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留学回国人员的基本情况
(一)留学回国人员中获得硕士学位、主修商科专业的占比最高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调查,在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时代留学回国人员中,主修学科商学类占比最高,在国外获得的最高学历学位多为硕士研究生。其中,2018年最新调查显示,经济学与商学类占比达到43%;获得硕士学位的比例为56%;学士学位占比38%;博士学位占比较少,在2%左右。
(二)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留学回国人员的主要聚集地
从留学回国人员群体的现居住地来看,地区间的人才聚集能力区别明显,北京、上海、广东留学回国人员是人才竞争中的受益者,从其人数增幅上来看,三地净增幅分别为141%、278%和72%;其群体流失方面,黑龙江、山西、河南、河北和湖南流失比例较大,分别是81%、60%、58%、49%和46%,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人才大战”中面临严峻挑战。
(三)留学回国人员从事行业聚焦第三产业
大部分留学回国人员从事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第三产业。《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留学回国人员从事的前10种行业中,8种属于第三产业。
二、21世纪留学回国人员就业与创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留学回国人员的收入预期差距及就业困境
据CCG最新调查显示,留学回国人员第一份工作的收入与预期之间有较大差距,其中仅有不足1%的受调查者认为收入高于预期,认为收入水平低于预期和远低于预期的留学回国人员占比分别高达49%和31%。鉴于出国留学的高昂费用,留学回国人员往往对薪酬的期望值较高,期望薪酬和实际年薪间的落差一方面说明我国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用人单位在对待留学回国人员问题上更趋理性。
从应聘渠道分析,与国内院校毕业生比较,留学回国人员也存在一定劣势。CCG通过近几年的数据汇总发现,由于毕业时间不同及人不在国内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留学回国人员主要通过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应聘,其次是通过家人或亲戚朋友推荐找到第一份工作,在CCG发布的《2017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统计中,这两项占比分别为62.6%和22.5%。而国内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则可以参加秋招、春招等专门面向应届生的校园招聘会进行应聘。
(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面临的挑战
创业是第六代留学回国人员的最大特点。在我国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下,越来越多的留学回国人员加入创业大军。这些创业者不仅来自硅谷,也来自北欧、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带来环保、医疗器械、生命科学、时尚设计、工业设计、工业4.0等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经验。CCG调研报告显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行业选择排名前三名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
四、 发挥新时代留学回国人员作用的政策建议
1.建立专门面向留学回国人员的求职、就业平台
留学回国人员在群体人数上已经达到新的数量级,建议政府倡导建立专门面向他们的求职就业平台。留学回国人员不同于国内高校毕业生,回国发展既面临着不了解国内就业市场需求和国家扶持政策的问题,在求职时间上也由于错过国内的招聘季而处于劣势。因此,政府和社会需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畅通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渠道,为留学回国人员量身定制类似秋招、春招的专场招聘活动。
2.组织留学回国人员平台和国内企业平台对接
为了让留学回国人员更好地了解国内人才市场需求,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留学回国人员平台和民营企业平台对接。例如欧美同学总会、全国工商联、地方欧美同学会、地方工商联、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地方民间商会、各地留学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交流。鼓励举办各类留学回国人员与民营合作项目交流会、留学回国人员与民营人才交流会、创业主题论坛以及相关联谊活动,建立可以方便留学回国人员人才与民营企业从项目、技术、资金、市场、人才等各方面进行交流合作的信息服务平台、中介平台、对接平台,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与本土民营企业合作发展牵线搭桥。
(二)改善留学回国人员创业环境
与就业型留学回国人员不同,创业型留学回国人员回国发展,更看重的是国内的市场机遇。他们大多数在国外已经拥有相当的技术积累和创业经验。他们回国发展往往具有极大的自主性,根据对国内形势的判断决定是否回国。可以说,对创业型留学回国人员的争夺,可以真正体现出国家对人才的吸引能力。能否留住他们,则取决于国内的创业环境。我国已经迎来留学人员大批回国创业的时代,这种创业浪潮的持续将更多依赖于创业环境的改善。
1.政府创业服务宜“精、深、细"
CCG调查显示,三成以上留学回国人员认为,在创业中能否获得市场开拓、金融服务、创业辅导、财政经费支持、人才引进、管理咨询服务、公平市场环境政策、税收优惠、创新场所等方面的帮助非常重要(图7)。其中,他们最需要的是市场开拓、金融服务和创业辅导,尤其是最后一点。与2015年相比,留学回国创业者对于创业辅导的需求提升14.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受调查者认为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创业基地和平台对于其创业发展的帮助尚不明显。这说明支持创业的平台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对接服务有待加强。
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政府提供的创业服务需要做到“精、深、细”。众多成功创业的留学回国人员认为,政府到位而精准的服务,对企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为扶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很多地区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企业开展了个性化服务,这些经验都可以进一步整合、梳理,在更多地区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在创业服务方面,成立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产品营销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包括政策申报、创业培训、管理咨询、互动交流、成果转化等;在企业成长服务方面,鼓励高层次人才领衔组织各类国际性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资助;在生活服务方面,则对高层次人才在出入境、医疗等方面予以优惠,尽可能为人才扎根本地解决实际困难。
2.政府与市场打好“组合拳”,营造合法、公平、平等的市场发展环境
政府和市场要打好“组合拳”,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涉,营造合法、公平、平等的市场发展环境,破除留学回国创业者面临的“融资难、审批难、用人难”问题。通过拓宽融资渠道,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基金,以直接资助、贴息贷款、风险投资等形式,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和留学人员企业。另外,政府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科技企业的评估和担保机制,鼓励风险投资公司投资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完善相关知识产权的机制,加强保护版权和专利的机制,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涉及的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法律援助。
(三)完善针对留学人员的政策体系,让其成为中国的“战略资源库”[1]
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方针;2015年5月,习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由此可见,随着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留学人员新的时代责任不断凸显出来,他们已成为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资源库”。截至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超过500万人,并且这一群体还在壮大,他们在国际视野、对外交流、专业技术、创新创业、群团和公益组织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中高层次留学人员已逐渐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的生力军。在“一带一路”全面推进过程中,出国留学人员将成为重要的国际化人才支撑[121。因此,在全球化大潮中,在共筑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要完善留学人员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留学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成为国家发展的“人才资源库”。
21世纪以来,从留学潮到回归潮,中国独特的世界级国际人才良性循环现象已经形成。新时代留学人员从数量规模到年龄构成,从留学方式到学科、职业选择,从留学理念到价值观念等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只有充分了解这个群体的现状特点,研究其发展规律,把握其发展态势,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