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勤恳恳刷题,听力练到耳朵长茧,单词书背了好几本……雅思成绩终于跨过6.5分的大关,达到了学校的入学要求。
难道这就能和雅思分手了吗?天真,暴击还在后面!
……
开学后,上课听不懂,小组讨论不敢说话,做presentation全程照着念,朋友圈融不进去……
焦虑得头发都掉了好几斤。
对大部分海外院校而言,雅思能够拿到6.5分,就能进入世界TOP 100的大部分学校。无论是直接入读还是先读语言班,总而言之,6.5分就像是一个对你英语水平能力的认证,表示你有能力在海外学习和生活。
但是很多同学真正出国后才意识到即使自己雅思成绩达标,仍然在海外学习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
01上课听不懂
开学后的第一堂课就会重拳出击,狠狠地把你打醒。即便是能够在雅思考官面前一顿行云流水拿到口语7分的学霸,也会在上完课后一脸懵怔恍如梦中。
而有的同学表面上在ipad上认真记笔记,实际上……
一般来说,学术课堂上的内容,主题非常固定,老师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懂也会避免使用长难句和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俚语表达。
其实可以类比为雅思听力,只要你能抓住关键词,就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听完整堂课程。然而一些专业词汇夹杂其中,以雅思听力/阅读6.5分的正确率67.5%为例,一段语料内容中超过30%实际上是都没有听懂或跟上细节的。
因此,听不懂课并不是句式有多复杂,而是不了解其中 专业词汇 的意思,从而影响了对整段话的理解。
特别是人文学科如历史、哲学、政治等,词汇本身就比较复杂,还会出现各种语言(比如拉丁语、古希腊语等等)的舶来词,整体听下来需要大量词汇和知识的储备。即便是雅思听力8分的学霸,也有可能败下阵来,在下课后默默哭泣怀疑人生……
如果遇上一些没有板书、教材,也没有ppt的任性教授,这种痛苦就会成指数倍放大了。如果课堂提问再抽到你回答……
光是想象一下那个画面,都觉得窒息。
02 小组讨论很难跟上
跟你一起学习的同学可能来自世界各地,什么样的英语口音都有。
除了我们熟知的英音和美音、澳大利亚口音等等,即便是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都有各自的口音。
而我们所熟知的BBC、新概念英语上的口音,其实是标准口音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它也被称为“上流社会的口音”。
虽然听起来RP就相当于我们的mandarin chinese(普通话),但实际上,普通话在中国很普遍,但在英国真正讲 RP的人很少,因为很多人认为这种口音装腔作势,因此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口音……
在英国, 一共有56种被官方承认的口音 ,威尔士到苏格兰语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不少来自英格兰北方或是其他地区的人即使到了其他地区,也坚持使用乡音,让人头大。
如果说RP你都很难理解,那么当各种方言在你身边环绕的时候,可谓就是完全在听天书了。
所以,当需要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在听难度加大好几倍的雅思听力。
03 课后作业艰难
除了听力和口语上有问题,阅读和写作也是留学生们的一块心病。
你以为雅思阅读大篇幅很阴间、雅思写作字很多写不完?即便雅思考过了6.5分,当你到了需要查阅文献、做课下作业的时候,才知道曾经的自己实在是太过天真了。
以英国为例,如果你是一年制硕士课程,一般课程安排都很紧凑,就算是课程安排不多的一些专业,每次课前文献阅读的任务也很重。
比如UCL的教育学硕士, 一节课前的文献阅读任务一般在10篇左右 ,每一篇的篇幅在5000-2万字不等,且每次阅读都是不一样的主题和角度,所以需要反复阅读与思考总结, 有时一篇文献的阅读次数可能会达到10次及以上 。
如果不在课前熟读文献,上课有80%的内容可能都会听不懂,且无法融入小组讨论及参与课堂互动。3小时的课程下来,你就会一头雾水,学不到什么东西。
同样的,在学习期间也会经常有一些学术论文写作任务,如果没有深入研究相关背景和专业知识,基本上无法完成一篇5000-2万字的合格文章。
在国外论文的评分方向中,涉及到我们如何回应问题、如何展开论述、如何衔接逻辑,对于中国同学的挑战往往很大,没有长期英文阅读的积累,不了解英语思维的展开模式,是很难达到一篇好作文的要求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的论文经常在55/100的borderline边缘徘徊的原因。
所以建议大家,拒绝盲目接受,积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除了主动查找资料、阅读总结、归类信息这样的学习能力之外,我们还应该更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敢于存疑、敢于大胆假设,积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看完大家也知道了,雅思6.5分虽然可以支持你到海外留学和生活,但需要做到无障碍与同学老师沟通,无障碍听懂老师的课,还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在课上课下都积极抓住机会,多表达、多提问。
提升英语水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应该从雅思出分之后就停止学习了。
在出国前也应该继续保持英语练习的习惯,可以通过看英剧美剧、听英语新闻等较放松的方式让自己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