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调查涵盖了政治、商业、媒体和公共部门的4千多名最高决策层成员的背景。
调查由社会流动性和儿童贫困事务委员会(SMCOC)完成,结论指出这种精英阶层统治一切的格局与英国社会的多元化现实脱节,把无数才华出众的人才排斥在重要岗位之外。
不过,英国顶尖私校校长大会(HMC)认为这项调查的结论“不合理也不公平”。
HMC 主席理查德·哈曼(Richar Harman)指出,把权贵阶层大量成员之所以能够进入权贵阶层的原因简单归结为他们都上私立学校,这种做法属于“懒惰的固化印象”,低估了私立教育领域的多元程度。
家世vs才华
米尔本在报告前言中解释说,最高决策层“精英化”的深层次危害在于这种单一性使它无法获得本应得到的广泛、丰富的信息,对社会的代表性越来越差,终至可信度下降。
这种状况的风险在于,掌握着公共生活决策权的人数不多的精英圈子里大家相互都知根知底,很熟悉,但对全国普通公众每天面对的日常生活挑战却很陌生。
这不利于健康的民主社会。
在这种社会架构中,个人奋斗往往被认为是无谓的努力,社会下层的孩子永远无法进入上层。
私校毕业生占英国总人口的7%。
牛剑(牛津、剑桥)毕业生在这些核心岗位所占比例也差不多。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英国总人口不到1%的人有牛剑文凭,62%的人从未上过大学。
这种“极度精英化”甚至可以称作“社会工程机制”。
研究报告承认,上私立学校和顶尖大学的学生中有不少才华出众者,但问题在于能否升至各界的顶层岗位到底取决于知识水平还是人脉关系,是否有不少完全能胜任这些顶级岗位的人才被排斥在外。
报告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打破精英机制”。
国前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Michael Gove)今年3月曾批评卡梅伦政府决策层过于“精英化”,核心决策圈充斥着伊顿公学(Eton College )等私立贵族学校毕业的权贵子弟。
这在政府中形成了一种“特权堡垒”,权贵子弟的过度集中显得“荒谬可笑”,也表明公立教育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