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从进校那一刻开始
不只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 他们一年要背超过112磅(约104斤重)的课本; 要熬夜,泡图书馆写论文; 努力学习,在分班考试中表现突出,进入“提高班”。
纽约近郊的斯卡斯代尔小镇风景如画,这里除了有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的故居、一年一度的斯卡斯代尔汽车公益秀,还有一座知名的公立中学斯卡斯代尔中学(scarsdale school)。 每年,哈佛、耶鲁等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官们会如期而至,到校招生。
相较国内课堂,美国的中学给学生提供选课自由度更大。 比如二外,就会开设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多个语种,供学生选择。 有人就在3年里学了三种不同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每学期都得到好成绩。 虽然不是所有人愿意吃苦,但这不妨碍少部分人会连续三年选择艰深的拉丁语。 事实上,当大学招生官拿到成绩单时,不仅看“分数”,也看“科目”,看学生是否选择了所在学校最难的课程,是否愿意挑战自己,并获得好成绩。
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 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除了完成作业,学生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通常,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但只有攒到相当积分的会员,才有资格代表团队参加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 如果积分一直不足,意味着淘汰。 有时候,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至超过学业。 有的同学参加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比如开展“基因”研究,这比课堂学业还要艰深百倍。 这些课外活动都在下课后,时间至少两小时,进入决赛后花费的时间更多。
如果您感兴趣,欢迎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