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们如何评价自己留学过的国家?全是亲身经历
首页 > 顾问主页 > 海归们如何评价自己留学过的国家?全是亲身经历

刘思宇

海归们如何评价自己留学过的国家?全是亲身经历

2018-05-23...

阅读:29 收藏:0 评论:0 点赞:0

3秒免费留学费用评估

提前算一算,出国留学要花多少钱?

获取验证码

开始计算

通常我们每个人都对一些国家有刻板印象,比如一提到美国就想到自由,一提到法国就想到浪漫,一提到英国就想到土豆。到底这些国家怎么样,只有去过的人才能说得更清楚。 一起来看看海归们是如何评价自己曾留学过的国家的?

通常我们每个人都对一些国家有刻板印象,比如一提到美国就想到自由,一提到法国就想到浪漫,一提到英国就想到土豆。到底这些国家怎么样,只有去过的人才能说得更清楚。

一起来看看海归们是如何评价自己曾留学过的国家的?

美国 

 80%的农村+20%的城市!

大部分地方硬件设施都有些令人惊讶的“落后”,比如很多地方电线杆都还是架在地上的,比如纽约的地铁已经100多年了并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翻新什么的,比如很多红绿灯都是直接挂在一根线上,经常风一吹就各种摇摇晃晃。感觉他们的态度就是,只要还能用就不需要进行大的更新。但在有些事情绝不含糊,比如人行道都会用金属包裹以防车辆撞坏,比如任何公共场所和公用设施都周全的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要。

“轮子上的国家”,绝对没错。大多数人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式,就是只要目的地稍微有点距离,就必须开车。不会考虑走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广大农村居民身上(=_=)。但是只开车不走路的话怎么保持健康呢?于是他们会挤出时间来专门去健身房跑步或者在自家门口小路上绕圈跑跑。

除了极少数奢侈品品牌,在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在一年四季不停地变着法子将商品打折贩卖给别人。对于爱购物的人来说,这里的东西不说价钱便宜,光是他们这种求着你买的态度就已经够让人感动的了。更何况大部分商品在一定的期限内是可以无条件退货的。比如你在超市买了条毛毯,回家放了一个月觉得花色不好看或者其他坑爹理由,直接拿回商店说要退货,几天后超市就会把款子打到你的银行卡上来。对普通美国人来说,一件衣服在$10-$40左右是可以接受的,他们绝对不会去花800块钱买一条Levi’s的牛仔裤——就像国内很多人那样。

人们大都时时警惕着自己的权利有无被侵害,一旦有,甚至开始有苗头,他们就会义愤填膺的提出要求,直到被满足。比如去年还是啥时候,长岛附近海面上要建一排风力发电机,距离海岸大概是肉眼可以大致看到远处有一排白色的物体的样子。这件事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因为“太难看啦!我们在海边晒太阳浴的时候可不希望看到这么一排鬼东西!破坏心情!” 结果,它们马上就被拆了,移到了海下。T_T

21岁以下是禁酒的,很多年轻人对酒精的崇拜因此无比高涨。大学里星期四晚上是饮酒高峰期。也许是因为这个,很多学校星期五都尽量安排最少的课?大学学术氛围相当不错的,尤其是期末考的那段时间。平时嘛,大家也会集起来到谁的宿舍或者apartment一起讨论,但是大部分时候,这种讨论都是从晚上9点一直闲聊到12点甚至更晚,然后在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的情况下匆匆讨论几句。在期末,论文或者Project到期的时候,这种讨论就会异常严肃起来,大部分时间都讲学习上的事儿。其实是想说,大学里光从对论文的格式和参考文献的严厉规定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学术系统的严谨,和对版权的尊重。说到版权,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在大学里真正有钱的人不是用着新款iPa或者最好的智能手机的人,而是每个学期开学都抱着新教材的人。”

我想想还有什么值得说的。。。

浪费电。大厅,走道,学校,很多公共场所,整晚都不关灯的。甚至有次去下曼哈顿城的一个公园,看到那边的路灯大中午的还全亮着。

食物。挺糟糕的(不过据说比大英帝国还是好很多),基本上普通群众的日常食谱都是外国输入,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中国菜。走到大街上揪50个人问,肯定有60几个人都说自己喜欢中国食物。除了感恩节大餐中几个奇特的菜,其他时候还真的很难见识到美国本地食物。快餐不算吧?还有特别喜欢喝冰饮。从早餐到宵夜,从白水到各种奇怪口味的运动饮料,1/3杯冰是少不了的。

