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留学生而言,大学排名一直是选校的重要参考,而排名采用的涉及学术、就业等方面的指标也显示了排名的科学性。
然而近日,耶鲁、哈佛以及加州伯克利的法学院集体宣布退出 U.S. News 排名,且原因都是认为排名方法存在缺陷。
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 Heather Gerken 最近在官网直接发文,表示要退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美法学院排名。
耶鲁此举当然不是因为排名靠后,因为在 U.S. News 法学院排名中,耶鲁大学常年蝉联第一。而且耶鲁法学院一直是总统和法官的摇篮,其中就包括比尔·克林顿,而现任的最高法官大法官中有四位就出身耶鲁。
在文中, Gerken 院长表示每年都用一套局限的、一刀切的指标来衡量全美 192 所法学院,完全无法突出每所学校的多样性。
以耶鲁法学院为例,学院近年在弱势群体及对工人阶层援助上进行了大量投入,但 U.S. News 并未也无法对这部分工作进行量化,且从某些指标上看降低了大学的分数。
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 John Manning 同样以写信的形式告诉法学院的全体成员: U.S. News 排名的方法和动机,会鼓励学校以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提高声誉、拉高排名,这与法学院本身的原则相悖,因此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不再参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法学院则称,参与排名能带来的利益低于学校付出的成本,也不利于招收广泛背景的学生。
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和家长关注大学排名,并据此选择报名的学校,因此排名的变化会切实影响到学校该年的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甚至进而影响到下一年的排名质量(比如毕业生前景等方面)。
为了避免陷入恶性循环,大学每年不得不在维持或提升大学排名上花费大量精力,按照机构的要求提供数据。在此过程中,有些大学甚至会刻意改动数据,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就曾被爆出数据造假,结果导致无法参加排名。
对于大学排名参考性的忧虑其实早已有之,那学生和家长究竟该如何看待大学排名呢?
还是认为首先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所有大学排名——包括 QS 排名、上海软科排名——在指标的选取上都有各自的偏向和意义,这也意味着排名依旧是科学的。
另一方面,学生应当明确自己留学的目的,并将目的和排名联系起来。
比如对普通学生来说,毕业后求职甚至是落户主要看重 QS 排名,那么参考 QS 就依旧有意义。但对于打算先在海外工作的学生来说, QS 排名就不会那么重要。
最后,大学究竟好还是不好,也要从多方面考察,比如学校的专业设置、地理位置甚至是毕业生反馈。
相信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而说到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