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溯到 2017 年,你告诉我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申请热度比英美更高的话,我是肯定不信的。 但疫情后,情况反转,港新成了不少人的首选。(疫情后,大家更考虑安全、离家近、经济等因素)
不少狠人还想为港新冲锋陷阵:
可以看得出,大家对于港新院校是情有独钟。
但人人都想只申港新,“供不应求”的情况产生,那港新招生官也只能秉承择优录取原则,挑选合适的学生。 比如港校会出现如图情况:在疫情爆发后的近几年,985 同学录取占比大幅提高,接近总人数的一半,海本和港澳台同学人数也有所上涨,211/普通院校同学占比明显下降, 海内外顶尖高校同学成为了港校申请的主力。
▲2020Fall 前后港校本科录取背景对比
官方披露数据,为什么强调申请的港新申请的现状,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 不怕大家卷,就怕别人在卷,你还不知道。
接下来通过列举几个真实案例来告诉大家:如果这些同学当初只申请了港新的话,会输的有多惨……
假如我只申请了港新…
01
“申”不逢时,喜提港新全聚德
A同学
虽然很早就决定留学申研 ,但当我开始为申请做准备时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较晚的时间段了。 由于在网上冲浪时有看到过很多堪称申请恐怖故事的各种避雷分享,当时的我对于究竟是应该自己 DIY 还是签约中介纠结了很久。 出于相对低廉的学费和路费、疫情情况、以及离家距离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我在选校过程中也选了许多港新项目。 后来 拖到 12 月和即将截止的 1 月才递交材料。 最终喜提港校和新加坡院校的全拒德:被 CUHK New Media、NUS Communication、CityU IMC 默拒,被 HKU MCCC 脆拒。假如我只申请了港新,我的申请季就此就结束了……
但幸好我没只申港新,而是选择了 混申英美+港新
我背景其实还蛮好的,中外合办 985,GPA3.7+,雅思7.5,多段相关实习和科研。当时在规划老师的指导下,没有只申港新,还申了不少英美的项目。
最后的结果出乎意料, 拿到美国 NYU、西北大学、JHU 和英国 LSE、UCL 的 offer ,被港新全聚德 —— 被自己主申以及保底的绝大多数项目默拒或脆拒,但在后期又有幸被梦校的彩票项目录取。
★Tips:西北大学传媒和 marketing 的项目属于非常非常顶尖的,在美国属于女神校的级别,排名也是一直名列前茅。JHU是 US news 前十的一个学校,NYU 也是排在这个 US news 前 30 且地理位置非常好,在纽约中心,离众多全球化的国际公司超级近,留在当地找实习或工作的机会多。 并且作为一名人文社科学子,LSE 是我自大二以来就曾心生向往的 G5 梦校。 其在综合知名度以及专业 reputation 方面无可挑剔。
参考经验 :想要申请港新的同学们,需要早日做好申请准备,尽量第一轮申请,越到后面 bar 越高,越难出头。
02
申请卡在雅思 GRE,在危险边缘试探
S同学
当时由于疫情问题,我家里人让我最好选择中国香港的院校,最多加个新加坡,我出于家庭的意愿和自己的考量,在选校的时候主要选择了港新这两个地区的院校。
有听说过港新变卷了,但是想着自己的背景还不错,是个国内知名 211,以往港新也录了很多 211 的学生。于是就大着胆子冲刺了港新院校,主申港三新二。
但是由于我在考 GRE 和雅思的时候感觉十分痛苦(尤其是雅思口语), 老是刷不出理想的分数 。GRE 只有310+,雅思仅仅只有 6.5,刚过一些院校的语言成绩要求,不是一个加分项。
最后结果只有一个适中梯度的港城给我发了 offer,其他港新院校全部默拒。
