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都希望儿女成才。”陈美龄的这句话应该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出生于香港的陈美龄,在1970年代是个红透半边天的歌星。但现在,她最骄傲的是,她把三个儿子都送进了斯坦福大学,其中的教育秘诀是什么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陈美龄曾与邓丽君、翁美玲齐名。
少女陈美龄
14岁时,爱唱歌的她被星探挖掘,在香港出道当歌手,开启成为一代偶像的星途。
17岁,陈美龄受到日本著名歌手、作曲家平尾昌晃邀请到日本录制歌曲《虞美人之花》,不仅获得当年日本民歌大奖,迅速成为日本歌坛风靡一时的偶像,而且红透了香港、台湾等地区。
陈美龄与山口百惠一起登台
那时她常常和山口百惠轮流登上日本偶像杂志封面。这个笑起来有小虎牙的中国香港邻家小妹,凭借外形和歌声,在日本闯出一片天地。
陈美龄与张国荣同台领奖
1976年,她刚刚21岁已经是大红大紫的明星,却突然宣布暂时隐退,远赴加拿大,到 多伦多大学修读儿童心理学 。消息一出,歌迷哗然,在日本的经纪人也被气得够呛。
从多伦多大学毕业后,陈美龄返回歌坛。
30岁在日本结婚后,她并没有像其他日本主妇那样停止工作,而是每次把儿子带到工作现场。这是当时的日本社会不能理解的,引发的争论之大超乎想象,甚至衍生了一个词“Agnes争论”(陈美龄的英文名叫Agnes),陈美龄还因此登上了TIMES杂志。 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看到了这期杂志,给陈美龄写了信邀请她去美国继续念书。 可是当陈美龄终于拿到斯坦福的录取通知书时,却意外地发现自己怀了第二个宝宝。她犹豫不已,决定放弃去斯坦福的机会。
“你希望将来对你的孩子说,为了你,妈妈放弃了去读博士学位吗?很多女生都这样,把为了孩子作为放弃梦想的借口。”在电话中,陈美龄的教授这样说着。
陈美龄不想这样:“我要给孩子做榜样。”
陈美龄获斯坦福博士学位 1989年,陈美龄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修读教育博士,同年11月生下第二个儿子。1994年取得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学位。1996年生下第三个儿子。2015年,陈美龄的第三个儿子继大儿子和二儿子之后再次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引起轰动。 她是如何培养出自己的三个斯坦福孩子的呢?
01
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教育
我一直自认是个“教育妈妈”。为什么我会变成“教育妈妈”呢?我想这和我的成长背景有很大关系。
我父亲生于香港。鸦片战争以后,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占领,战后又再次为英国统治,直到一九九七年回归中国。我母亲则生于中国内地。
生活在那种状态下的父亲,有几句话经常挂在嘴边:“钱财、名誉如流水。一旦出事立刻会被夺走。 但是,知识一旦记入脑子,就不会被人夺去,它会成为你一生的宝物。 所以在你能学习的时候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无论生活有多艰苦,父母都拼命工作,把家里六个孩子都送进了学校读书。对于教育,我父亲始终抱着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 孩子们身上拥有着美好的未来。但有一个前提——好好接受教育。 ”
之前我一度辞去偶像工作到加拿大留学,也是因为父亲的这句话说服了我。当时实在太忙,连大学都上不了,朋友都交不上。眼见我如此糟糕的生活状态,父亲提出建议,希望我去留学。
我在多伦多大学学习了两年时间。正是这段时光使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不光是学习,关于唱歌的意义、自我身份认同等方面,都有了非常深入的思考。之后,我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称号。从此,人生又迈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02
教育的全部责任在于家长
人格形成这么重要的工作,不能扔给学校就不管了。 我始终确信“ 教育的全部责任在于家长 ”。学校和老师只是重要的伙伴,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由家长承担。
小学、初中教的是读写、算术,高中、大学教的是在社会上必需的专业知识。但是,老师的生活方式和对事物的看法,并不一定全部正确。其中,也有一些不希望孩子学习的部分。
这是我去参加二儿子的小学参观日发生的事。某位老师以“人类都是卑鄙的”为题,让学生们讲一讲平时在家,觉得家里人或自己卑鄙的一些事例。
当下我非常吃惊,但还是决定静观其变。轮到我家二儿子,他说道:“我觉得人类并不卑鄙。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我会和他好好交谈,帮助他改正。”而老师听完之后竟说:“你好像没有完全理解这个主题的意思。不管怎样你也努力做发表了,大家拍手鼓励吧。”听他的意思,似乎认定我儿子说的观点是错的。其他学生们演讲的内容,也净是在拼命挑别人的错一样。
事后,我去找了那位老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我并不认为人类都是卑鄙的……”他解释道:“不不,我认为明白自己卑鄙的小孩,更能原谅他人。所以说,让孩子记住自己也是卑鄙之人比较好。”反正那位老师就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丝毫不肯让步。我回家后,重新和二儿子谈了一谈:“没这回事哦。你也好妈妈也好,都不卑鄙。”“我就说是吧。”二儿子这才露出放心的表情。
有些老师的观点确实会像这样有失偏颇。在国际学校里,有歧视亚洲人的老师,也有只认规章制度、以自己的权威使学生服从的老师。 而避免孩子受这些观点影响,就是家长的责任了。
