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开始留学的你,怕出国后被歧视、被排挤;正在留学的你,怕没法打破自己固有的那一小片社交圈。
文化差异这种现象,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我们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出国前,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掌握了在课程、学习和生活等基本情境中使用英语与人沟通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除此之外就不再有其他方面的文化差异阻碍我们顺利融入美国的生活。
语言不通虽然能极大地阻碍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正常地交流,但只有真正经历过国外生活的人才明白,克服了语言不同这个障碍只是这条漫长的文化破冰之旅的开始。
文化差异的深层来源
文化是一个民族建立在自己的信仰、价值和规范体系之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它不仅影响我们的言行举止,也影响着我们在内心深处如何看待其他事物。最明显的一个对比,就是在美国的课堂上随口插话的美国同学和战战兢兢、被点名后才站起来才会回答问题的中国学生。
出过国的人总会说,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里都会存在对外国人的文化偏见。文化仿佛是我们的一副有色眼镜,即使是我们自己在看外国人的行为时,也总会用自己文化的标准去评价、衡量他们的所作所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在理解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时,通常会综合自己固有的的认知体系和思维逻辑、以及在事件临场发生时即时产生的感受。对于外来的文化,我们通常会产生对未知的不确定、对冲突感的不适应和对陌生事物的不理解。
抛开不可控的临场感受不谈,如何在与另一种文化发生碰撞时在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看法,进而在自己的价值体系中为该文化锚定一个合理的位置并且主动地适应和接纳,就成了克服文化差异时首先要做的事情。
避免来自自身的文化偏见
怎样才算是为另一种文化树立了正确的观念?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根本找不到唯一的答案。
文化是一种事实上包罗了万象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对一种文化抱有一种有别于他人的看法和态度。因此,我们无法断定哪一种特定的文化观念是完全正确的;但对于不被提倡的极端文化观念,我们却能肯定地指出必须要避免的两大误区:一是仇外,二是媚外。这二者都是需要我们避免的极端化的文化倾向。
作为留学生,尽管几乎不会走向极端,但我们也经常被心里过激的文化倾向所困扰。初次来到了美国这个与中国差异巨大的文化圈时,往往在一开始先沉浸在超常的兴奋和惊喜中,对身边的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与期待。等惊喜慢慢消退,体会到自己身上的文化根基,变得非常敏感,有些时候甚至因为过分思念家乡而想要马上回去;而对身边其他人针对自己的文化偏见,特别是对某些极端排外的现象也会感到十分气愤。
这个转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因为刚刚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还不够平稳的心理状态在两种极端化的文化偏见之间震荡、游移。
最后,随着见识和经历慢慢积累,留学生必须要在国外为自己找到一种稳定并且合适的文化观念,这样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对各种预料之外的挑战。
如何应对当地人的文化偏见
此外,作为外来者留学生也会被当地的外国人看作一类不平常的存在。在美国,各个种族、国家的人在这里共同生活,我们能遇到的绝大部分当地或外来人群都是友好的。虽然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某种偏见,但通常都是怀有跨文化交往的愿望。只要我们友好得体,都是可以成为朋友的。
最后,我们还要警惕极端的文化偏见和排外情绪。在大部分留学的国家里,极端的排外活动并不多见,常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不理解和反感情绪。因为饮食、起居、交往等文化习俗的不同,留学生的一些行为也许会让当地人感到不解,例如生活习惯不同、沟通方式不和等细微但是经常影响到日常生活的事情。
因此,我们到国外学习,首先就要学会辨别、适应和应对不同人群的各种文化观念。找到自己认同的、合理的文化观念并牢牢坚持,以友好、接纳、理解的态度面对来自其他文化的人群,并且远离那些对外来文化抱有极端看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