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一年硕真的学不到太多东西 很多学生留学前都是奔着学很多东西去的,就出发前都在告诫自己要好好学习,不放过每一分每一秒。 入读后才发现,这一年真的学不到太多具体知识,毕竟一年时间太短了。 刚刚过去,无论雅思好不好,即使雅思7,该听不懂课还是听不懂,需要最起码一个月适应时间。语言差的就要更久时间适应了,有的学生甚至需要3个月到半年来适应。光适应就去除了大把时间。你说难受不难受。 除了适应要时间,本身英国假期就多,一个学年,满算三个学期,10月过去,一个月适应。12月20号就开始放假了,踏实学了一个月就要准备欧洲游各种去嗨皮了,回来在赶下due就行。反而那种不去玩的留学,是不完美的。 圣诞假后跟复活假,复活假后又是论文周,最后一个大论文会给你几个月的时间准备,然后没课。你甚至可以回国。 就这么一圈下来,真正让你学知识点的时间其实比较少的,虽然课程是两年压缩一年。难度的确也不低,你要学的好,天天图书馆,学校,宿舍三点一线。但其实也很有限。如果你奔着要学东西去英国,大可不必。 英国的硕士其实本质上还是给你镀金,刷学位,提供圈子的。然后节省时间,让你快点就业。因为时间段,有些学生呆不够,才有了不少学生想读二硕,甚至三硕的想法。
二、学校排名并没那么重要 其实排名这件事,一直有两个版本的答案,一个是入读前的,一个是入读后毕业的学生。 入读前的学生会被安排第一种模版的说法,就是,排名很重要,你要去卷排名。然后你看到的所有的声音都是要你去弄好学校,因为你接触到的都是同类申请生,包括中介等。他们自然是希望你去卷更好的学校,弄差异化的申请。 所以你能听到的信息是,排名要刷,专业其实没那么重要。 但入读后,快毕业了,要找工作了。有些留学生就觉悟了,他们会有另外一套标准。就学校好像没那么重要,尤其是在英国,学校牌子好像并没啥差别,专业也没那么重要,行业壁垒也没那么高。 有些回国就业的,发现不是名校,你QS50以后,纠结是60,还是前100,还是100以后,就业也没本质差别。后面核心看的都是能力,以及和岗位的适配性。再有就是这个就业岗位,是不是卷,越卷,要求越多。不卷其实你随意,又是另外一套模型。 然后有些学生会发现,所有的什么排行榜,其实只不过是自己认知不够造成的自我困惑吧。真正步入社会会发现,所有的打法都变了,只是想靠学位取胜的,永远只是留给极少人群的。大部分都是陪跑的。还不如把重心放在打磨自己的特长上,把长的拉到足够长,才有机会出来。否则一样被国内的人潮淹没。
三、留学改命这件事,只适合少数人 留学能改命吗?能,但真的只适合破釜沉舟的一些人。或者说这些人不去留学有可能也能改命。只不过因为留学,加速了他们改命的进程。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留学只是一场不同的经历,尤其是一年硕的学生,回国后其实没有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其他。留学并没让他们变得更好,只不过也没变得更差罢了。 其实本来也该这样,留学这件事看你怎么对待他,以及你在留学过程中想收获什么,并为此是否往目标方向努力了。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了一年。回馈的自然也仅仅是一年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而已。 唯一不同的是,你回国后,会经常的反复的想起在英国的那段经历而已。毕竟和回国沉闷且重复的人生相比。留学这年你是最快活的。也是你想再次回去的。毕竟很多学生在英国一年就是读书和消费,没有太多其他压力。这种一年的生活过完,回国就是工作,甚至婚姻或其他。那种被生活痛击的感觉,自然没有留学生涯的这些年轻松写意。
总了个结:就有的时候,真相是扎心的,是褪去滤镜的,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 只不过真相归真相,很多学生不去经历,也感受不到最终自己属于留学群体的那一波。 当然,这种文章我也尽量避免去写,毕竟没人喜欢看太现实的东西,毕竟已经那么累,那么不容易的,说点鸡汤,夹杂点成功学,弄点幸存者偏差,不好吗。大家都喜欢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