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有几百所高校,都能排一列长长的清单,让人眼花缭乱。而且你能分清楚大学和大学之间的区别吗?事实上,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灵魂和规则。
应该按照怎样的规则和标准选择大学呢?怎样才能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率?怎样才能在就读期间愉快地生活学习?根据这一套德国标准,你就能更容易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选大学之前,先放松自己!
德国有几百所高校。哪一个是适合我的?按照哪些规则选择呢?其实你是在科隆还是柏林读的大学其实对于你的职业生涯来说,影响不大。
在过去几周,我们研究了100多家德国最大的企业董事会后发现,大部分董事会成员,也即在大型德企工作的高层和社会精英都是从普通的德国公立大学毕业的。
一定要精英大学么
德国以外的很多国家都特别追求“精英”这两个字眼。比如法国,没有法国国家行政管理学院的毕业证你就很难找到很棒的工作;在美国,毕业证上没有哈佛或者耶鲁这样的字眼你也难踏入高端企业的大门。然而德国人不。也就是近几年,德国才开始鼓励所谓的“精英大学elite-uni”。所以精英这样的字眼才逐渐受到重视。
不过,大学和大学之间必定是有差异的。选大学之前,还是要考虑3、4分钟,想想哪个大学适合自己。为了让你更容易决定,我们拿出这些德国高中生常用的选校标准,排列顺序从极其重要到不重要,依次递减。
选校标准
▶名额限制(nc):名额限制条例就是在你和梦想大学之间的一堵墙。限制因专业不同、联邦州不同、大学不同而不同。比如在萨克森安哈尔特或者石荷州被录取到牙医专业比在拜仁、柏林或者黑森要容易。所以,最开始你就要考虑的是这个名额限制问题。
▶地理位置:德国人考虑的第二重要的标准是高校所在位置。是住家里还是租房?每天30km或者40km去学校上学是可以的,前提是你有车。50km的往返就是可笑了。不要低估时间和精力,一天还行,日日如此会疯。而且,会影响学习。不过对于留学生来说,我们几乎不考虑这一点了。
▶城市:城市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第一位的。毕竟你得在这城市呆几年。而且还得感觉舒适。每个人都知道德国首都柏林,但是你知道图宾根吗?如果不知道,那么你可以了解一下你不熟悉的城市的文化、娱乐或者可用来慢跑的公园。或许,这些你不了解的德国城市也是很适合读大学的。
▶钱:德国的生活成本总体来说是不平均的。东部比西部低,杜伊斯堡的租金比杜塞尔多夫低。如果你没钱,那就不要去汉堡或者慕尼黑上大学。也不要低估那些有名的大学城,因为即使这城市不大,但是会因为它是大学城而住所稀缺,租金昂贵。所以比较城市的平均租金是极好的做法。
▶专业:和中国人不一样,德国人最先关心的不是专业。专业是你要考虑的第五重要的标准。当然,不同大学的经济学不同,不同大学的日耳曼学也不同。那么我的专业到底有哪些内容?有哪些重点?有在本专业学术权威的教授吗?有必须要做的实习吗?有必须要完成的国外交换学期吗?将这些内容和你的未来职业需求进行对比。
▶校园生活:让我们诚实一点,有趣的校园生活难道不是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吗?这一点甚至和专业能力一样重要。研究发现,校园生活甚至是决定大学生择校的最重要标准。比如宿舍如何?体育活动是否丰富?晚上有哪些排队或者俱乐部活动?在网络上找找你就会了解一切了。
▶师生比:说到公立大学,就会想到人头攒动的大教室。所以在很大的大学教授几乎无法花精力在个别的学生身上。然而,小城市的人数不多的大学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事实上,小城市的大学师生比不一定更良好。柏林的大学生一定想不到明斯特、弗莱堡或者哥廷根的大学也会有那么多大学生。
▶排名:大学排名通常被过度重视。因为排名把大学的复杂情况割裂成特别简单的一二三。简单清晰明了然而有时缺乏真实性。比如,曼海姆大学逐年使得自己的企业经济学领域越来越有声誉,而企业的人事部门也会注意到这一特点从而为曼海姆大学的学生提供就业可能性。所以,求职时强调大学排名有可能为自己加分。虽说大学排名有些用,但是没必要过度强调大学排名。
▶城市经济:城市经济会阻碍或帮助你在读书期间建立和企业之间的重要联系。因为你毕竟想要、应该也能够在读书期间完成一个实习或者至少做一份兼职来收集经验或提升简历。将当地的经济考虑进去。城市有哪些大企业?有哪些重要行业?可以在这个城市做什么?比如:柏林有繁荣的媒体行业,但是没有工业。典型的大学城研究很顶尖,但是象牙塔的学生缺乏在现实生活中的锻炼。
▶伙伴大学:如果想要国外交换,那么可以看看大学有怎样的伙伴学校。它是有南非的大学呢?还是只有中国的伙伴学校?如果你想去说西语的国家,而大学的伙伴学校只有英语国家的选项?如果有出国的愿景,那么提前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