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区1:泛泛而谈,缺乏个人特色
❌ 典型表现:
- “我一直对XX专业充满热情……”(无具体事例支撑)
- “贵校是世界名校,师资力量雄厚……”(套话,适用于任何学校)
- “我相信这个专业能改变世界……”(空洞的口号)
✅ 修改建议:
- 用具体经历证明兴趣:
- 差:“我喜欢计算机科学。”
- 好:“在高中时,我自学Python开发了一个校园考勤系统,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编程如何优化现实问题。”
- 结合学校特色:
- 差:“我想申请曼彻斯特大学,因为它是顶尖学府。”
- 好:“曼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特别是Prof. Smith的NLP项目,与我的兴趣高度契合。”
雷区2:写成简历复述,没有深度思考
❌ 典型表现:
- 罗列成绩、奖项、实习,但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些经历重要”
- 只写“做了什么”,不写“学到了什么”
✅ 修改建议:
- 用“经历+反思”结构:
- 差:“我在银行实习3个月,负责数据整理。”
- 好:“银行实习让我发现金融数据分析的漏洞,这促使我研究机器学习在风控中的应用,并在校报发表了相关文章。”
- 突出学术潜力:
- 差:“我数学成绩很好。”
- 好:“A-Level数学的拓扑学课题让我对抽象数学结构产生兴趣,我额外阅读了《Introduction to Topology》并尝试证明简单定理。”
雷区3:过度夸张或编造经历
❌ 典型表现:
- “我从小就立志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不切实际)
- “我独立完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明显夸大)
✅ 修改建议:
- 诚实但突出亮点:
- 差:“我发明了革命性的环保技术。”
- 好:“在环保社团,我带领团队优化校园垃圾分类系统,使回收率提升20%。”
- 用细节增加可信度:
- 差:“我对心理学有深刻理解。”
- 好:“读完《Thinking, Fast and Slow》后,我设计了一个实验,验证了认知偏差对决策的影响。”
雷区4:忽视专业要求,套用模板
❌ 典型表现:
- 同一篇PS申请不同专业(如经济、管理混用)
- 未体现专业所需的核心技能(如申请金融却只提兴趣不提量化能力)
✅ 修改建议:
- 研究专业官网:
- 差:“我想学商业管理。”
- 好:“LBS的MiM课程强调实战案例分析,这与我参加华为商赛的经历高度相关。”
- 匹配课程设置:
- 差:“我喜欢法律。”
- 好:“UCL的LLB课程提供‘AI与法律伦理’模块,这正是我未来想研究的领域。”
雷区5:语言浮夸或错误百出
❌ 典型表现:
- 滥用复杂词汇(如“exacerbate”“plethora”显得生硬)
- 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中式英语)
✅ 修改建议:
- 简洁清晰的表达:
- 差:“My unparalleled passion is unequivocally demonstrated…”
- 好:“My interest in architecture began when I designed a model eco-house for a school project.”
- 避免常见错误:
- 差:“Although I have no experience, but I am willing to learn.”(重复连词)
- 好:“Despite limited experience, I have actively sought opportunities to learn through…”
总结:优秀PS的4个黄金法则
- 个性化:用真实故事展现独特动机
- 学术性:证明你具备专业所需的能力
- 相关性:紧密联系目标专业和学校
- 专业性:语言流畅,无低级错误
最后检查清单:
- 是否避免陈词滥调?
- 是否每段经历都有深入反思?
- 是否针对特定专业/学校调整内容?
- 是否让非专业人士也能读懂?
一份好的PS不是堆砌成就,而是讲好你的学术故事。避开这些雷区,你的申请成功率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