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院校进入考试季,中国留学生或挑灯夜读、或从容应对、或临时突击、或抓耳挠腮……最终是否能拿到心仪的分数,却是未知数。
这未知背后有学生平时的积累,有努力的程度,有是否选到合适的课程,有对论文规范的了解度、有语言能力是否匹配自己的思维能力,等等。
这些因素中,无论哪一项未做到位,都会影响所选课程的分数,因为国外高校的课程分数并非仅凭一次考试就能一锤定音,而是对学生的综合考量。
对学生来说,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考试“挂科”。
一旦挂科,不仅会留下“扎眼”的记录,还可能影响毕业时间,最严重的可能导致退学。
各国院校关于考试的规定不尽相同,各院校间的规定也存在差异,如何在留学期间不挂科,顺利通关毕业?
凡事预则立。
英国高教体系最强调个体公正,群体公平。
绝大多数大学并没有对成绩分布的要求或者限制,学生的成绩和老师的教学评估也没有任何关系,这使英国老师在给学生分数时是毫无利益相关的中立个体。
但进一步确保评分公正的是各高校严格执行的“质量控制”程序。
这是指所有科目不论是作业还是考试分数,并不由任课老师一个人说了算,而需要经过校内和校外独立抽样审核认证。
英国大学则要求老师评分时要搭配评语,这不仅是为了给学生具体反馈,也是为了保证老师慎重评分。
有时候面对“差一点”就及格的学生,我也会那样满屏幕地寻找或许被忽视的作业亮点,但我也要不断地掂量,这个决定对于其他同学是不是公平,学生间的分数差距是否公平地反映了作业质量的差距。
我曾半开玩笑地跟学生解析老师判分时的心理:“我们就是在寻找各种给你们高分的理由。”
学生也有权要求老师“给出理由”。
如果某项考察内容在前期未向班级告知评分标准,或者老师明显提高或压低了评分标准,学生都可以申请成绩复议。
这也凸显了了解每门课程评分标准的重要性。
每门课的教学目的不同,对考核内容的要求也不同,有些原则性的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老师没法给予及格。
但在英国人看来,学业是生活的一部分,难免会受意外因素的影响,只要有充足的理由,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自然也要适度地综合考虑其生活状态。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如何避免挂科现象的出现呢?
首先,在出国前切实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只有在拥有足够的外语基础后,置身于国外的外语环境中才会取得好的成绩;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照学校的教学纲程来认真学习;最后,选课要合理。
专业不同,课程和学分安排不同,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