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迁?看你想抵达的是哪一层
首页 > 顾问主页 > 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迁?看你想抵达的是哪一层

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迁?看你想抵达的是哪一层

2024-07-21...

阅读:11 收藏:0 评论:0 点赞:0

3秒免费留学费用评估

提前算一算,出国留学要花多少钱?

获取验证码

开始计算

如何用教育来实现阶层的流动? 作为家长,我们能做什么?

如何用教育来实现阶层的流动?

1、“头部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 最不可能“公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 。因为它们的头部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比如这些年,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几乎没有怎么增加招生,而报考的学生却增加了七八倍,就显得录取比例尤其低。

好大学不可能多招,也就是说 这个世界的教育永远是金字塔结构 。就好比在上海,华山、瑞金医院,“对不起,就这么多病床”。

另一方面,人本身就有差异,家庭环境有差异,时间、地点这些外部条件可能也有差异……这些差异最后累计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差别。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你抹不平, 试图把它抹平也根本没有意义。

不同的家庭的培养目标也不能一样。

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要鼓励孩子学个“一技之长”,能实现吃穿不愁。

对于大多数城市中产来说,“读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是主要的机会。 对我们大部分市民来讲,基本到此为止了。 大家都看着创业一夜暴富的神话,但创业成功率其实真的很低。

还有一些家庭想的是“我的孩子要比我强,要走精英道路”,就要知道 这是一条特别辛苦的路。 因为一方面基本技能得掌握,另一方面,领导力等这些能力你还得具备。

比如,美国的一些优秀的高中,课外活动要远比中国更看重,孩子们要在这上面花更多的时间。

做课外活动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将来能够热爱生活, 另一个是在竞技中培养他们的勇气 ,获得名次,让他们能够有一些在竞争中成功的经验。

要做到“特长”,就是州一级前几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一些朋友的孩子在搞体育,这些中学生需要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六点以前开始训练,八点钟和大家一起去上课。然后下午放学继续训练,周末更是要花大部分时间在训练上。

因此很多人讲 美国孩子的负担一点不比中国学生轻 ,是有道理的。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则不会在课外活动中花那么多精力。

2、“用教育实现跃层,得一层一层的看”

“阶层突破”是一个现在大家很喜欢谈的话题,但其实这是个理工科的逻辑, 有人往上走,就一定有人在往下走 。

如果把阶层的突破大致分一下类,可以分为两种, 即贫困阶层通过教育进入中产阶层,以及中产阶层设法变成精英阶层。后一种要比前一种难得多。

从贫困阶层进入中产阶层,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了。

首先,父母和孩子有个一致的目标 ,即父母支持孩子上学,孩子自己愿意上学。中国目前高考升学率还是非常高的,除了那些不愿意读书的人,几乎所有人都能考上大学。

然后,在大学里掌握一项或几项技能。 这是最立竿见影的,更重要的是,它与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的好坏关系不大。

因此,对于普通阶层来说, 只要能认真读书,并不需要成绩那么优秀,也能完成进阶的第一步。

容易完成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大部分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产阶层是数量最多的群体,因此进入到这个群体的机会较大。

但 再往上走就比较难了,这是中国城市里大部分中产阶层遇到的困境。

比如很多人这一代做了工程师,他可能并不希望孩子读书还只是像自己那样为了单纯的一份工作,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进入到管理层、领导层,成为精英。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 这些家庭的孩子最累 ,因为家长不仅要求他们书读得好,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各种特长。

由于精英群体的人数少, 中产阶层完成进阶的机会并不大 ,这是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

3、“精英背后的是见识和格局”

不过,中产阶层难以完成这一步的更重要的原因是: 他们的思维方式限制了自己和孩子的发展。

总的来讲,我不赞同“起跑线”之说,但 如果有什么起跑线的话,那就是父母的见识 。

当然,很难要求父母都能有见识,不过父母不断学习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好处。

父母的精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中国父母的一个可以普遍改进之处是 多陪伴孩子,而不是把他们交给家里老人去带 。

但从某种角度讲,父母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学校、补习班和兴趣班,多少有些不负责任。

最后,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 你想上到更高的位置,你就得在那个位置来思考,要背负更大的社会责任。

美国名校有一个共同点,即要培养对社会有巨大正面影响力的行业领袖和精英,那些人应该领导未来的美国乃至未来的世界。

如果一个人进了哈佛大学,最后只满足于找一个收入还不错的编程工作,实在是浪费了一个宝贵的名额。

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能够进入清华和北大的人, 需要多一点社会责任感。

让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学校有责任,学生们自己也有责任, 他们应该在学校期间完成对自己的塑造,而不只是学到一门手艺。


作为家长,我们能做什么?

1、培养一个好孩子

其实,无论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是中产阶层的孩子,以及所谓精英的孩子,教育中都有共同的一点,也是必须重视的第一点:


培养一个“好孩子”,一个乐于帮助人的人,这样的孩子最终会有很多人帮助。

为什么我那么看重成为好孩子这件事呢?因为我看到了太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成才”,逼迫孩子做这做那,反而弄得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最后上了个好大学就算给家长交了差。

更糟糕的是,一些孩子被逼得非常逆反,很不幸福。

实际上,对于每一个孩子,上帝都给予了他们一些天赋,靠着那些天赋,他们本就应该能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也都有好奇的天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育的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内在的欲望,让他们自觉地去学习进步。

2、成为前5%,必然是依靠热爱

读书确实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情,想“快乐地学得很好”,不是没有可能,但以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或者说专注度,都是要辛苦付出后才能到达一定程度的。

但 辛苦地学,和不喜欢硬被逼着学完全是两回事 。孩子可能学得很辛苦,但是并不等于要让他很痛苦。

我们常说的“快乐教育”是想要 避免让孩子学得很“痛苦”,而不是不“辛苦” 。

而逼着孩子痛苦地学习会有什么结果? 你即使让孩子看似成功,他最终也成不了一流的人才。

如果想做到某个行业前20%的话,可以靠外力去逼一逼;但如果想做到前5%,一定需要“真正喜欢”。

而 要成为前5%,除了真正热爱,天赋也很重要。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家长不肯承认天赋上的差别,比如有些家长经常会说:“我们家娃很聪明就是有点粗心……”

事实呢?差远了!所谓粗心,本身就是没学好,人家孩子听完课不做作业都不会粗心,你们家做了那么多题还“粗心”,这是天赋的差别。

3、如何帮孩子找到天赋

首先,要给孩子自己尝试的机会。

其次,要给孩子留白,让他去思考。

最后,老师和教练的意见很重要。

比如谭元元(世界顶级芭蕾舞团中唯一的华人首席演员),她父亲曾反对她练芭蕾,可老师对她的家人说“你们不知道她的条件有多好!”后来父母将信将疑让她去试,果然一鸣惊人。

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对此文章以及任何留学相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点击下侧咨询栏询问专业的留学顾问,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分享到
去主页浏览TA的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篇文章: 谷爱凌夺金后再被英国牛津大学录取!你也可以!
下一篇文章: 你所不知道的美国:官方用语并非英语
相关推荐
免费领取留学手册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申请领取
温馨提示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确定
温馨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