看病贵。只要莫生病,在美国基本上可以保证生活愉快。

做事慢。银行办张卡,只要你愿意,阿姨可以跟你闲聊三个钟头还什么事没干,所以很多事情都要预约。否则等了一下午,可能只办了一两个人的事情就下班了。刚开始很不习惯,但是呆了几年以后,感觉自己性子也没那么急了,还挺好。

交通好(曼哈顿那种地方除外)。虽然车多,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很遵守交通规则,很少有乱插队现象。毕竟在人们心中,STOP这个标志是有法律效应的。有红绿灯的地方,交通不会很拥堵。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就更不会经常拥堵了。因为每个路口都必须停下,然后有个这样的规则:四个路口的人用眼神交流,先来的车先走,第一部走的时候不影响它的路线的其他路口的车也可以走,然后再轮到另外的路口上的第一部车。所有后面排队的车都往前挪一步(每次只走一辆)。这样下来,比没有秩序的乱走快多了。而且如果有行人的话,必须让行人先过马路。校车旁边也有STOP标志。停车的时候打出来,后面的车是要停下的。跟路标的作用一样。

好像很少有地下停车场。城市外围的停车场一般就在地上,城市中心一般都是立体停车场。

日本

下飞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整洁,然后发现所有的东西都特别的小。以前在阿拉蕾里面看到的那种小警车以为是漫画夸张,到了以后才发现满大街都是这样的娃娃车一样的小车。街道也是窄得不行,楼与楼之间距离很近。后来每天中午看到同研究室的日本同学从家里带便当在学校吃,那个便当盒就和我小时候的那个铅笔盒形状大小差不多,每天都能吃个半个小时,吃完以后还一副很满足的样子,让我总是觉得我们两个不是来自一个星球的。我这个人总是趁超市每天结束营业前去买两个半价的便当,因为我觉得他们超市里的便当我要吃两个才吃得饱。

然后就是友好礼貌了。学校里的同学教授之间就不说了,有一次在外面丢了钱包,有人捡到了顺着里面学生证上的地址硬是驱车二十公里给送到了学校,然后名字都没有留一个就走了。 我还有一次在日本骑车长途旅行,在一个山里发现有人在卖橘子和馒头,就想上去买点吃,结果看摊的老太太就跟我聊起来了,了解我从中国来日本读书以后,就惊呼道,你是从中国骑车过来的啊?我说没有没有,中国那边来日本只能游泳不能骑车,我也游不了那么远,是坐飞机来的。然后老太太说着无所谓都一样,不由分说非要把橘子和馒头送给我。 还有一次还有五十公里就到广岛了,我在一个叫大竹的地方的休息站停下来休息抽烟,旁边有一个抱着头巾的卡车司机,估计是半天没有跟人说话了,于是和我搭讪起来,聊了几句还挺投缘,这哥们说正好顺路就非要带我一程进广岛,我说别介啊,我就是想骑单车呢!但是他说他是自卫队的预备役,特别想和我聊,就一下把我的单车扔到了他巨大卡车的后面,拉我上车了。一路上说起他现在在自卫队预备役的事情, 一路上不停给我道歉,说几十年前那场战争如何如何对不起我们。说起来在日本两年这是唯一一次和日本人聊起那场战争,好像日本人都在有意回避这个话题。 跟当时的女朋友倒是聊过,结果两个人吵得一塌糊涂。后来我去靖国神社看了看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小电影,坐在旁边的几个老太太活生生的看哭了,看到神风特攻队的时候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里面的逻辑就和我当时的女友一样,不过两年里除了她真是没有别的日本人愿意跟我说起这个事情。

最深的印象就这些了,听学长教授说了不少日本公司等级森严的年功序列制,觉得完全不适合我,于是毕业找了个没有在日本的工作,所以从来也没有在日本工作过。

法国

法语上手真尼玛难啊,要记得东西太多,想死。过了一年之后就好了,和日语完全相反,上手容易精通难。

说法国人不爱说英语,的确,但似乎不是出于骄傲,法国人自己的解释是,英语太难了,好难说啊,发音真古怪,学不会,主要是有点年纪的这么觉得。

法国人实在太爱说话了,一顿饭吃了4个小时,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不停的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吐槽,尤其是吐槽本国,例如你知道法国为啥把平等,自由,博爱写在国徽上么,因为法国根本没这三样东西;法国女性的优雅是外国人发明的传说,其实她们都是老虎,等等。

