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on),又被称为“One Square Mile”。虽然占地面积小,但就是在这一平方英里(大约2.6平方公里),汇聚了超过2万家企业,令世界金融巨子趋之若鹜。
在伦敦金融城驻扎了375家世界500强企业、481家银行、180多个证券交易中心,坐拥4万亿美元的全球资 产管理。来自全球各地说着100多种语言的近40万商业精英蜂拥至此,创造6000多亿美元的每日外汇交易额(华尔街的两倍)。中资企业当然也对伦敦金融城格外重视,仅仅是2016-2019三年间,中资企业在伦敦金融城及周边区域购置的地产项目高达78亿英镑(约684亿人民币)。
全球顶尖商业中心屈指可数。硅谷主导科技产业,深圳主打电子产品,巴黎是奢侈品之乡,印度的班加罗尔是外包之都。最强大的集群之一伦敦则拥有全球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在泰晤士河沿岸一平方英里的区域内,一家跨国公司可以在20分钟内售出50亿美元的股票,一家欧洲创业公司可以从亚洲养老基金那里融到种子资金。你可以为集装箱货船或一位流行歌星的声带投保。企业可以为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工厂在未来十年内将面临的货币波动、飓风或海平面上升等风险做对冲。
这个被称为伦敦金融城的资本重镇每年的经济产值高达1200亿英镑(1520亿美元)——和整个德国的汽车 产业差不多。它分配资本、分散风险的规模巨大,因此具有全球影响力。伦敦的实力有目共睹。它的货币交易和跨境贷款量分别占全球的37%和18%。它是衍生品、资产管理、保险和投资银行的中心。它与欧洲的关系尤为密切。金融城收入的四分之一来自欧洲大陆,而欧洲大陆所需的金融服务有四分之一从伦敦获得,通常还是最复杂的那类服务。法国或意大利的公司会选择前往伦敦会见投资者或安排收购。当欧洲央行调整货币政策而购买债券时,卖方通常是总部设在英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
金融城的历史悠久而曲折。1873年,时任《经济学人》总编辑的白芝浩(Walter Bagehot)曾写到它具有“天然优势”。事实上,之后的几十年金融城一直在走下坡路。它的复兴始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美元贷款的离岸市场蓬勃发展。1986年对股市放松管制的“金融大爆炸”政策实施以及2000年伦敦成为欧元和新兴市场的交易中心后,金融城两次受到提振。即使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没有对它的海外地位造成太大的损害。
在皇家交易所的正中心,则是传说中金融巨子最喜欢享用早餐,下午茶,或者仅仅是一杯香槟的地方——Fortnum an Mason。Fortnum an Mason是女王认证过的品牌,主营茶叶,饼干,蜂蜜等副食,现在已经变成知名的英国伴手礼。而在皇家交易所中,您则可以享受皇室标准的早午餐,下午茶等。(如下图)
位于伦敦的大学有:IC(帝国理工学院),UCL(伦敦大学学院),KCL(伦敦国王学院),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QM(玛丽女王学院),皇家霍洛威学院,威斯敏斯特大学,金斯顿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利物浦大学商学院,伦敦城市大学,伦敦商学院。
这些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可以享受到得天独厚的实践资源。
花无百日红,人与人不同。伦敦金融城欢迎你前来迎接最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