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
哲学博士 (拉丁语: Philosophiæ Doctor ,英语: Doctor of Philosophy ,简称: PhD / Ph.D. / D.Phil. ,又译研究博士),高级学衔之一,通常是学历架构中最高级的学衔。拥 有人一般在大学本科(学士)及/或研究院(硕士)毕业,再进行相当年数的研修后,撰毕论文并通过答辩,方获发哲学博士学位。哲学博士的拥有人是指拥有人对其知识范畴的理论、内容及发展等都具有相当的认识,能独立进行研究,并在该范畴内对学术界有所建树,对该学科的研究已经达到其哲学层面。因此,哲学博士基本上可以授予任何学科的博士毕业生。
惟非学术性质学科的课程博士毕业生通常会用其他的学衔,例如建筑学的建筑学博士(简称 D.Arch 或 Ar.D ),工程学的工程学博士(简称 D. Eng. ),健康科学的公共健康博士(简称 Dr.P.H. ),教育学的教育博士(简称 E.D ),管理学的管理学博士(简称 DBA ),而普通法制国家,如英国或美国的法学博士称为 Doctor of Juicial Science (简称 S.J.D./J.S.D. )。 在传统欧洲学制中,最高学衔为文学博士( Doctor of Letters, 简称 D. Litt. )通常属于荣誉性质,拥有人通常是知名且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入读哲学博士课程者并非一定先要获得硕士资历。在英美学制地区,可直接入读哲学博士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可取得哲学硕士与哲学博士学位,部分亚洲地区也有模仿其方式而称为硕博连读 [2] 。
我个人理解,无论是什么学科,到了研究生博士阶段,要做的就是去为人类创造新的知识,在自己的领域有独一无二的创新贡献,达到哲学根本问题的层面。最初我读博之前,认为博士应该是博学多才,现在看来这大概是需要毕生的努力了。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一篇综述 [3] 。
读研 = 读硕士?读博士 与 博士后?
国内经常把 读硕 士和 读研究生 混淆等同,可能很大原因是读研究生硕士的人占据大多数 ——2018 年中国大陆毕业的本专科超过 735 万,而研究生超过 57 万,其中硕士为 52 万左右而博士为 5 万 8 千多,成为全球第一博士授予大国 [2] 。
学士,硕士和博士是三个递进关系的学位。获得学士学位需要完成本科学业,获得硕士、博士学位需要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业,本科和研究生就是我们常说的 “ 学历 ” 。专科生在国内目前没有相应的学位,香港对大专生授予 “ 副学士 ” 学位。相对本科生、专科生学历,研究生包含两个阶段,一个是硕士阶段,进而是博士阶段。另外 “ 博士后 ” 不是学历,只是一种需要博士学位的研究职位 / 工作岗位,一般是在博士毕业后取得正式教职前的经历,称之为博士后。现在高校教职饱和,要想到好的大学任教,应届博士毕业生一般都需要到更好的学校或研究机构做 1-2 年博后再申请正式教职。
为什么要读博士?我适合读博士吗?
读博的目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大多数就是想到大学当老师或者研究院工作,必须取得博士学位才能入职,所以为了职业梦想读博;另外一类,就是追求学术梦想,纯粹为了研究某个领域难题,励志成为科学家或学术大牛的人,博士阶段是训练科研机能和思维的历练。
个人认为读博需要:
1) 强大的内心,因为科研出成果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重复试验,而发表论文更是包含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漫漫科研之路,研究的越深入,就会越孤独无助,导师也无法指导你很细节的问题。论文一次次被拒绝是常事,伤心 5 分钟后还得微笑继续前行。
2) 耐得住寂寞,坐得冷板凳。能静下心来读文献资料,思考专研。很多问题需要静下心去一点点推导,烦躁不安的心境很难让研究有所突破。跟本科和硕士一般都能按时毕业不一样,读博很大可能无法按时毕业需要延期,而什么时候能毕业谁也不知道。
3) 好的身体素质。读博就像在大海里寻觅一个灯塔,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日复一日的科研,基本上全年无休,即使放假了还牵挂着论文和放不下实验,有时还需要通宵熬夜,所以身体素质也需要过硬。
我这里没有提到知识基础和研究能力,是因为在网络时代,知识可以去学,能力可以锻炼,但是这些都需要基于以上三点内功。所以,是否要读博,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追求再结合自己的性格,做出合适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