如,当一个学生通过努力复习考了90分,他会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高兴;但是,当他知道身边人考了100分时,他就不会像之前那样高兴,而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也叫相对丧失感。
这种感受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压抑、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以上就是本期金吉列留学南京美国部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如有任何问题欢迎各位和我咨询~


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对此文章以及任何留学相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点击下侧咨询栏询问专业的留学顾问,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分享到
去主页浏览TA的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篇文章: 盘点压力最大的美国大学专业
下一篇文章: 同样的硬条件,为什么别人能申请到比你更好
相关推荐
免费领取留学手册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申请领取
温馨提示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确定
温馨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