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艺术留学中热门的专业,毫无疑问一定是交互设计。
作为一门被国家留学基金委点名扶持的新兴专业, 交互设计从兴起之日开始就备受追捧, 不少人都在跨专业转申交互。
不过有一个问题:交互设计似乎在综合大学和艺术院校中都有开设,
那么普通艺术生应该如何选择?哪些院校的交互专业更适合艺术生跨专业申请呢?
申请难度的区别
Winland Art&Design
相信但凡对交互设计有一丁点了解的同学,应该都听说过全球公认的交互设计排名第一的院校: 卡耐基梅隆大学。
作为世界上最早开设人机交互专业课程的院校,卡梅在交互领域的研究距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 拥有包括苹果、微软、谷歌等一众知名合作企业。
因此,虽然其他院校的学科排名“各花入各眼”,但卡梅的地位却没有任何争议。但是,交互领域超高的地位,外加卡梅本身也位列USNews美国大学Top25,申请难度也称得上“众望所归”:
- 3封推荐信(其中2封需来自学校现任教员)
- 个人陈述(包含在人机交互或相关领域的背景介绍等)
- 个人简历及证明材料复印件
- 视频介绍(包含爱好/经历/目标/未来计划)
- GRE与作品集为非必需项
- 托福100(单项25+)或雅思8.5(单项8.0+)
且不说过超高的语言要求,即使是前面的常规项,想要完全满足门槛也并不容易;
还有 作品集,虽然写的optional,但对于绝大多数缺少理工科基础的艺术生来说,这可能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你optional了,offer大概也就optional了。
相比较来说,艺术类院校交互设计专业的申请难度则要亲民的多。
以同样处于交互顶尖水平的 英国伦艺-LCC学院 为例,该专业强调交互在不同领域的跨界研究,特别在申请要求中注明: 欢迎没有理工科背景的艺术生申请。 另外在申请材料和评选标准上, 伦艺-LCC的表述也没有综合大学那么笼统,而是有许多细致的指引 ,比如:
- 在专业学科领域有足够的经验或潜力
- 具有良好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能独立工作,且有团队合作的意愿
- 对交互设计领域的批判性理解,以及能够进行设计研究和反思性思考的能力
- 个人陈述 应包含感兴趣的领域、擅长研究的领域和预期项目的重点,以及项目制作的规划
- 作品集 应该以概念和研究为基础的,展示思考和制作过程,以及测试和实验的好奇心
- 愿意在数字网络系统中探索,并意识到它们如何塑造人类行为的不同背景 除以上这些细致的要求之外,LCC交互专业的其他要求就只剩下 Honours degree,和雅思6.5(单项5.5)的成绩要求。
总的来说,综合大学的交互专业申请要 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成绩、职业规划、行业经验、语言能力进行评估 ,作品集可以是加分项,却不是决定性的关键材料;
而 对艺术类院校来说,申请的重头戏依旧在作品集 ,而且交互专业还对作品集该怎样做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
课程方向的差异
Winland Art&Design
交互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名称,而是一个专业分类,其中主要包括了三种交互设计:
- 用户界面设计(UI)
- 用户体验设计(UE/UX)
- 人机交互设计(HCI)
其中,人机交互HCI方向是与目前最新的科学技术对口性最高的一个(如VR/AR/AI等),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人才最稀缺的学科方向之一。
比如伦敦大学学院(UCL)的交互专业硕士分为三个学期,第一学期学习基 础的交互设计理论与人机交互工程学;
第二和第三学期则要从提供的模块中 完成独立的设计项目。
用户界面设计(UI)是最常见的交互设计,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电脑网页、手机APP都少不了它。
UI设计的成品看上去似乎更像是平面设计,但其背后 涉及到交互界面设计、人机交互模式的思考 ,以及信息框架和可使用性的考量。由于对平面视觉传达能力有一定的门槛,因此开 设UI方向交互设计的院校多以艺术类院校为主 ,课程也具有更好的指向性。
比如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的交互设计主要分为APP界面设计和交互数字媒体两个大方向:
APP界面方向的课程引导学生结合调研,找寻不同APP界面之间的异同点,探索美观度和实用性的平衡;
交互数字媒体方向的课程则 专注于扩展交互在媒体、品牌、装置,甚至是空间、音乐中的跨界应用。
对于艺术生来说,UI方向的交互设计是入行门槛最低,但就业需求量又很大的方向;
用户体验设计(UE/UX)是目前开设范围最大,热门程度最高,也是就业需求量最大的一个方向。
相比于UI和HCI,用户体验设计 既不会对理工科背景要求太高,也不会过分要求申请者的美学能力 ,因此开设院校和学生数量也都偏多。
UE/UX设计的课程普遍更关注认知学与人因工程学的探究,并会通过大量而深入的用户研究探索用户痛点。
总的来说,交互设计选择综合大学还是艺术院校,一方面要考虑申请难度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与院校具体的课程方向有关,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