布列塔尼和卢瓦尔的风光太美了,尤其是坐着车在乡间,一个又一个翠绿的丘陵缓缓伸展开,白云投下的影子里,有小小的石头房子和巨大的橡树。不过法国人还是吐槽,说你要是在夏季之外的时间来这里,会很想死,除了雨水和大风没别的。

法国的食材和烹调,是最欧洲国家里最接近中国的,超市里见过猪腰子,牛舌,棒骨,乳鸽,鸡爪,大肠等等,在欧洲其他国家看来匪夷所思的东西,不过小地方的中餐馆实在是难吃到死,大多数是柬埔寨,越南和印尼人开的,还贵。巴黎正宗馆子不少,不过更贵。

在小城市里(好吧其实是法国是第五大城市),车让人,在巴黎和戛纳,车就冲着你直接上来了,千万不能犯傻,以为他们会让你。

比利时

比利时,读书一年,工作两年多。

准确的说,我在的地方是佛兰德斯,因为比利时更像两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除了南北朝鲜,估计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的媒体一天到晚拼命挤兑另一半国土上的同胞了。这个国家前不久创下了一年半没有中央政府的记录,然后一半国土(佛兰德斯)上只有一半的一半国民希望和另一半国土(瓦隆,法语区)继续凑合着过日子,剩下一半的一半有希望独立出去自立山头的,也有想和荷兰统一的。

整个社会对语言极度敏感,虽然这个国家有三个官方语言(荷兰语,法语,德语),但是荷语和法语的关系堪比水火,在说荷语的佛兰德斯,可以大胆的说英语,因为贩夫走卒都或多或少会一些,但是如果说法语则可能被白眼。

虽然碰到过个别无厘头的,我对该地居民总体印象不错,都还算朴实。说几件印象比较深刻的。

一次坐公车,车上有两个中国学生说话声音大了点,旁边有个当地人嫌吵,就跟他们很不客气的说这里是比利时,不是中国,你们不要那么大声;另外一个当地人看不下去,插了进来,说比利时是自由的地方,你们想怎么讲话就怎么讲话。结果这两人自己吵起来了,还都用英语,生怕我们听不懂一样。

去市政厅办一个证明,接待的是位老太太,打印材料的时候她就开始对我嘘寒问暖,说马上天要冷了,你要多穿些衣服,注意不要感冒啊。

最不愉快的一段经历,是05年欧洲各地陆续发现中国工业间谍,有一个住布鲁塞尔的法国人甚至宣称我所在城市80%的中国学生都被间谍组织控制,当地媒体顿时来劲了,甚至发生过记者在马路上直接拦住中国学生问你是间谍吗这么二B的事情,我当时气不过写信给该国平权委员会投诉,收到回应说会认真调查严肃处理。跟我关系不错的同事就让我别往心里去,大家平时过日子很闷,来个间谍事件就乘机集体开心一下,没准还会觉得哎呀中国这么牛逼的国家还会往我们这旮旯派间谍好光荣。

澳大利亚

幸福感很强的国家,有着全世界最好的气候和环境。无论是干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收入都不错,生活节奏慢。我有一份工作,早晨8点到公司,10点就做完了一天的工作,然后剩下时间就做自己的事和溜达,其他老外同事则一直要做到下班,还说活紧张之类。当时就感觉应该是退休再过来比较合适,但后来回国以后,感觉国内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工作。

可以说的东西很多,所以只是说个大概印象。澳大利亚人大部分人都生活的很快乐,特别穷特别富的人都少,福利很好,子女受教育等等都不担心。国内则是有一种弱肉强食的感觉,贫富差距大,社会少数人有钱有特权,大多数人为房子子女教育等等担心,所以就需要不断努力往上爬。

