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签证
签证的办理比想象中要快很多。拿到offer之后,你需要先向学校发送一个I-20的申请,将护照、存款证明等文件整理成一个pf,供学校审核。通过后,学校会帮你生成一个SEVIS ID,同时寄送纸质的F-1/F-2表格至家中。拿着护照和F-1/F-2的表格,你就可以预约美国大使馆的面试了。
我们是在上海领馆面试的,面试之后的3个工作日就可以拿到护照。F签的有效期为5年,是可以超过护照的有效期的。
② 机票
虽然说开学尚早,但是提前预定机票还是可以节约不少预算的。
一种方法是通过天巡或者携程等平台,对比哪家航空公司的机票会比较实惠。另外,你也可以关注下各大航空公司的打折信息,特别是最近开通到北美的新航线的。比如,我们的学校位于芝加哥,我就用10万积分在东航上兑换了一张直飞的商务舱机票,如果单买的话要16,000元。商务舱乘客可以托运2件32KG的行李,作为金卡会员还能再额外托运1件32KG的行李,打包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③ 行李
第一次长时间在国外生活,心里实在没谱,感觉从被褥到电饭煲,什么都想带上。不过咨询了一圈朋友后发现,其实在美国很多日用品是蛮便宜的,中国城也十分万能。比如,你可以在美国商场以99美元买到枕头、被子、被套、枕套,而且是king size的名牌,所以完全没必要卷铺盖上飞机。唯一建议可以多带点的是常用药,胃药、感冒药等……隐形眼镜和眼镜可以多配点,因为在美国配要开处方的。女生还可以带旗袍男生带唐装,总有场合穿得上。你还可以在国内买一个小米盒子海外破解版,这样在美国也能看中国的电视台和电视剧了。
④ 住宿
一般同学们都会选择学校的住宿,但以家庭为单位的也可以选择在外租房。虽然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学校住宿一般性价比高,带家具,而且方便之后的小组学习讨论。想要耳根清净的不妨选择租房。
但是如果没时间提前去美国看房该怎么办呢?
我们使用了apartments.com的一个app,它可以像谷歌街景一样多维度呈现空间,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的房子都是和出租房合作的,不收佣金,并且你可以直接和leasing professional直接沟通,如果找中介的话,佣金是很昂贵的。但这个app需要美国注册的Apple ID才能使用,大家可以上某宝淘一个美国ID。对了,老外不像中国人那么讲究房间的朝向。
⑤ 换汇
从去年下半年汇率跳贬开始,我就一直在关注美元汇率动向,甚至是在家属拿到offer之前就开始蚂蚁搬家式的换汇,因为每人每年都有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最方便的方式是通过银行app,但凡看到美元汇率跌下来了,就及时购入现汇存在账户里。现汇超过一定数额,也可以购买相关美元理财产品。譬如我购买的是招商银行的美元理财,收益在2%左右,建议存3个月以上,虽然不多,但T+1就能赎回,再算上汇率差,也算是薅一点羊毛吧。我还了解到招商银行向境外汇款上限是5万美金,电报费150元,手续费收千分之一。如果是金卡客户手续费优惠50%,如果是贵宾客户(存款超50万人民币)即免手续费。
⑥ 手机
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就算出了国,还是离不开国内的手机。从银行到支付宝……现在手机绑定的账号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决定保留在国内的手机号。打过电话给联通咨询,每个月花个位数就能保留最基本的功能。如果你打算放弃国内手机号也没关系,但千万记得和各种app,特别是支付宝、uber之类的解绑,否则下一个被盗刷的就是你。
⑦ 保险
一般学校都会要求学生的医疗保险只能通过学校购买,这样处理起来方便。而学校的保险一般只涵盖诊断费用,买药的话要自费,所以这是为什么建议大家多备常用药。
陪读家属也可以考虑在出国之前购买保险公司的高端健康险。比如,我了解到平安保险针对留学生家属的健康险1年的费用在3万元左右,这和学校6000美元/年相比还是有价格优势。不过也有人表示国内的保险服务跟不上,而且一般有一些隐藏条款,还是建议买学校的比较好。
另外,学校的保险是可以覆盖一些家属生孩子的费用,而这个是国内的保险做不到的。
⑧ 疫苗
学校规定的疫苗建议尽量在国内打,如果之前打过,只要向学校出示医院的证明记录即可。肺结核测试是唯一一个必须在美国做的。如果在美国期间有计划去南美和非洲地区游玩的,可以在国内打好黄热病疫苗,价格比在美国打便宜不少。学校对家属没有规定的疫苗要求,但还是建议打一下。
⑨ 预习
一些学校会给国际学生安排pre-school的课程。譬如我家属所在的学校安排了为期1个月的自费项目,帮助他们更快地了解美国文化,融入美国生活。学习英语什么倒是其次的,如果没有海外学习经验,能够提前体验美国课堂文化,甚至是了解老外喜欢的橄榄球、棒球,还是对之后的学习和社交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提前来美可以陆续把家具、银行、手机等杂事都办了。如果没有类似的机会,建议你也别虚度光阴,预习一下未来的课程,或者深度了解美国文化。
⑩ 告别
吃散伙饭这种事情就无须赘述了。
珍惜在国内被家人和朋友环绕的每一天吧,因为不知道下一次见面,又该是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