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还是文科
我的申请季一直不断在走弯路,在商科与文科之间摇摆不定。
身边每一个人,都在告诉我:你一开始就应该读商科。那我半路出家,选一个商科双学位吧?于是大学整整两年,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数学要从头学起,期末比别人多了五六门考试。
到了申请季,那我学别人考个GMAT吧?于是下半年,我如同一台做题机器,一门心思扑在这上面,花费上万而颗粒无收,精疲力尽;与此同时我还要准备申请,文&商混申时常让我在写文书时感到人格分裂。
无心插柳柳成荫,直到我意外地收到喜欢的专业面试邀请,才开始放下手头的题库,细细去了解这个听起来很「奇怪」的专业:一页页浏览教授的访谈、出版的著作、往届学生制作的视频。相见恨晚也不过如此,一直以来对艺术只能是暗恋,暗暗喜欢着电影、西方美术、摄影和舞蹈。可是我不会跳舞,不会画画,更不能创造艺术。我只能远远地欣赏艺术。从未想过有这样一个课程,包罗万象,特意为我们这群理想主义者而设 。
(香港街头的芭蕾舞者,photo by Omar Robles)
我不禁开始幻想,如果四年从头来过,只学我喜欢的东西会怎样?
既然过去没有如果,那就不要让未来留下遗憾。
学生生涯快走到尾声,人一辈子80%的时间都在工作,那我为什么还要在这短短一年里以「方便找工作」为借口折磨自己?
在香港读文科有什么魅力?
「你们就是读不好理科才不得不选文科」
「文科生无非读读书,写写诗!」
「中文还要学?谁还不会写几个字啊?」
「文科生毕业后就只能嫁人」
…..
作为一个纯粹的文科生,一路走来,我深切体会到「无用之学」的含义,意味着它只是其他学科的附属,社会的点缀,茶余饭后的消遣。衡量一门学科最重要的仿佛是变现能力——毕业后的职业路径?薪资待遇?说实话,这些问题,至今我都没有清晰的答案。 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文科学习, 无限延长了我的生命体验 。
我们理解社会,可以用数字,当然也可以用文字。不仅仅是陶冶情操,人文学科,学的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是个人的生活态度。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 。 培养人文素养,就是培养我们对世界丰富多样的意义和价值具备敏锐的触觉,同时敢于去思考,去质疑。
说白了,这就是创造力,是一个社会的活力。
发教材、划重点、记笔记、死记硬背、考试,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学习方式。人文学科只能在一片相对自由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这片土壤,就是我们近在咫尺的香港。
( 1972年的太平山顶,图片来源于微博)
香港这座城市太特殊,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参照物,就像一座孤岛。 梁文道说过:「没有主流,才是香港文化的主流。」 在这里,不受制度的绑架,你能听到媒体不同的声音。你作为一个看客,处于抽离状态,自由地穿梭在两地之间,一边研究两地,一边经历两地;也许你可以放下固有的偏见,关于少数族裔、边缘群体,和宗教……香港就是一本立体的人文教科书,学校的课程只是在助你一臂之力。
对了,我读的专业属于「文化研究」大类。我们有机会了解独立电影人、同志运动、前卫艺术,等等。这些都是来香港才能听到的课。
(部分课程列表)
港校开设的文科课程相对于内地而言要更加丰富,分类上也比较细致,特别是香港中文大学,甚至还设有性别研究、宗教研究等特色课程。每年都会增加新的课程,某种程度上也是在适应日益复杂化的社会。热爱文科的你,一定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program。
关于就业问题
如果读书的主要目的是找个好工作,那就不要去读文科。
因为文科生找工作真的很费力,几乎没有什么对口工作,往往要兜好几个圈子。
谁都知道找高薪的工作,那 读了热门专业=找到高薪职业 的命题就能成立吗?工作从来不与个人的专业挂钩,而是看个人能力。一个人不管选择什么专业,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要想在社会立足,从来只在于个人能力,而非目光短浅,被专业困死。
作为学生,我无法给出任何具体择业建议。我只想说:大学不是一个职业技校,没必要在就业的驱使下去读一个不喜欢专业。
在这里分享旅美学者薛涌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