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所以各个国籍的人都很常见。它主要说的是英语和法语两种,所以你会在任西的包装上看到英语和法语,说法语的主要在一片固定的法语区,魁北克。加拿大有代表性的几样东西是枫树,枫糖浆,冰酒,西洋参,冰球。前一样都是作为游客想要买的纪念品,除了飞机出场,加拿大平时的生活中不是那么常见, 除外,人家还是很喜欢在各种地方印 代表这是加拿大的。加拿大人酷爱冰球,倒不是人人都爱,但基本上你和一个加拿大人聊起冰球你们都可以聊15mins以上。还有相应而生的Blue Jay,人家的球队。

因为地域的关系,加拿大和美国是十分接近的,我只的是消费的产品,生活习惯之类的。但在经济上加拿大确实比不上美国,美国的大多数东西都比加拿大便宜,而且加拿大的税是十分的高的,一般是不是13%,所以周末的时候加拿大人开车去美国买东西也是常有的事。到美国加拿大人不是不用签证而是他们一签就十年所以出入境不成问题。但加拿大也有便宜的东西,比如Tommy,CK(衣服品牌),比如奶粉。

我觉得加拿大最让我感慨的是环境。上周上课的时候,prof拿中国的雾霾开玩笑说,如果你在加拿大你每天出门要关注的是今天的UV,紫外线指数,注意一下防晒。在中国你却要担心今天的污染指数,注意一体定要戴口罩。 他说的不免过于夸张,但确是有一定的事实。我自己和身边的人对此也确实有体会,上次回国的时候,回国一个礼拜就开始咳嗽一直不好,但一回到加拿大他自己就好了。我记得之前非诚勿扰又做过加拿大的专场,孟非提及了他们制作组的一个摄像,他有鼻炎很多年了,但在加拿大的那段拍摄时间里却从没有发作过。

德国

我觉得有时候对一个地方的评价,要等离开了之后才更加全面。我在德国和加拿大两个地方留过学,加拿大作为美国的小跟班儿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北美大家庭,所以我可以给这两个地方做个简单的比较。

首先是政治:虽然同是民主政治,但是德国的政治制度和北美政治制度千差万别。在德国的时候我觉得民主各种好,在北美(尤其是美国)的时候我觉得民主各种操蛋。这个话题水太深,我不爱谈政治,有兴趣的可私聊。

其次是高等教育:德国大学比北美便宜的多,德国大学的毕业难度比北美要高得多(以前听有人说什么北美是“宽进严出”的我是能呵呵一笑)。但是北美高校的培养模式比德国更为全面,简单说来就是在德国读书时课程选择上比较专注于专业领域,毕业后就读更高一级的学位时(比方说本科毕业读硕士)对专业相关性要求很高。而北美高校在这方面灵活得多,课程选择范围更广,转专业的情况也更普遍同时也更容易。

留学生:同为留学生,在我的经历之中留德的学生和留加的学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因为德国不收学费自然吸引了很多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的中国学生前往,德国的留学生中大部分都辛苦地打工。买房买车?这好像是从来没有人考虑过的问题。而在加拿大,很多留学生都来自富裕家庭,开豪车的买豪宅的比比皆是。这种差距也导致两地留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态有巨大的差距,当然这也无可厚非,经济差距摆在那里。

身为中国人:在德国,中国人毫无疑问还是少数派,融入本地文化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在加拿大,很多大城市都被华人占满了,像温哥华这样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有中文服务,中国人差不多就是主流社会群体了。

本地人性格:德国人向来不是以热情著称,他们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你不主动搭理他他也很少主动搭理你(芬兰人比德国人还要自闭)。北美人民则热情的多,走到哪里都不停地说话。而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加拿大人要有礼貌的多。加拿大人太有礼貌了,不管是否必要嘴上总是挂着”对不起“”谢谢“,有时让人反而觉得有疏远感。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我觉得德国人的人文情怀有时比北美人要丰富,北美是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人们的成功意识以及对金钱和地位的向往还是比较强烈,这一点上德国人好像更浪漫主义一些,并不那么功利。我觉得一方面在于德国社会的福利要好于北美(当然和北欧不能比),另一方面在于身处欧洲比身处历史尚短的北美所能接触到的世界要广阔的多。

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对此文章以及任何留学相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点击下侧咨询栏询问专业的留学顾问,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分享到
去主页浏览TA的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篇文章: 海外名校能给你带来什么?除了好工作,还有什么
下一篇文章: 金融硕士在美国找工作为什么这么难?!
相关推荐
免费领取留学手册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申请领取
温馨提示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确定
温馨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