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文部省的官方文件中,职业生涯教育不是针对某份特定职业的,而是通过培养个人自立于社会的能力与态度,促进个人职业发展的教育。
大学教育中职业生涯教育的定位及涵盖内容
**
**
日本各所大学进行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图所示,从学年上讲,职业生涯教育多涵盖大学的整个过程。内容包括实习、职业设计、职业导向相关学习、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其中的职业设计及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与新生教育或通识教育有重合的部分,职业导向相关学习有部分内容跟专业学习重合。比如横滨国立大学有门“技工工作坊”课程,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学生通过了解技术工作者所需的伦理,间接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
现在日本的大学职业生涯教育涵盖的内容中,实习所占的比重很大。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11年的调查数据,参与回答的大学中有96.8%安排了实习,其中的70.3%,也就是526所大学对实习进行了学分认定。在这里要补充一句的是,日本的实习即Internship,与打工不同,是没有工资拿的,作为接收方的企业会把它作为一个教育项目来实施,有专人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实习时间不等,多在两周左右。另外,企业多在假期提供实习项目,一般学生在大二或大三找机会实习。
日本的大学职业生涯教育多由职业中心承担,除开设上述正规课程外,还提供一些常规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
关西大学
关西大学是日本关西地区四大著名私立大学之一,是一所文理兼有的综合性大学,学生人数将近3万人。该大学将原来属于通识教育的正课课程与职业中心进行的课外活动的项目进行了融合,发展及构筑了关西大学的职业生涯教育项目,其中对于在校生的职业发展的支援分为五步。
第一步 职业意识的启蒙,主要针对全体新生,除了分发一本职业规划的书外,在新生教育中,会让职业中心的老师跟学生交流,以便开启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即将来设计的意识。
第二步 职业规划科目,相关科目设置在所有人都可以选的通识教育板块,开设在一年级后期到三年级后期,共三门课(职业规划一、二、三),正好以一学期一门的形式修完。
第三步 实习前的准备,主要针对三年级学生,在他们进行实际工作体验之前,进行一些基本的教育。
第四步 实习后的研修活动,主要是验证实习成果,以便日后找工作。
第五步 就业活动的准备。
除了这些可以拿到学分的正式课程外,职业中心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支援活动,比如“新生就业指导”“公务员对策项目”“就业准备”“业界研究讨论”等。在该校职业中心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持有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专业人士,所以他们还会对学生提供职业咨询的服务。
关西大学的职业规划课程到底教了什么,又是怎么教的呢?以“职业规划二”为例,该课开在大二上学期,主要内容是“工作的世界”,即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职业。该课程由3名老师教授,每位老师5次课,教学方式由各位老师自主决定。在该课程中,老师尽量扩展学生对产业以及职业的理解,避免片面,同时还导入了学校自行研发的一个测试学生的工作适合度的软件,帮助学生挖掘自己适合以及擅长的工作。
广岛大学
私立大学因为经营问题,必须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及就业支援力度,以提高就业率,作为自己的宣传优势。而国立大学虽然不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国立大学都是皇帝级别),但相比于私立大学,在教育及学生支援上总是要“傲娇”一些的。日本的国立大学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广岛大学是一所有一万人左右的文理兼有的综合性大学,在被投射了原子弹的广岛而间接为国人所知。广岛大学在1998年成立了学生就业中心,算是全国国立大学的先驱,并且在当时聘请了有民营企业管理经验的人作为专职教授,来给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启蒙课程教学。后来以2004年的法人化为契机,改组为职业中心。该中心承担了该校整体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工作,同时各个学院也在进行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
该中心承担的校际职业生涯科目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不分学年的,一部分是专门针对开始找工作的三四年级学生的。针对三四年级学生的部分,主要是就业指导,各种企业的说明会,企业信息、招聘信息的发布,等等。针对不分学年的,则包括新生说明会,通识讨论课中的职业讲座,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开设,等等。比如有一门校级课程叫“职业选择与自我实现――进行自我职业规划”,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我理解和对社会环境的理解,去进行自我职业规划。同时,通过课程中的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该课程在最后几次课还会邀请一些名人或者毕业生来做讲座,不仅仅是让学生听听而已,而是会启发学生去收集名人的相关信息,准备要提问的问题,讲座后要写感想,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性”。
日本大学的实践例子中值得参考的重点,我觉得可以简要归结为三方面:
第一,全校动员, 明确要培养的理想学生的样态, 把职业生涯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课程中, 像金泽工业大学和关西大学。
第二,发挥就业中心的专业作用, 把就业中心不仅仅定位为一个招聘信息的统计者,还要调动专业人员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进行全面支援。
第三,加强与社会的衔接与合作, 比如像名古屋大学和一桥大学那样请校友来讲课,比如在学生实习的企业中加强企业的教育及指导功能 当然,日本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请社会人员来给学生上课时,该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最后的评价如何设定;在没有条件设立就业中心的小规模大学,完全没有找工作的经验、一心只走学术道路的教员必须兼任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他们对学生的指导与现实严重脱节,等等。这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