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大家都只盯着QS前100的院校,可是就2025年来说,中国内地前一百的院校只有5所:
北京大学(14)、
清华大学(20)、
复旦大学(39)、
上海交通(45)、
浙江大学(47)、
前100没有了……
前两百还有4所
中国科技大学(133)、
南京大学(145)、
同济大学(192)、
武汉大学(194);
还有港澳地区
香港大学(17)、
香港中文(36)、
香港科技(47)、
香港理工(57)、
香港城市(62)、
澳门大学(245)、
香港浸会(252)、
澳门科技(464);
……
也就是说中国内地只有10所名牌大学是QS前200,劳烦诸位仔细想一想高考/考研报考这些学校会是什么难度?
留学虽然是一门生意,但更是人才和良心工程,拿到名校Offer固然皆大欢喜,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它只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国外院校低进严出的说法由来已久,我也是切身体会(工科真der累……),能否顺利毕业也是需要提前综合考量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所以因人而异差异化、定制化的去为学生做接地气的长远规划是比较理性和有人情味的。
梦想要有,而眼下的路更须走的扎实。学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过入学校语言要求的门槛,更是对自己将来学习和生活的保障,早点启航、迎风起势,英语会是一条不断复利的道路,它会带你打开一扇门,去学习新的知识,结交新的朋友,带你看见一个崭新的世界,启发你领略别样的风趣。
科研和实习,我认为一方面是学术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伴随学生一生的软实力体现,对将来就业、考研、考公、评职称都是有助力的。论文对于将来有读博计划的学生来说,助力是非常大的。
今天做方案时的一些小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