曾经有一年,有位无论如何也和我家孩子合不来的老师做了班主任。那时候,我安慰孩子:“尽可能多看到老师好的地方,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如果实在对这位老师喜欢不起来,也就这一年嘛。”并且,为了不让孩子成绩因为老师的好恶有所下滑,我也更加谨慎地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
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 在这样一个狭小的世界里,被拿来和其他孩子比较,通过学业成绩和体育表现来评测价值。真是残酷的环境啊。有的孩子能够顺利融入学校生活,乐在其中;有的孩子却在学校被彻底“击垮”。家长要非常清楚其中存在这样的风险。无论孩子被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有责任让他们相信自我并拓展自己的潜力。
对孩子教育承担责任的,绝对不是学校和老师。“孩子教育的全部责任,由家长承担。”首先,必须得有这个觉悟。
03
给孩子倾注无限的爱
被爱,才会信任他人。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爱,才会信任他人。相信别人,也就会相信自己。
每天工作完回到家,我一定会把孩子们叫到一起,紧紧拥抱他们,“serotonin,serotonin,serotonin”地唱着我自己改换了歌词的歌曲,对他们说“快给妈妈幸福吧”。没错,serotonin就是幸福的荷尔蒙(译注:即血清素。提高血清素含量能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带给人更多快乐)。和最喜欢的人待在一起,头脑中会分泌出这一物质,是一种可以让人开心的激素。
我觉得,我的儿子们从小就开始明白自己是“ 妈妈幸福的源泉 ”。
“只要宝贝在我身边,妈妈就是最幸福的哦。”我从不害羞把这句话说出口。当然了,像“好喜欢好喜欢”、“I love you”这样的话每天也都挂在嘴边。通电话的时候,最后我一定会和儿子们说“I love you”,而他们肯定会回一句“I love you too”。
能与孩子们一同度过的时间,只是人生一瞬而已。等他们开始去上幼儿园、上学,一天之中只有几小时能待在一起。等变成初中生、高中生,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少。正因为此,我才认为在身体和大脑急速成长的婴幼儿期,尽可能多分一些时间给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想要倾注充分的爱,并不光是长时间待在一起就OK了。如果只有一点点时间,那就提高时间的“浓度”吧。
有人说,被爱意环绕成长起来的人,在主动爱人时也不会有丝毫犹豫。我觉得这不仅限于爱“人”。对被爱着长大的人来说,蓝蓝天空、清新空气、太阳、彩虹、星星,还有自己生活的街道也好社会也好,都能在其中感受爱。在自己周围能体会到爱的人,就是幸福多多的人。
人生中多些感动,寂寞的时间也就少了。
人类的强大不单单是力量上。心中存有多少爱意,这个人就能变多坚强。之后就可以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不害羞地直接表达爱意很重要,爱的表现方式越夸张越好。让孩子“在爱中成长”,这在任何时代都是真理。
04
记住,以孩子优先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行动,你会更轻松。
不斥责,尝试适当表扬(Instea of scoling,try appreciating)。
抓住孩子做错事不放,只会助长他们的恶习。
绝对禁止体罚 。
以说服代替体罚。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绝对不能进行体罚。
经常遭受体罚的孩子,会有错误的观点,认为力气大的人才是伟大的。然后在自己碰到不如愿的情况下,也会靠武力解决。
体罚的手段,可能在父母比孩子力气大的时期是有效的吧。但是,等到孩子比你力气大的时候,立场瞬间逆转。因此,绝对不能给孩子植入“力强者控制弱者”的错误观念。
当我的孩子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我会一直和他们谈话,直到他们接受、认可为止。在我家,把这称为“说教”。
05 不要期望如朋友般的亲子关系
对父母毫无敬意、感谢的孩子,是不会受任何人信赖的。
无论和孩子有多要好,我都从不指望亲子关系真的像朋友一样。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希望孩子对父母怀有敬意。因此,我认为父母就要有父母的样子,展示出认真生活的姿态,送给孩子一个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以说话方式为例,“讨厌!”“吵死了!”如此失礼的话,别说是父母了,只要是比自己年长的人,绝对不可以说。这是我家的规矩。在我们家,伤人的话也是严厉禁止的。
有一次,在机场碰到了这样一件事。在我前面站着一对母女,十几岁的小女孩突然对自己的妈妈说:“去死吧。吵死了老太婆。”那位母亲一言不发,而我却惊讶得哑口无言。
最近,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一个误解,认为父母和自己是对等关系。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父母,真到关键时刻,做不到好好管教孩子。对这种“朋友式的亲子关系”,我始终是存有疑问的。特别是当孩子对自己态度恶劣的时候,父母虽然表面装作无所谓,实际上真的会很心痛。
在美国,孩子可以直接喊父母的名字,容易让人觉得这样的亲子关系既坦率又平等。 但实际上,父母仍然是拥有严肃权威的一方。
亲子关系融洽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一定不能让孩子产生误会。希望家长们要好好教导孩子对长辈有礼貌,常怀感谢之情。 教育孩子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有些家长觉得力不从心。《死时谁为你哭泣》的作者罗宾·夏玛说:“不是因为某件事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让这件事变得很难。” 本文部分来源:《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