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放手”父母,允许孩子有自由空间,以及重燃他的自主生长的动力,给予他闯荡世界的底气。
留学申请季已经过半,一部分要来新西兰留学的孩子已经开始打包行李,准备2月份入学。
对于中产阶级的普通家庭来说,送孩子留学虽然并非孤注一掷,但也是背负了很多期许与代价的决定。对于孩子来说,留学不是对父母辛勤付出的回报,而是一段必须全力以赴的旅程。
留学海外的底层逻辑
然而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留学,包括语言的学习、生活的自理、异国文化的适应等,尤其是新西兰,不少孩子会有意料之外的“难以适应”。这样关于留学的底层逻辑,或许中介不会告诉你,但缺一不可。
生活中的小智慧
其实大多数送孩子留学的家庭,并不富裕到可以随意挥霍的程度,新西兰的物价是国内的翻倍,精打细算是生活的常态。在会员日逛超市、特价的时候囤货、买二手商品、不下馆子不喝咖啡……如果在生活中有足够的小智慧,买打折商品慢慢便会成为一种乐趣。
强大的内心
留学的孩子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尤其是离开父母家庭,独自在异国他乡的孩子,当面对经济压力,以及各种状况和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策略来应对。
未来的规划
留学,看起来在国外还有好几年的学习时间,然而岁月如梭,如果不提前规划会变得很被动。如果在新西兰上高中,需要规划大学想学习的专业,甚至就业方向,这个直接与日后的移民相关,所以尤其重要。
给留子们一个小建议,无论是读大学还是硕士,能不兼职就不要兼职,应该把全副心思放在学业上。在功课上努力,导师能看见,并且能推荐,只要成绩足够好,毕业时导师就能为你写推荐信,甚至有合适的工作也能内推。相比起兼职打工赚得的零花钱,这部分的“隐性红利”价值更高,对日后就业和移民都有大大的帮助。
独处时的自我调节
在新西兰学习和生活,最难度过的不是学习繁重的时候,反而是清闲而孤独的日子。独自一人远在他乡,有苦不能诉,有难自己扛,不必逢年过节也会倍思亲。
留子们如果无法扩张自己的社交圈,那么除了学业,也要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能在独处的时候充盈自己的生活与内心。运动、画画、读书、摄影等都是不错的方法,自我调节和独自消化负情绪,这是一门修炼,我们都应该学会。
坚持做自己,不攀比
留学生的家庭再普通,生活条件或许也相对比身边的同龄人宽裕一些,然而同在国外,周遭的朋友肯定有更加优越的,留子们要学会不攀比,而是专注于自我的成长。
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终点更是大相径庭。何为理想的生活状态,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成功与幸福,唯有坚持做自己,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上述的这些底层逻辑,似乎都是明摆的道理,但实际做起来却一点也不简单。要求孩子们在留学前都能明白并且能做到,大概是不可能的。但若能在留学期间,慢慢觉醒,看清自己和未来的道路,这就是一种成长,也是留学的意义。
再跟父母们强调一次,留学并非“金钱可衡量的投资回报”,而是给孩子一双“隐形的翅膀”,让孩子有自由飞翔的底气,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