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高等教育仍在沿着开放化、全球化的轨迹发展,但最近在英国和美国举行的民主选举表明,选民似乎对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抱有怀疑的态度。选民们认为,只有那些拥有足够资源的家庭,才有实力把孩子送去国外学习、拥有全球化的竞争力;同时也使他们对海外学习的价值越来越关注。
有鉴于此,有一些人正在质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果,是否已成为精英议程中的一部分。然而这部分,并未帮助解决本地社区和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支持开放边界、多边贸易和合作的趋势正在日渐减弱,而学术民族主义、保护主义甚至孤立主义的思想正变得流行起来。那么,中国学生留学回国代表着什么,将经历哪些呢?
对于海归的就业机会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稳步增长,回国后的职业发展机会也越加丰富,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找工作。最近对中国海归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从英国(21%)、美国(17%)和澳大利亚(10%)回国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开启回国职业生涯的海归们,大部分选择了在私企(36.1%)或外资公司(26.7%)工作。大约14%的人在国企工作,8.9%选择了行政机构,在初创公司上班的占2.7%。所选择的工作领域方面,市场和销售领域大约占30%,行政管理约11%,财务管理10.1%,研发的12.9%,人力资源管理8.3%,生产和物流11.8%。
鉴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日益繁荣,不只因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更出于社会和文化交汇的考虑,大多数归国人员更愿意在中国东部经济最开放的城市,如北京(26.7%)和上海(13.2%),也包括地处南方的广州和深圳(10.5%)工作。
同样毫无疑问的是,金融业是雇佣海归最多的行业(14.3%),贸易/商业/零售业位居第二(7.2%),其次是房地产/建筑(6.9%)和互联网相关的职位(5.5%)。
与没有海外经历的同胞相比,海归是否享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从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的的确确是相对有利的一方。
由于大量的留学生源源不断的回国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海外大学学历和学习经验,海归们也已发现——劳动力市场竞争必然日益激烈。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在2016年,大约40%的留学生在一个月内找到了他们的第一份工作,37%的人在三个月内找到了一份工作,大约14%在三到六个月之间求职成功,而其余(9%)花了一年或更久来找到一份工作。
海归是否也享受了更好的待遇?根据在2015年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按工作年份区分的年平均收入如下:一年:8.3万元人民币(12200美元);两年:13万元人民币(合19000美元);3年:32.7万人民币(合5万美元)。
据估计,在国外留学五年或以上的人,出国留学的预期回报率为49%,而在国外呆三年的人则为18%。与本地毕业生相比,海归显然有更有利的就业率 。
投资回报率
如果我们把上述发现做个总结,很明显,中国海归因为出国留学而增加了就业机会,但海归之间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海归会更积极地评价他们的海外学习经历和职业发展。
当被问及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成本和收益时,大多数受访者(超过65%)认为他们可以在海外学习的5年内获得投资回报,而7.2%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可以在一年内获得投资回报。另一些受访者就没那么乐观,24.1%的受访者认为可能需要5到10年才能获得回报,10.3%的受访者甚至认为需要10年。
尽管如此,大多数中国海归大体上认为出国留学带来了优势,认为这样的学习经历不应单纯以其经济利益来评价,还应考虑到文化修养和个人成长等因素。
解决不平等问题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海外经历不仅是为了学习硬知识和技能,期间获得的软技能和跨文化的阅历也十分重要。他们中大多数同时也认为,国际学习的经历会为他们未来向社会上层流动提供支持,他们的工作前景、工资水平、工作类型、寻找第一份工作耗时相对短等方面,也为此提供了印证。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认识到,那些无力支付留学费用或参加跨国高等教育课程的学生和家庭,在毕业后将很难找到工作。因此,人们越来越担心国际学习是否加剧了教育不平等。这种观念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高等教育反全球化和反国际化的趋势。这些都是政府和大学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他们还需要作出更协调一致的努力,让公众认识到国际教育是如何让经济和社会受益的。
大学也应该从“在家”和“在校”两方面使国际化观念深入人心,在机构和公众之间建立实实在在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面对日益增长的恐惧、猜疑和对多元主义的攻击,他们需要维护国际教育的价值。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应该部署必要的资源,以帮助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国际学习,以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而不是集中资金在顶尖大学,以提高他们在全球大学排名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