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的宿舍文化早已将竞争二字演绎得炉火纯青,导致不少赴港学子不能适应,也有港大学子对内地高校宿舍一视同仁相当羡慕,多元的宿舍制度也成为不少大学提高学子竞争意识的手段。
香港与内地的大学在学生宿舍建设上有很大的不同。过去,内地高校统一规定学生全部在校园住宿,并且学校也必须按规定提供住宿,虽然大学生们可以在校外租房,但是校内居住条件如何,基本上统一安排没有选择。
入学首日先评估自己价值
而在香港,每个大学住的不同宿舍都有自己的宿舍文化,宿生对自己的宿舍都有极强的归属感。学校并不强制性学生住校,学生必须提出申请才能住校,但申请的人远多于可提供的宿舍。因此,香港大学生曾对于“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模式——“大学生全部住在校内,学校必须按规定提供住宿”十分羡慕。
2010年在香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化名)就十分庆幸自己能申请到港大的研究生堂宿舍,“我住的宿舍是单人间,有阳台和卫生间,设施齐备,阳台望出去就是香港的无敌海景,而每个月的费用只需要2500港元。”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来说,这样的价格可谓便宜到笑,而同样是攻读硕士学位,如果没有成功申请到学校的宿舍,就只能到校外自己租房子,的同学每个月花3000港元在学校周围的老住宅楼里租了一间用木板隔出来的单间,大小不足7平方米,没有独立洗手间,甚至没有窗户,“差距就是这么明显,从第一天进入学校,你就必须面对‘你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的问题。”
香港各大高校实行的“饥饿式”宿舍入住制度,与内地各高校宿舍“强制性”入住的制度形成了对比。由于香港各大高校的宿舍数量有限,因此,每年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或博士生等,香港高校的学生都要通过‘申请+面试’来互相竞争宿舍,唯有通过测试的人才有资格入住寝室。
“高校本该是学子们迈入社会前的栖身之地,刚进入“象牙塔”就不得不提前面临社会性质般的竞争。激烈的宿舍申请虽然略微残酷,但让香港学子们很早地有了社会竞争意识,为更好地适应社会提前打下了基础。”说。
学生的第二课堂
与内地大学宿舍只是学生睡觉的地方不同,香港高校的宿舍不仅可以睡觉,更是学习的场所。几所香港高校宿舍的组织形式各有特色,香港大学实行的是“舍堂”制,源于英国,历史悠久;香港中文大学实行的是“书院”制,比较出名的有崇基书院、联合书院、新亚书院等。对于香港各高校,学生宿舍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平时除了在教室上课外,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都在宿舍里进行或以宿舍为单位进行。
香港高校宿舍像“家”
除此之外,香港各大高校教授、老师当宿管,宿舍也负责发放奖学金。告诉记者,以港大为例,有三个可供申请的宿舍,每个条件不一,价格也不一样,所以对申请者的要求也不太相同,她觉得自己当初能够成功申请与自己有多语种背景和从事文化研究有关,“宿舍如同一种社团文化,所以宿舍管理人员会挑选能够对这一宿舍更有贡献潜质的个体。”
香港高校宿舍文化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它的布局像一个“家”。除了日常的居住外,每栋宿舍楼通常还设有自修室(24小时制)、厨房、活动室、休息处等等,让学生把宿舍当作自己的家。
香港宿舍文化建设的亮点与特色,是让其学子乐于参与竞争入住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