但幸好我没只申港新,而是选择了 混申英澳+港新 我大二下就开始托老师规划,在经过了两年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后,拥有了高 3.8+ 的高 GPA、竞赛和实习经历丰富,文书写得也特别漂亮。 在选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申请的“大智慧”。当时规划老师预估了申请季的情况,也做了完备的选校方案,再结合了我感兴趣的留学地区,分析了可行性。 最后列出了冲刺、主申、保底项目,涵盖英澳港新四大地区,避免成为“失学儿童”。 结果不言而喻,虽然被港新拒了一大堆,但是英国和澳洲的院校拿到了 offer,其中英国的收到了心仪院校曼大、爱丁堡的 offer,对于这个结果还是挺满意的。 参考经验 :申请港新,雅思 6.5 或者 6.0 被录取的比率极低,当雅思、GRE 都不高时,建议加入英澳混申(con offer),降低“全聚德”风险。可以设想一下,假如这个同学当时是只申请港新,那可能最终就是拿到了各种各样的拒信之后,只能收获一个港城的 offer,这对于整体申请的压力或者风险性的判断而言都是非常不稳定的。
03
985 又如何?港五保底已成过去式
M同学
我本科院校是国内华北地区 985,因为男朋友在香港读博,所以我也想申个港新的硕士项目,结束这长达一年的异地恋。
当时申请了中国香港的港中文、港城市、港科和港城,以及新加坡的 NUS。虽然我的院校背景不错,是个 985,雅思也考到了 7,但是我的 GPA 和实习经历并不是很有竞争力,均分只有 80+。
由于申请的也是大热项目, 导致均分及专业背景要求都被抬高了 ,所以接连在那段时间收到港新院校的拒信。
但幸好我没只申港新,而是选择了 混申澳+港新
我除了本科院校有些许优势外,其他背景的优势并不突出,GPA 只有 3.3+,属实有点拉后腿。再加上实习经历比较薄弱,只有普通公司的一段实习,所以和港新院校的超高专业背景要求不太匹配,也竞争不过其他同样院校背景下成绩和实习都更厉害的学生。
于是加申了澳洲的大学,并成功拿到了悉尼大学的 offer。
★Tips:在 2022 年 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中,悉尼大学位居世界第 28 位;在 2023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悉尼大学位居世界第 41 位。
参考经验 :若 GPA 和实习的竞争力都一般,纵然是 985,也不要只申请港三新二;985 选手,用港五保底也已经是过去式。
纯申港新 vs 各国混申
以上案例假设只申了港新会遭遇什么结局,但他们因为有好的选校选专业策略,而没有惨遭全拒。 其实现实中不乏一些“真”只申港新,而被“全聚德”的真实案例。
░ 文科纯申港新:
J同学是一位纯申请香港 communication 专业的学生,是普通院校背景,整体录取情况相对不那么友好,即使 GPA 达到了 88 分,但是院校背景可能会对竞争力有所减分。所以最后是没有得到港大、港中文、港城的青睐。
与该同学对比的同样是双非背景的一个同学 Tim,GPA 相差不大,也申请 communication,但申请地区是美国。最后是被很不错的一些美国的学校录取,比如 南加大、NYU、JHU 等美国顶尖名校 。
★ Tips:南加州在美国传媒领域非常知名,基本上综排前 20,而且地理位置非常好,在洛杉矶。因为传媒是比较看重文娱产业以及科技产业的,所以南加大在当地是属于背靠迪士尼、华纳等的一些大公司,而这些公司对传媒毕业生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如果想要留在当地找工作也是完全有机会的。 另一方面即使不想留美,但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加上学校的 title, 对于回国来积累一些人脉资源或就业机会都是非常吃香的。 参考经验 :如果院校背景没那么优秀,建议不要把视角局限在香港和新加坡,还有很多全球各地的一些更好项目等着我们来申请。
担心申请季打水漂,怎么办?
本文中的案例其实都在传达一个中心思想——想圆留学梦,突出重围拿 offer,需要学会两件事“选校”和“选专业”。 并且我们要知道,港新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港新开设项目少、名额少,申请人数多、头部竞争者多,内卷程度高。
相同条件下,英美选择范围更大、选项更多,呈现的 offer 质量对标 (综合排名、认可度、项目质量等) 港澳甚至可以更高。
总的来说,一方面仍然欢迎大家去申请港新,这完全没问题。但是在申请之前,一定要 知己知彼 ,且了解后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和风险管理。另一方面,强烈建议大家去 把范围放得更广阔 ,比如英美、加拿大、澳洲等,其实还有更多的项目可以选择。