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少子化的加剧,日本等高等教育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大学进学率持续攀升,已进入“ 全入化 ”阶段,即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学生几乎都能进入大学。这一现象不仅影响日本本土学生,也为希望赴日深造的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F级大学”(Fラン大学)问题成为了社会热议的焦点。一方面,有人质疑这些大学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普及是否意味着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的使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根据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理论,高等教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精英阶段(就学率低于15%)、大众阶段(就学率低于50%)和普及阶段(就学率超过50%)。日本的大学进学率早已超过50%,进入了所谓的“普及阶段,即高等教育向所有人开放。
数据显示,2024年度日本的大学(含短期大学)进学率已达62.3%,其中四年制大学为59.1%,短期大学为3.2%。然而,由于少子化,大学整体招生人数正在减少,导致大学录取人数低于招生计划,几乎所有申请者都能被录取,这便是所谓的“全入化”现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学习目标日益多样化,传统以学术精英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现实需求。
“F级大学”
“F级大学”通常指那些在大学排名中录取标准较低的大学,社会对其价值产生质疑,甚至嘲讽它们是“毫无意义的大学”。也就是留子嘴里的【野鸡大学】然而,从日本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大学的出现是全入化的必然结果。在大学普及的时代,大学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承担着更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无论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大学都必须提供多元化的教育,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同学们放心,日本很多F级大学的存在,也 并不意味着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而是社会需求变化的体现。对于留学生而言,日本大学的全入化不仅降低了入学门槛,也提供了更多机会,但同时也需要警惕低质量教育的陷阱。 不管F级大学有多少,咱们不要去上就行了!
举例:东京福祉大学
东京福祉大学因为太“水”而出名,但其实比这所大学还水的院校和同层级的院校并不少。如果有同学只是想拿个东京地区院校的学位,东京福祉大学毕业后回国也是认可的。
举例:日本经济大学
这所大学真正做到了“学生就是客户,客户就是上帝”,学校地理位置好,学费收的也不贵,而且超低要求大规模招收留学生,因此常被用来拿保底签证。 这类学校往往严格抓出勤率和学业考核,许多留学生因课程跟不上、出勤率低等原因被劝退或退学。
那么 如何避开F院校 呢?方法很简单!
中国教育部认可
教育部官方认可的日本大学名单,可以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院校查询页面找到。判断院校是否被教育部认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步!
优先选择历史悠久的院校
建校时间长的院校往往具有完善的学术体系、较高的信誉和社会认可度,并且校友资源丰富。这类院校爱惜羽毛,通常不会为了短期利益大量招收留学生,而且“严进严出”,重视整体生源质量和办学声誉。如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和东京大学等。
选择报考门槛较高的院校
能让你感到学习压力的大学,才是真正值得投资的成长平台。判断参考门槛高低可以看EJU分数要求、校内考或面试的难度、语言能力要求。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名校仅需要递交书类材料,看似报考门槛低,实则竞争压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