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很多信息再说,德国难毕业,本科3年毕不了业,硕士2年毕不了业……
为什么?首先在德国是一个很严谨的国家,虽不至于让同学们放弃个人生活一门心思的苦读书,但也不是经常轰趴、旅游、偶尔看一眼书就能毕业的。对于非欧盟国籍的学生,德国给予最高十年的学生签证。但通常情况是, 本科规定学制为三年的话,最多可以延期两年读完;研究生规定学制为两年的话,最多可以延期一年到一年半。
所以这也导致了网络上充斥着很多“德国难毕业”的言论。
其实不光是德国,其他很多国家,名校都是一个原则“宽进严出”,德国大学注重教育质量,且规定比较严格,这一点在国际上都是出名的,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的教育质量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比如,有的大学规定,两次补考不过,该门课程不能再考,视为挂科,且不能继续在本校学习本专业。
作为一名非母语是德语的外国人,在理解专业内容的同时,还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但学会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认真对待学业,都是可以顺利毕业的。
一般大学分别设有面向全校学生和面向本系学生的Studienberatung,提供各个专业的基本信息。 比如是否适合某个专业,每学期的课程设置及考试形式,哪些是必修课,哪些课可以互相置换等等。
很多学校会提供各种类型的工作坊或讲座,主题多样,可能涉及从合理安排时间、计算机基础知识到某项专业技能的提升。 此类工作坊和讲座一般是免费的,或者只收取少许费用。 这类信息同样可以在Studienberatung获得,或者关注校内海报、小册子等。
很多专业也会有学生组织的学习交流小组和活动,在这里可以获得学校无法提供的经验,比如哪个教授的考试较难,有用的学习资料,前几年的考题等。
另外,如果可以认识中国的学长学姐是非常好的,他们提供的信息和建议更加适合中国人,比如对中国人来说哪门课程较难,难点在哪,什么学习方法更有效。除了较强的学习能力,掌握可用的资源外,对学业做一个计划,不仅很有帮助,甚至是很有必要的。
计划包括制定学习目标,完成步骤,以及根据各阶段完成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首先学习目标可分为长期和短期。 长期目标即预计几年后毕业,短期目标即每学期上哪些课、考哪些考试、期望获得的分数等。 开学之初同学们就可以知道本专业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可以根据前人的经验或自己的学习能力,做一个大致的规划。通常,中国留学生延期一年到一年半毕业是正常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弄清楚哪些课每年只开一次,哪些课每学期都开。对于每年只开一次的课,越早考过越好,避免为之后的学习增加负担。
有了目标后,可以大致规划一下完成步骤,比如哪些课需要预习、复习,每天或是每星期花多少时间在学习上,是否需要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等等。当然,具体的步骤也可以在今后慢慢修改、完善。
无论制定目标还是完成步骤,都要符合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 例如,好分数谁都想要,但第一年在语言还不太熟练的情况下,硬性要求门门课拿1.5左右,就是不太合理的目标(高智商人群除外)。
过高的目标会造成心理压力,让人产生挫败感甚至自我怀疑,这些反过来又会影响学习。因此,制定目标时可以稍稍高出自己的能力,但不能过高。而每完成一小步,都要给予自己鼓励和肯定。
最后,如果有打工的需求,也不要占用太多时间,更不要把它当作重要的收入来源。 德国本身也对外国学生打工时间有所限制,一周不超过20小时,一年不超过90个全天或180个半天,为的就是不影响学业。虽说一周打20小时的工听起来不算多,其实加上路上的时间、休息的时间,也是比较耗费精力的。当时我周围就有同学,因为第一年课少,打工打到可以支付第二年的费用,但学业上就马马虎虎,勉强毕业。
我们去德国的目的就是学习知识,拿到文凭。 所有可能影响学业的事情都要排到后面。 毕竟,一纸德国大学文凭和上面漂亮的成绩,会带给你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收入,以及更高品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