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的“性价比”如此诱人,自然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不过,当大批学生涌入澳洲留学市场时,一些潜在问题也开始显现。
前不久,有墨尔本大学的白人学生投诉,班上的教学和同学讨论全是中文,搞得他一头雾水,甚至怀疑这到底是个英文项目还是中文项目。
虽然墨尔本大学官方回应称,学校的一切教学和学术研究都基于英文,但这种现象还是让人不禁打个问号。
Ben在墨尔本大学读会计硕士时,深刻体会到了“扎堆的中国人”现象。一个班上50人,基本只有2-3个“外国人”,其他人都可以用中文沟通。尤其是商科和工程类专业,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Zoe目前所在的社会工作专业也类似。“我们专业只有两个本土学生,其他都是来自亚洲的,印度学生和中国学生占了70%以上。”
在热门专业里,华人面孔占据了半壁江山,尤其是会计、计算机科学、工程等专业。确实有“来澳洲上学,就像是换了个语言环境的国际班”的感觉。
至于学习的实际情况,已经读完两年本科的Leo表示,新闻里提到的情况不算夸张。
一方面,大学官方声明中提到的“英语是学术语言”并不假;但另一方面,留学生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也确有其事。
Leo身边有部分同学连基本的英语沟通都困难,课堂上难以与教授顺畅交流,课后作业代写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Leo身边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曾用过AI或代写服务,这让人不禁疑惑,有些人来到澳洲,是不是不怎么“自己学”也能顺利拿到学位?
不过,Ben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澳洲大学“水不水”其实取决于学生个人。如果有人走“捷径”,自然学不到什么真东西。
换句话说,即使在美英顶尖大学读书,如果只是在“镀金”而非学习实质内容,那么在职场上,依然是靠实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