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学校就一定好拿工签吗?
事实上,不能按照中国找工作的思路来。
比如,一个KCL读Digital Culture Society专业的学生,想留在英国做媒体相关的工作。那么,他的竞争对手势必会是LSE、Warwick、Cardiff、Westminster、Goldsmith等等学校的学生。
这个竞争画面,你是不是会觉得这位同学很难胜出?
是的,也有可能,有些你看不上的学校反而杀了出来,比如Cardiff。
很好理解,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在本土,你就要遵循本土的市场,本土一些强势专业往往有一些核心专业,比如Cardiff的新闻。
很多本土很有名的学校,也有着强劲的当地市场合作,就业机会更多,成功就业的概率更大!同专业的学生基本有多批次的是往合作方向去就业的。
学长学姐也很关键,他们可以带来一些正向的信息给到在读或即将入读的学生。
有时候,就读学校的本土学生的比例也很关键,如果你的学校,你的专业就读学生70%都是中国学生,其实,你拿到的本土信息资源是有限的,导致信息渠道太窄,有时候还是需要打入海外学生的圈子。
当然,不代表全部观点,这仅是个人之谈,很多时候,中国学生还是比较内卷的,相对来说恶性竞争,藏私才是国内学生最大的问题。(想想,好的机会谁都想要呀)
所以,你如果想留英,就查看本土满意度调查和就业率数据好的学校,特别是有市场合作的学校,国际生少,本土生多,就业渠道信息就变宽了!
了解公司需求痛点
当然啦,做关键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心态!
头部学校的王牌专业的学生是什么心态呢?
优越,肯定是有的。
我学术能力强,我的学校好,专业强势,这不分分钟进好公司吗?实在不行,我回国也能进个四大(没别的含义,仅仅举个栗子)。
有一点需要明确,英国的公司,无论大型还是中小型,其实是对留学生有需求的,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去申请这个Sponsor Licence。
因为每申请一个名额,小公司需要为每个人支付536英镑的担保费用,中大型公司需要支付更多,每人需要达到1476英镑的费用,对很多企业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
还要受HO监管,需要规划他们的业务,有的时候还要review他们是否具备这个担保资质。
所以,找一个留学生是挺费钱,也费劲的。
那么,公司在考虑这个岗位的时候,势必会有性价比的考量。
而大公司的竞争,也是地狱性质的,都是一溜的好学校,好专业,更加卷生卷死了!更何况,那些真正有资源的,或自带核心技能的,又有名校buff的,怎么卷的赢呀。
而中小公司,如果学校太好的学生去申请,会不会被认为是跳板呢?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时候,伯明翰、杜伦、兰卡斯特、萨塞克斯、考文垂、巴斯等就香很多!
所以说,选校、就业,角度也不一样,海外申请,其实是需要两方面考究的。而你真正的需求在市场,那么,其实是可以从之后的就业倒推学校申请的。当然,家里有矿的,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