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考刚刚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否留学“也再一次成为了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
留学对每个人的意义都是不同的。关于目标,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目标准确,记住自己的初衷,根据现实适当的进行调整,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样才能在未来海外求学之路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找不准个人定位,看不清未来的形势,也不了解对目标国家与学校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只听父母、老师、学校的安排,就是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与能力。
没有独立的思考,就像高中时听说理科好就业,就读了理科,结果发现自己的思维不适合理化生;本科毕业后,为了逃避工作而读研,毕业时发现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样,与其把命运交给了“走一步看一步”,更应该去思考: 我想要什么样的未来 。
设立职业目标
我认为好的目标应该是 具体的 、 明确的 、 具有较高的 可操作性的 。
比如:就读澳洲大学的会计专业,获得澳洲大学学历学位证书与免考澳洲 CPA 一级的资格,通过自学拿到 CPA 二级证书,最终进入会计行业,比如:澳洲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这样的目标,有一个具体的实现路径,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是可以检验自己,是否在设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相反,同样目标是进入会计行业,“我要做会计”这样含糊不清的目标,则会成为我们进步的绊脚石。因为这样的目标更像一句口号,不具有指导性。设立这样的目标,相对来说,意义是不大的。
充分收集信息
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是 外界的 、我们所不熟悉的信息,比如留学目的国家的国情、留学目标学校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安排;另一部分是我们 熟悉的 ,但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内在信息,即对我们自身的了解。
中国的教育模式是什么样的?
有的同学也许会这样思考,认为“中国的教育模式不适合我”。那么,就需要理清楚的首先是,你所认知的中国高等教育模式是怎么样的?这种认知是否是 客观 、 准确的 。是否能够代表中国所有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
澳洲的教育模式是什么样的?
澳洲高等教育模式与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并非为互斥与对立的关系。考试、测验、论文,这些中国高等教育课程框架里考核项目,澳洲的大学一个也不少。没有对澳洲大学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大致了解,如何能判断自己更适合海外的教学模式呢?
在你所害怕的“中国教育模式”里,一定有一部分或几部分,是使你十分不适应,甚至厌恶的。那么这些具体的内容是什么?也许应试的期末考试,也许密集的课程,也或许是学校的宿舍环境、室友关系。那么是否会因为改变学习的场所,就可以远离这些令你厌恶的内容呢?
分析内部自我
每个人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擅长数理与逻辑;有的人擅长阅读与写作。有的人擅长整理,有的人擅长创作。有的人擅长工笔泼墨,有的兴趣在丝竹管弦。这些特点,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
体育运动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甜蜜点(sweet spot),是指运动员在赢得胜利时的瞬间,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在职业发展路径中,也有这样的概念,那就是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然后选择对应的专业就读。
当我们把我们热爱的事物,擅长做的事,对社会有意义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情结合在一起,取得三个要素的重合点,便可获得最高程度的职业满足感。
改变自我
在我们充分了解了自己之后,就要学着改变、提升自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了解了我们的优点的时候,也应看到自己的短处。对于我们不擅长的事情,进行努力提升与改变。改变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内向型改变,既从自身心理状态、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去改变,努力去适应环境;二是外向型改变,换个环境。考取国内另一所学校的研究生,或是选择出国留学。
核算成本代价
每个人家庭的经济能力对留学成本的负担程度不同,每个同学对于留学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留学成本。我主要将成本分为了四个部分: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 时间成本 ,以及我们很容易忽视的 机会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