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假期,总会有学生来咨询活动规划的问题。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活动经历真的对留学申请有帮助么?”面对这样的疑惑,我是这样回答的,“取决于你参加的是什么样的活动,以及你是怎样参加这些活动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衡量活动含金量的标准
1 项目的知名度
项目主办方的知名度,项目本身的影响力是给学校最直观的冲击,也能更简洁的说明这个项目的含金量,同学们在参加的时候也会更放心。
2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现代社会,尤其是海外名校非常看重的。
3 活动后的收获
证书证明,推荐信等是申请者参加一个项目最有力、最真实的证明,而收获怎样的能力更是提升软实力的最重要意义。
4 个性化和多样性
参加一些个性化的项目以及不同类型的项目更能展示自己更多的个性和可能性。
5 海外项目
毕竟各位同学多是要申请海外名校的,在申请前参加一些海外项目,能更好的说明大家在不同社会环境里生存和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大家的外语能力。
我们先来看看 , 目前国内学生热衷的课外活动项目
- 志愿者,义工
支教,农民工子弟学校,残障儿童福利院等名词在中国申请者的文书中是热门关键词。很多孩子都参与了各种各样的支教、援助活动。
然而,翻看这些孩子的活动简历,发现除了能说出活动名称与活动证书,看不到任何关于参加活动的初衷已经感悟。很多孩子参加了各种各样的义工,每一种活动却为期不超过三天,有些孩子 PS 里面说有社会责任感,义工与志愿者活动却是最近才参加的,且只有一次。
这就是典型的为了课外活动而课外活动的例子。这些孩子本身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初衷。他们最初的想法可能就是参与一个类似的活动来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怀他人的能力。 然而,为了有活动来证明自己有爱心,就往往会使得活动变味了。
2.慈善基金会
几年前,中国学生和家长还不太了解什么叫做 NGO ,中国红十字会和国际红十字会什么关系的时候,一点点的慈善经历,会显得很亮。但是现在太多人参与慈善活动了。美国大学的录取委员会看到的是地震的时候几百中国学生都去当“志愿者”了,去“募捐”、“慈善”了。日本海啸,核电站事故,中国学生恨不得都去日本了….
这些雷同的慈善经历的确跟家长们的急切心情以及某些机构的运作模式密切相关。如果想真的通过慈善经历来体现申请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能力,那就需要这个活动是他力所能及的,而且是他全程参与的。 美国的大学并不会在意这个慈善活动的规模,最后募集的善款有多少。而是会关心这个申请人是如何参与的。
3.科研实验室
北北上广高中生参与大学科研的机会很多,例如小小科学家,翱翔计划,研究性学习等等。参加这些活动当然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学术能力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尤其是真的喜欢研究,喜欢学术的孩子,更会乐在其中。
然而,在这个领域里面,的确“拼爹”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很多有科研资源的父母,会禁不住给孩子一点“指点”,然后没有把握好这个度,让孩子参与了过难的科研项目。比如还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孩子参与量子信息研究、没有参加过生物竞赛的孩子搞造血干细胞研究……
所以真正好的科研类型的课外活动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实验,不一定非得发表论文,不一定非要得奖。 而是有血有肉的,出于一个简单淳朴的改善这个世界的某个细节的,一个有曲折有艰辛的科研经历。
如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