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
澳大利亚北部靠近赤道,属热带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雨季时,大量降雨为当地带来生机,滋养繁茂的热带雨林;干季则相对干燥,植被颜色渐淡,呈现出别样的景象。东北部海岸受信风带和东南季风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超过 2000 毫米,雨林中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丰富。
东南沿海的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等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宜人的气候为葡萄种植提供了理想条件,让这里成为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塔斯马尼亚岛和大陆东南角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气温适中,有利于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发展。
内陆和西部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占据主导,干旱少雨,温差大,沙漠广布。著名的红色沙漠中心地区,降水量极少,是世界上最为干燥的地区之一。而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雪山地区,高山气候使得这里终年低温,降雪丰富,吸引着众多滑雪和登山爱好者。
影响气候的关键因素
纬度是塑造澳大利亚气候的基础因素。大部分领土位于南回归线以北,太阳直射角度较大,导致内陆地区炎热干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同样显著,东部纵贯南北的大分水岭,阻挡了东南季风,使山脉两侧气候差异显著。山脉迎风坡降水丰富,背风坡则干旱少雨。
洋流也在澳大利亚气候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东澳大利亚暖流带来温暖湿润的空气,使得东岸气候相对湿润;西澳大利亚寒流则带来寒冷干燥的空气,致使西岸气候干燥。
气候变迁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澳大利亚气温上升势头明显。自 1910 年有全国记录以来,澳大利亚气温平均上升了 1.51 摄氏度。2013 年至 2020 年这八年,跻身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十个最热年份之列,其中 2019 年名列榜首。
伴随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愈发频繁。干旱致使农作物减产,严重影响农业经济;暴雨引发的洪水对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破坏;炎热天气加上强风,常常引发森林火灾,2019 年至 2020 年的 “黑色夏天”,罕见大规模野火过火面积超过 24 万平方公里,动植物资源损失惨重。此外,海水升温对大堡礁等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珊瑚大规模白化情况日益严重。
应对气候挑战的举措
面对气候挑战,澳大利亚政府积极行动,承诺到 203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 2005 年水平降低 43%,并制订 “净零 2050” 计划。政府致力于加大新能源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推动企业和个人采用新技术减少排放。
民间也积极参与应对行动,如开展 “清凉城市工程”,将部分街道路面改为浅色,反射太阳光,降低路面温度;在墨尔本,市政委员会设定每年种植 3000 棵树的目标,增加城市绿化,降低城市温度。
澳大利亚独特而多元的气候,不仅塑造了这个国家的自然风貌,也促使澳大利亚人民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