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格兰孔子学院汉学名家系列讲座开讲。该讲座意在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企业家和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分享他们的思想与经历,首位登场的是国际知名经济学者、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张教授从经济学范畴深入浅出得介绍了中国经济追赶模式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如储蓄、投入与产出、劳动生产力、贸易与投资、宏观政策等。
开篇他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rthur Lewis 的话“经济发展的中心要素是快速的资本积累(包括与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表示对于储蓄严重不足的国家而言当然正确,但对于储蓄占到国民收入一半的过度储蓄的中国而言,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追赶之后,如何降低过多储蓄也很重要。
高储蓄为高投资提供足够的积累来源,并成功为制造品出口提供融资。东亚几国在发展中几乎都遵循着这种高储蓄,出口引导的工业化模式是解释高储蓄的关键。储蓄率的提高是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到出口部门的结果,同时常见的做法是在促进出口制造业的同时,对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业进行抑制和保护。这种结构上的不平衡导致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盈余,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不平衡。上世纪80年代美国针对日本的贸易战给日本经济带来很大损失,中国如今也面临这中美贸易战的不小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修正以降低过多储蓄,解除被抑制保护的服务行业,允许对市场参与者和外国投资开放。在医疗、通信、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娱乐、金融等领域,中国有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潜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引进利用外资方面经验丰富,与印度相比,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开放程度更高,很多有力证据表明中国与印度出口竞争上受益于外资,如80年代初期两国纺织品出口占世界比重均为3.95%,而到了90年代末,中国则占到了20.5%,印度则为5.3%。开放国内市场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民消费能力和需求,抑制过度储蓄,也能改善投资回报率。
张院长也从宏观经济角度谈了稳定性的管理,中国在世界生产制造网络的中心地位,以及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潜力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助力。
作为国际知名的经济学者,张军身兼四重身份:当今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特聘教授;政策咨询专家。同时他也是核心经济学刊物《世界经济文汇》主编, 并担任多家有国际影响的刊物编委或学术委员,也在国内外二十多家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